奏公
73
奏公拼音:zòu gōng
谓从事演奏。《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蒙瞍奏公。”毛传:“公﹐事也。”朱熹集传:“闻鼍鼓之声﹐而知蒙﹑瞍方奏其事也。”一说﹐犹唱歌。高亨注:“公﹐当读为颂。颂﹐歌也。奏颂﹐即唱歌。”
奏公分词解释奏公相似词语
带奏字的词语
带公字的词语
奏公相关词语意思
表奏的意思:1.上表奏事。2.表文章奏。泛指臣下进呈帝王的文书。
虾公的意思:虾苗。状似蜈蚣﹐故名。
艄公的意思:掌舵的人。泛指船夫。[helmsman] 操舵驾驶船的人,也泛指以撑船为业的人老艄公不顾自己正在发喘……二话不说,驾起船,直奔河心。——《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真公的意思: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
皇公的意思:天帝。
疑奏的意思:1.呈报疑难案件的奏章。2.谓把未经判决的疑难案子上奏请示。
和奏的意思:和谐地演奏。
演奏的意思:用乐器表演。[perform;play] 用乐器表演演奏圆舞曲
虚公的意思:无私而公正。
递奏的意思:交替奏乐。
要公的意思:旧时指紧要的公事。
骈奏的意思:并排前进。
申奏的意思:向帝王陈述或申请。[submit] 向帝王陈述或申请申奏朝廷
恩公的意思: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benefactor] 对施恩者的敬称
猿公的意思: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末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奏公相关词语拼音
- 货贿公行拼音:huò huì gōng xíng
- 货赂公行拼音:huò lù gōng xíng
- 贵公拼音:guì gōng
- 贺公湖拼音:hè gōng hú
- 贰公拼音:èr gōng
- 贿赂公行拼音:huì lù gōng xíng
- 贿货公行拼音:huì huò gōng xíng
- 赞公拼音:zàn gōng
- 赠公拼音:zèng gōng
- 负公鼎拼音:fù gōng dǐng
- 夙夜在公拼音:sù yè zài gōng
- 老相公拼音:lǎo xiàng gōng
- 长耳公拼音:cháng ěr gōng
- 安公子拼音:ān gōng zǐ
- 多国公司拼音:duō guó gōng sī
- 夏五郭公拼音:xià wǔ guō gōng
- 祖公拼音:zǔ gōng
- 祖公公拼音:zǔ gōng gōng
- 在公拼音:zài gōng
-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拼音:lǎo hǔ jiè zhū,xiàng gōng jiè shū
- 寿阳公主拼音:shòu yáng gōng zhǔ
- 老院公拼音:lǎo yuàn gōng
- 祖氏公理拼音:zǔ shì gōng lǐ
- 小毛公拼音:xiǎo máo gōng
- 长须公拼音:cháng xū gōng
奏公词语解释
蒙瞍:
1.亦作“蒙?”。亦作“蒙叟”。
2.盲人。
3.指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读为:
古代注音兼释义用语。用以表示古书中的假借字。
鼍鼓:
1.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
2.鼍鸣声。
逢逢:
1.象声词。常形容鼓声。
2.盛多貌。
奏公相关成语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 张公吃酒李公颠
- 张公吃酒李公醉
- 是非自有公论
- 公道自在人心
- 公道总在人心
- 天公不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