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
58
校书拼音:xiào shū
1.校勘书籍。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3.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妓,时称女校书。后因以“女校书”为妓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校书分词解释校书相似词语
带校字的词语
带书字的词语

校书相关词语意思
校习的意思:考校练习;考查学习。
校业的意思:考核技术。
唱书的意思:以乐器伴奏,说唱故事。
程书的意思:《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于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也。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后因以“程书”谓限量阅读处理文书。
吊书的意思:吊祭的文书;祭文。
唐书的意思:1.指《尚书》中的《尧典》。2.指《旧唐书》或《新唐书》。
悬书的意思:1.张挂书信。2.犹悬法。
案校的意思:审查核定。
草书的意思:字体名。为书写简便快速而产生的书体。分章草和今草两大类。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字形扁平有波笔,字字分离,相传因西汉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今草由正楷的草化与章草的省改发展而来,上下笔势常相连,偏旁常互借,相传始于东汉张芝。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放纵,成为狂草。[grass characters;calligraphy executed with strokes flowing together;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cursive hand] 汉字六体中继甲骨
格校的意思:校正。
样书的意思:作为样品的书。[sample book] 作为样品的书
哀书的意思:指帝王的遗诏。
群书的意思:指各类书籍。[books of all sorts] 指各类书籍博览群书
真书的意思:楷书。原是隶书的别称。也称正书。[regular script] 楷书
倒书的意思:不按顺序,倒过来书写。
校书相关词语拼音
- 沈尚书拼音:shěn shàng shū
- 属书拼音:shǔ shū
- 官书拼音:guān shū
- 官书局拼音:guān shū jú
- 琅书拼音:láng shū
- 学校拼音:xué xiào
- 学校教育拼音:xué xiào jiào yù
- 理书拼音:lǐ shū
- 官校拼音:guān xiào
- 官样文书拼音:guān yàng wén shū
- 屦校拼音:jù jiào
- 尚书拼音:shàng shū
- 尚书履拼音:shàng shū lǚ
- 尚书省拼音:shàng shū shěng
- 尚书郎拼音:shàng shū láng
- 祷书拼音:dǎo shū
- 琼书拼音:qióng shū
- 载书拼音:zài shū
- 审校拼音:shěn jiào
- 沙书拼音:shā shū
- 禅书拼音:shàn shū
- 琴书拼音:qín shū
- 琴棋书画拼音:qín qí shū huà
- 购书拼音:gòu shū
- 福音书拼音:fú yīn shū
校书词语解释
校勘:
校对原书,勘正错误。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或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考订其文字异同和正误真伪。
蜀中:
蜀﹐古国名﹐为秦所灭。有今四川省中部地。因泛称蜀地为“蜀中”。
书籍:
1.谓校定简册。
2.泛指一般图书。
3.谓登记户籍。
4.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5.文书。诏命典策等。
诗文:
1.指诗歌。
2.指《诗经》的文字。
3.诗和文。
校书相关成语
-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闲话休题,书归正传
-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书同文,车同轨
- 家书抵万金
- 惟有读书高
- 摊书傲百城
- 摊书拥百城
- 无巧不成书
- 胜读十年书
- 读书破万卷
- 骑牛读汉书
- 一介书生
- 三余读书
- 不刊之书
- 不可胜书
- 世代书香
- 两脚书橱
- 临池学书
- 丹书白马
- 丹书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