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咏绣障

作者:胡令能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3-07-27 12:21:05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咏绣障

诗词赏析

黄昏余晖之下,厅堂前面鲜花娇美。一群可爱绣女,争拿笔上绣床写生。

绣成美丽屏风,静静放进花园,逗得黄莺好奇,离开柳条飞来。

注释

⑴此诗一本题作《咏绣障》。绣障:刺绣屏风。绣样:描画刺绣图样,用针刺绣前的一道工序。

⑵花蕊(ruǐ)娇:双关语,一指刺绣图样,一喻刺绣少女。花蕊:花心。娇:美丽鲜艳。

⑶拈(niān):用两三个指头捏住。床:指绣花时绷绣布的绣架。床:指绣花架。

⑷安:安置,摆放。

⑸下柳条:从柳树枝条上飞下来。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咏绣障》胡令能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诗,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

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含苞待放,娇美异常──这是待绣屏风(绣障)上取样的对象。

首句以静态写物,次句则以动态出人: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那看到花开娇美,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和动作的轻灵优美,如一幅自然的画卷都从“争”字中隐隐透出。“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这一句虽然用意只在写人,但也同时带出堂上的布置:一边摆着笔架,正对堂前的写生对象(“花蕊”),早已布置好绣床。和动作的轻灵优美,如一幅自然的画卷。

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末句从对面写出,让乱真的事实说话,不言女红之工巧,而工巧自见。而且还因黄莺入画,丰富了诗歌形象,平添了动人的情趣。

从二句的“上床描”到三句的“绣成”,整个取样与刺绣的过程都省去了,像“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罗隐《绣》)那样正面描写绣活进行时飞针走线情况的诗句,在这首诗中是找不到的。

胡令能诗风清丽,富有情趣,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堪称唐诗园囿中奇香扑鼻的山花野草。这首《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就有这样的特点。此诗头两句是现场目击,后两句是合理想象,既有情趣,又有意趣。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明丽如画。这样的诗,现代人解读毫不费力,且清新可爱,足见其有超越时空的魅力。

沈德潜在论及题画诗时说:“其法全在不粘画上发论。”(《说诗晬语》卷下)“不粘”在绣工本身,不以正面敷写争巧,而是以映衬取胜,也许这就是这首诗在艺术上成功的主要奥秘。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咏绣障》胡令能 翻译、赏析和诗意

傍晚时分,堂屋前面的花朵开放得鲜艳美丽,女工们拿着描花的彩笔,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绷着绣布的绣架上。

绣成向春园里,因绣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黄莺飞下柳条,向着绣障中的花间飞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胡令能,唐人。

作者千古名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出自《浪淘沙·其七》[唐代] 胡令能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出自《无衣的》[唐代] 胡令能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出自《读书》[唐代] 胡令能

得胜狸猫强似虎,及时鸦鹊便欺雕

出自《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二回》[唐代] 胡令能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出自《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唐代] 胡令能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出自《初入庐山三首》[唐代] 胡令能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出自《行路难·其二》[唐代] 胡令能

错、错、错。

出自《钗头凤·红酥手》[唐代] 胡令能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出自《寄韩谏议注》[唐代] 胡令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唐代] 胡令能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咏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