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姜凯文
门外有几千顷绿树的树阴,几只黄鹂两两交相呼应。我睡不着,惊醒了,走到碧绿的梧桐树下那口金光闪闪的井旁。我静悄悄的,静悄悄的。突然风一吹,满庭院的花影在风中摇曳。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曹组 注释
①不胜情:此谓禁不住为情思所扰。
②金井:指装饰华美的井台。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曹组 赏析
这首小词妙笔生风,其中“风动一庭花影”,有摇曳生姿之妙,最佳。
“睡起”二字是全词关目。睡起之前,写词人所闻所见;睡起之后,写词人所感所行。先是词人睡梦中听到两两相应的黄鹂鸣声,睁开迷朦的双眼向门外望去,只见绿阴千顷,分外宜人。
此词汲取了前人的艺术经验,“两两黄鹂相应”,是写动态:“门外绿阴千顷”,是写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便造成了清幽的境界。“以动衬静”是此词的主要特色。
“睡起”句中“不胜情”三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盖鸟成双而人独处,已“不胜情”;起行又静不见人,只见“风动一庭花影”,更难以为情。何谓“不胜情”,即感情上受不了。为什么受不了,词人此时还没有明言,因而显得含蓄有味。唐人孟浩然《春晓》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写伤春情怀。金昌绪《春怨》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写思妇念远之情。它们都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描绘,表现和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词中的主人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盖亦怀有无聊意绪,而意蕴句中韵流弦外,有言锯余之妙。
词末三句,从所见所感写出了词人的所思来言简而意深。“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也是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却是明写“动”、“静”二字,与开首又有不同。“庭”字应上句“碧梧金井”。此时此地,更无他人,所谓“人静”也;复叠“人静”二字,一再言之,其寂寞难禁之状如见,所谓“不胜情”者已渐可知。其间见“风动一庭花影”,疑有人来,但细察仍只是“风动花影”而已因此一“动”,更显其“静”。此句是本于元稹《莺莺传》崔氏《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咏崔、张事,于此处亦云:“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风动一庭花影”,盖非为写花影而写花影,除有以动衬静的作用外,又暗含以动破静的意图,心有所待,以不尽而尽之。
《如梦令》曹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门外绿阴千顷,两个黄鹂相适应。
睡起不了情,走到碧梧金井。
人安静,人们安静。
风吹一庭花影。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曹组,宋人。
相关诗句
《如梦令·元旦》[宋代] 曹组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宋代] 曹组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如梦令 戏和李易安》[宋代] 曹组
门外车驰马骤。
绣阁犹醺春酒。
顿觉翠衾寒,人在枕边如旧。
知否。
知否。
何事黄花俱瘦。
《如梦令》[宋代] 曹组
削迹松陵华寓。
藏密白云深处。
造物已安排,万事何须先虑。
归去。
归去。
海鹤山猿同住。
《如梦令》[宋代] 曹组
如梦。
如梦。
和尚出门相送。
《如梦令》[宋代] 曹组
月直金波潋滟。
此去水仙不远。
霜重夜风清,骨冷□□□□。
谁见。
谁见。
醉眼参横斗转。
《如梦令》[宋代] 曹组
一只船儿没赛。
七十六年装载。
把柁更须牢,风饱蒲帆轻快。
无碍。
无碍。
匹似子猷访戴。
《宴桃源/如梦令》[宋代] 曹组
西湖辟暑棹扁舟。
忘机狎白鸥。
荷香十里供瀛洲。
山光翠欲流。
歌浩浩,思悠悠。
诗成兴未休。
清风明月解相留。
琴声万籁幽。
作者千古名句
路隔银河犹可借。
出自《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宋代] 曹组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出自《送杨氏女》[宋代] 曹组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出自《题画》[宋代] 曹组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出自《入朝洛堤步月》[宋代] 曹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出自《次北固山下》[宋代] 曹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出自《》[宋代] 曹组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出自《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宋代] 曹组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出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宋代] 曹组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
出自《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宋代] 曹组
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出自《韩非子·功名》[宋代] 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