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秣陵

作者:屈大均 朝代:清代 收录时间:2023-07-28 07:06:01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秣陵

诗词赏析

《秣陵》屈大均 古诗注释

1、这首诗通过南京怀古,抒发对明亡的感慨。《秣陵》屈大均 古诗:今南京市,秦朝称为《秣陵》屈大均 古诗。

2、"牛首"二句:写南京形胜。牛首,又名牛头山,在南京市南,双峰东西对峙,状如皇宫前两旁的阙楼,又称天阙。龙岗:指钟山。相传诸葛亮曾论南京的地形说:"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见《六朝事迹》)

3、"六朝"二句:写城市残破。

4、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均建都于南京,后人统称之为"六朝"。六朝时战乱频仍,兴亡迅速。这句诗从围棋残局的不可收拾,表示作者对南明弘光朝灭亡的感慨。〉。万井,形容都会中户口多。符载《五福楼记》:"二江东注,万井如画。"春草、落花,表示城市残破。

5、"访旧"二句:写人事凋零。乌衣,东晋以及南朝时聚居于南京乌衣巷的王谢诸名门大族。《六朝事迹》:"乌衣巷,王导、纪瞻宅皆在此。"这里借指明代的遗民。玉树,指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6、"如何"二句:联系古今,点明亡国之恨。大江,长江。

《秣陵》屈大均 古诗简析

该诗运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诗歌用到了“乌衣巷”“《玉树后庭花》”等典故,抒写了人事凋零之感。

从全诗结构看,首联极写南京地势形胜,是得天独厚的帝王兴业之都: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凋残破败气象,物去人非,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一扬一抑,形成强烈反差。尾联是对前面六句的概括和升华,具有卒章显志的作用。

对国家的热爱 屈大均生逢天崩地坼、多灾多难的明清鼎革之际,当时社会纷争激烈、民族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帝已经吊死,清军已经入关,岭北战火正旺。 1646 年12 月,清军攻陷广州,明朝政权(弘光、隆武)相继垮台,抗清斗争进入非常艰难的岁月。其后,屈大均又广交遗民志士,为抗清积极奔走,但1662 年,历史发生重大转折,明朝的象征、士人的希望——永历帝遇害身亡,清朝统治渐趋稳固,这给屈大均震动很大,他感到复明希望渺茫。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无数的朝代更替,但大部分是汉族之间的,而很少有这种少数民族对中原的统治。这让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屈大均难以接受,爱国之情显得尤为强烈。 屈大均积极参加抗清复明的斗争。曾有诗句“魑魅份来战,雷霆相纠缠。予时当一队,矢尽犹争先。猛士尽疮痍,一呼皆胜鞍。”真实的记录抗清活动的壮烈场面,传达出刚健豪迈、慷慨苍凉的民主意识和英雄气概,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秣陵》屈大均 古诗》)“匕首频虚发,无成愧丈夫。

《秣陵》屈大均 翻译、赏析和诗意

牛首山开天网,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拜访老乌衣少,听唱玉树空。

为什么亡国恨,尽在大江!*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清人。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相关诗句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清代] 屈大均

吾宗昔多士。

文通高缙绅。

小子无学术。

丁宁困负薪。

傍枝实纷乱。

领袖寄亲姻。

名价齐两许。

闺门比三陈。

风力咸通迈。

艺业并纷纶。

元方振高羽。

洛令初解巾。

自尔典名郡。

所在号清淳。

齐儿敢为俗。

蜀物岂随身。

禄俸不妻子。

讴吟乃吏民。

孰云秽明德。

惟在中圣人。

若能遗酌我。

称首当属仁。

仲将本特达。

坎壈犹贱贫。

方成天下士。

岂伊席上珍。

外情或简易。

内鉴甚人伦。

时然临下邑。

摘伏信如神。

顾余晚脱略。

怀抱日湮沦。

游宦疲年事。

来往厌江滨。

十载犹先职。

一官乃任真。

土牛竟不进。

刍狗空重陈。

覊旅无俦匹。

形影自相亲。

萧索高秋暮。

砧杵鸣四邻。

霏霏入窗雨。

漠漠暗床尘。

所思不可见。

邈若胡与秦。

愿子加餐饭。

良会在何辰。

《念奴娇 秣陵吊古》[清代] 屈大均

萧条如此,更何须,苦忆江南佳丽。

花柳何曾迷六代,只为春光能醉。

玉笛风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

秦淮波浅,忍含如许清泪。

任尔燕子无情,飞归旧国,又怎忘兴替。

虎踞龙蟠那得久,莫又苍苍王气。

灵谷梅花,蒋山松树,未识何年岁。

石人犹在,问君多少能记。

《秣陵秋望》[清代] 屈大均

诸史六朝事,同为望远空。

几年无王气,今日但西风。

客舍秦淮上,行宫夕照中。

数株霜后叶,犹傍坏陵红。

《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清代] 屈大均

少年攻文耻为吏,群公谬许青云器。

陆机词赋何足奇,徒令四海知名字。

黄鹄铩翼无雄飞,邯郸才人厮养妻。

况复夫人有美子,折腰垂首端为谁。

呜呼七歌兮歌且住,春来拔剑还山去。

《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清代] 屈大均

天下穷民我最苦,弟兄三四皆黄土。

兀然独留多病身,退不能得进何补。

自从辞家室磬悬,古田春草自年年。

《北山移文》谁与勒,万古伤心《棠棣》篇。

呜呼六歌兮只自知,欲往诉之人共疑。

¤

《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清代] 屈大均

有友有友来界塘,温其如玉白面方。

步出西清日未午,握手谈笑神扬扬。

彗摇东壁馆飞鵩,君身甫出邹阳狱。

嗟我生余行路难,何似当年同鬼录。

呜呼五歌兮怀管鲍,落花纷纷满庭草。

¤

《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清代] 屈大均

侧身西望岷山长,长天隐隐白玉堂。

人言士为知己死,干旌一去愁茫茫。

忆昔吴越几千士,青眸偏瞩真父子。

言犹在耳孝与忠,悠悠此生堪愧死。

呜呼四歌兮调转急,欲赠瑶华将何及。

¤

《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清代] 屈大均

我祖全归鄮山穴,青山如簪水如玦。

时殊势失民共欺,宰木千章争斩伐。

忆初射策酬祖愿,愿得幽泉开笑面。

那知一别五六年,冢上无人浇麦饭。

呜呼三歌兮情更苦,阴云四塞飞秋雨。

¤

作者千古名句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出自《好事近·秋晓上莲峰》[清代] 屈大均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出自《本事诗十首·选二的》[清代] 屈大均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清代] 屈大均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出自《观田家》[清代] 屈大均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出自《燕歌行并序》[清代] 屈大均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出自《七律·到韶山的》[清代] 屈大均

有生之乐,无死之心

出自《战国策·齐六·田单将攻狄》[清代] 屈大均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出自《牧童》[清代] 屈大均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出自《荀子·强国》[清代] 屈大均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出自《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清代] 屈大均

秣陵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