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答客难

作者:东方朔 朝代:两汉 收录时间:2023-07-30 16:04:31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答客难

诗词赏析

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于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自以为才智海内无双,可谓博闻强辩了。然而尽心竭力.旷日持久地侍奉圣明的君主,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按:韩信谢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时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恐怕还是品德上有不足之处吧?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岂能一概而论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万物皆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尊崇他可以为将领,贬斥他可以为俘虏。提拔他可在青云之上,抑制他则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为老虎,不用他则为老鼠。虽然做臣子的想尽忠效力,但又怎知道进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就像车轮的辐条齐聚车轴一样,多得不可胜数,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即使苏秦.张仪与我并存于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还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异事异呀。

虽然如此,又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室内鸣钟,声闻于外,鹤鸣于高地,声闻于天。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见用于文、武二王,终于得以实践他的学说,受封于齐,七百年不绝于祀。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像那鹡鸰鸟,边飞翔边鸣叫。《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止其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而改变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谋私利。《诗经》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何必在乎人们议论呢?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则会聪敏而广大。

当今之贤士,才高无友,寂然独居。上观许由,下视接舆,谋似范蠡,忠类子胥。天下太平之时,与义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对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郦食其说降齐王,游说如流水,纳谏如转环,所欲必得,功如高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好时势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话说,如果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功效呢?现在就凭你这样愚钝的人来非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这足以说明不知通权达变的人终究不能明白真理呀。”

《答客难》东方朔 古诗赏析

《《答客难》东方朔 古诗》是东方朔晚年的作品。他从二十岁负才自荐 可以为天子大臣以来近四十年间,虽然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 ,而对他,却一直与对枚皋、郭舍人一样, 诙啁而已 , 终不见用.因此内心幽愤难以平衡,遂作此篇,发泄牢骚,自慰表志。

作品开始即虚构出一位 客 以不解之辞问难东方朔: 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愤懑不平之情已经沛然而出。继而再以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 辩答,引出一大篇 发愤以表志,……渊岳其心,麟凤其采 (《文心雕龙·杂文》)的妙文。在这部分中,作者旁征博引,谈古论今,首先以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的所谓 时异事异 ,表面上看似责怪 客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 ,颂扬当今之 圣帝流德,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动犹运之掌,贤不肖何以异哉· 实际上则是在机巧地反话正说,极辛辣地讽刺汉武帝刚愎昏暗、贤愚不分,甚至还不如战国诸侯明白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 的用人之道。尤其是当他嘲弄了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的所谓盛世之后,顺势揭露封建帝王唯我独尊,凭个人好恶,对人才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致使才士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其感情的激越、笔锋的犀利、针砭的深刻,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至于后面对自己的困境,表示要以 务修身 ,完善道德来求得解脱,自慰之中,又流溢出封建专制制度之下多数正直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答客难》东方朔 古诗》在艺术上成就也是很突出的。它承继被称为宋玉的《对楚王问》,又有重要发展创新。就汉代赋体文学而言,它既不同于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为代表的对统治者表示规谏的散体赋,也不同于正面抒发遭世不遇的骚体赋,而是以散文笔法通过反话正说、对比映照,在似是而非之中进行耐人寻味的发泄与嘲讽,名为 客难 己,实则为独出心裁地 难 皇帝。和贾谊《吊屈原赋》以来的骚体士不遇赋相比,前者沉郁悲慨,后者则辛辣尖刻,从而更加丰富了汉赋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扬雄、班固、张衡、蔡邕, 迭相祖述 ;《解嘲》、《答宾戏》、《应间》、《释诲》,应运而出,蔚为大观。

《《答客难》东方朔 古诗》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虽有才能也无从施展,“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才随意抑扬,并为自己鸣不平。此文语言疏朗,议论酣畅,刘勰称其“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文心雕龙·杂文》)。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张衡的《应间》等,都是模仿它的作品。

《答客难》东方朔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客人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一到万乘之主,而身居卿相的地位,泽及后代。

现在你修习先王的方法,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书》百家之言,不胜枚举,载入史册;唇烂牙齿脱落,穿胸而不能释放,好学乐道的效果,很明显的了;自以为聪明天下无双,就可谓博闻强辩聪明了。

然而全部竭力尽忠,以侍奉圣明的君主,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思是还有点行吗?同胞的人,没有什么能在,原因何在?“东方先生感慨地长叹,仰头回答说:“这不是你能准备。

那一时的,这一时期的,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那苏秦、张仪的时候,周室衰微,诸侯不来朝觐,争权夺利,相将率兵,并为十二国,不有一雌一雄。

得士者强,失去人的死亡,所以说得走了。

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代,子孙长享。

现在就不是这样: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臣服,连四海之外认为带,安在覆盂;全国平均,合为一家,动举动,就像命运的掌握,贤与不贤有什么不同呢??遵循自然的规律,顺应天地之理,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得到他们所;所以绥的安全,动则苦;尊敬的则是将,低的则为虏;抵抗则在青云之上,抑制的则在深渊下面;用的就是老虎,不使用时为老鼠;虽想尽忠尽节效情,怎么知道前后?天上地上的大,士民众多,竭尽精力游说,并进云集的,不可数;全力追求的,被困在衣食,有时失去门户。

派苏秦、张仪与我同生在当今时代,不曾得到掌故,怎么敢期望侍郎吗!传说:‘天下没有危害,即使有圣人,没有施展才能;上下协调,即使有贤能的人,无所立的功劳。

’所以:当时事情都不同。“即使是这样

,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说:‘在宫内敲钟,声音必定外面闻。

’‘鹤鸣九皋,响彻天空’。

如果能修身,哪怕不荣耀!姜子牙行仁义,七十二岁,于是设用在文武,得信其说法。

封在齐国,七百年而不绝。

这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地,学习敏行,而不敢懈怠啊。

就好像那鹡鸰鸟,飞又响了。

传说:“天不为人之怕冷而停止其冬季,土地并不因为人们厌恶风险而停止其广,君子不因为小人的喧嚣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之道是正常,小人计较功效。

”诗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为什么关心人的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串,之所以看不明白;黈绵球了,用来堵塞聪明。

明有不见,聪明有什么听不见,扬大德,赦免他们的小过错,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呢。

冤枉而直的,使自己的;优而温柔的,让自己去的;而度的研究,让自己去的。

大概圣人的教化这样,要想自己获得的;从得到的,那么聪明并且扩大了。

“今世的隐士,当时虽然没有用,孤孤单单,没有人,普遍地独自生活;上观许山,下面看接舆;计算与范蠡,伍子胥忠诚合;天下和平,与义相扶,我们偶尔年轻人,是适宜的。

你为什么怀疑在我呢?如果大燕用乐毅,秦任李斯,郦食其的下齐,游说如流水,曲从如环;我想一定能,功高如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全;这是生不逢时的原因,你还有什么奇怪的呢?俗话说:‘以管窥天,以螺旋测海,以草撞钟,’怎么能理解其中条款,考究原理,从他的口音呢?由是观之,譬如鼱鼩狗的袭击,小猪咬老虎,至则无耳,哪有什么功劳?现在因为愚笨而不是隐士,虽然不想困,固然不得已,这足以说明他们不知道随机应变,而最终明白真理的。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相关诗句

《答客难》[两汉] 东方朔

我治湖上园,占断山水窟。

幽事日相关,颇觉无暇逸。

有客来相过,云欲救我失。

谓我谁爱閒,未得居閒术。

众人役利名,公独役景物。

固与众人殊,未免俱汩没。

孰若淡无营,燕坐一虚室。

百念尽消除,百事付真率。

物来则应之,岂可自撄拂。

客言非不忠,我意客未悉。

万物仗境生,百果因花实。

我闻洛阳城,名园浑比迹。

至如司马公,朴素世莫及。

有园号独乐,晚岁亦如葺。

人心固不同,岂能尽如一。

顾我病且衰,行年将七十。

光景去不留,余龄那可必。

要当且逍遥,乐此桑榆日。

宁如土木偶,终朝长兀兀。

况月佳山水,兹焉久蟠郁。

地灵尽发露,一旦为我出。

若不一领略,无乃太拘执。

何妨几席间,时与相顾揖。

择胜把酒杯,搜奇入诗笔。

犹恨景物多,未能尽收拾。

他人视若忙,我心常自佚。

人无所用心,先圣每忿疾。

既不学群儿,诧仙仍佞佛。

不有博奕乎,为之犹胜弗。

客既闻斯言,语塞几若讷。

因为客书之,聊以志仿佛。

会须画成图,继取王摩诘。

作者千古名句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出自《长恨歌》[两汉] 东方朔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出自《哭李商隐》[两汉] 东方朔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出自《劝学》[两汉] 东方朔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出自《水浒传·第六回》[两汉] 东方朔

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两汉] 东方朔

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出自《六么令·夷则宫七夕》[两汉] 东方朔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出自《水龙吟·西湖怀古》[两汉] 东方朔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出自《》[两汉] 东方朔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出自《》[两汉] 东方朔

人怕落荡,铁怕落炉

出自《水浒传·第六十一回》[两汉] 东方朔

答客难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