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阴阳混合之气吹着绿色的田野,梅雨洒在稻田里。新流加旧涧,夜雾值得早上的烟。
雁潮湿出行没有顺序,花加上颜色,对这丰收之年我感到非常高兴,披露着衣襟玩弄着五弦。
注释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
绿:绿色。
野:田野。
梅雨:本指初夏产生的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亦称黄梅天。
宿雾:即夜雾。
足脚。
朝烟:指早晨的炊烟。
沾色:加上颜色。
更鲜:更加鲜艳。
登岁:指丰年。
披襟:本谓敞开衣襟,本诗比喻心怀舒畅。
五弦:为古代乐器名。
《咏雨·其二》李世民 古诗鉴赏
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特别看重农业。新旧《唐书》及《贞观政要》中均记载了唐太宗非常关心农业的事迹。
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联为抒发个人的情感。此诗还有一个艺术特点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但却通篇不用一个“喜”字。
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古代名家写诗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很难用几句话把它都讲明了,但往往我们在仔细赏读过后,常能意会出其中的神韵,并且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咏雨·其二》李世民 古诗创作背景
唐太宗每年都要参加春耕的大典,而且还常常亲耕于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决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误农时。中国古代有一句农谚说:“春雨贵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这场“梅雨”有利于农作物的收成时,非常高兴的写了这首诗。
《咏雨·其二》李世民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气吹绿色田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加旧涧,夜雾脚朝烟。
雁湿行为没有次,花沾色更鲜艳。
回答这高兴一年,披襟弄五弦。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世民,唐人。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出自《悼亡诗三首》[唐代] 李世民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出自《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唐代] 李世民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
出自《商君书·弱民》[唐代] 李世民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出自《思母》[唐代] 李世民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
出自《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唐代] 李世民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出自《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唐代] 李世民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出自《寻西山隐者不遇》[唐代] 李世民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出自《茂陵》[唐代] 李世民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唐代] 李世民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出自《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唐代]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