绨衣
23
绨衣拼音:tí yī
厚缯制成之衣。《史记.孝文本纪》:“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克己备于礼容,威风总于戎政;加以卑宫菲食,皂帐绨衣,百姓为心,四海为念。”一说皂衣。
绨衣分词解释绨衣相似词语
带衣字的词语
![绨衣](https://www.koomao.com/d/file/2021/09/09387693f2a592774cd112c782a37498.jpg)
绨衣相关词语意思
倒衣的意思:1.《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孔颖达疏:“群臣当以失晩,复恐后期,故于东方未明之时,急促惶遽,不暇整理衣服,故颠倒着衣裳而朝君。”后因以“倒衣”谓忙于公务。2.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用以形容热情迎客。
皂绨的意思:黑色厚缯。亦指用黑色厚缯做成的衣服。
皂衣的意思:1.亦作“皁衣”。2.黑衣。秦汉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3.借指下吏。
鹊衣的意思:黑色衣服。传说中为鬼役所穿,亦指鬼役。
腐衣的意思:豆腐衣。大豆磨浆﹐烧煮后脂肪和蛋白质上浮凝结而成。又名豆腐皮。
柱衣的意思:饰楹柱的织物。
和衣的意思:谓不脱衣服。
染衣的意思: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递衣的意思:谓轮流穿一件衣服。
树衣的意思:1.滇中地区用古树梢下的垂丝制成的衣服。2.指隐逸者的粗服。3.一种可食用的苔类植物。
逢衣的意思: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
素衣的意思:1.白色丝绢中衣。2.白色丧服。3.泛指白色衣服。4.比喻清白的操守。
铢衣的意思:传说神仙穿的衣服。重量只有数铢甚至半铢。因用以形容极轻的衣服﹐如舞衫之类。
衮衣的意思:1.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2.借指帝王或上公。
薜衣的意思:“薜荔衣”的简称。
绨衣相关词语拼音
- 少衣缺食拼音:shǎo yī quē shí
- 浣衣拼音:huàn yī
- 浣衣局拼音:huàn yī jú
- 浣衣菲食拼音:huàn yī fēi shí
- 浣衣里拼音:huàn yī lǐ
- 球衣拼音:qiú yī
- 神衣拼音:shén yī
- 忝列衣冠拼音:tiǎn liè yī guān
- 官衣拼音:guān yī
- 沐猴衣冠拼音:mù hóu yī guàn
- 轿衣拼音:jiào yī
- 禅衣拼音:chán yī
- 福田衣拼音:fú tián yī
- 瑶衣拼音:yáo yī
- 赘衣拼音:zhuì yī
- 祇重衣衫不重人拼音: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
- 复衣拼音:fù yī
- 牵衣拼音:qiān yī
- 牵衣投辖拼音:qiān yī tóu xiá
- 牵衣肘见拼音:qiān yī zhǒu jiàn
- 牵衣顿足拼音:qiān yī dùn zú
- 安全衣拼音:ān quán yī
- 夏侯妓衣拼音:xià hóu jì yī
- 老莱衣拼音:lǎo lái yī
- 长衣拼音:cháng yī
绨衣词语解释
文绣:
1.刺绣华美的丝织品或衣服。
2.犹刺绣。
3.辞藻华丽。
百姓:
①商、周时通指贵族。
②战国后用以通称平民。
不得:
1.不能得到;得不到。
2.不能;不可。
天下:
1.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2.指全世界。
卑宫菲食: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绨衣相关成语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好女不穿嫁时衣
- 只重衣衫不重人
- 七次量衣一次裁
- 一衣带水
- 不解衣带
- 东市朝衣
- 丰衣足食
- 乌衣之游
- 乌衣子弟
- 乌衣门第
- 乘肥衣轻
- 优孟衣冠
- 作嫁衣裳
- 侈衣美食
- 削衣贬食
- 博带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