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杂诗

作者:无名氏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杂诗

诗词赏析

其一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其十三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啊,此前我有家却归去不得。杜鹃啊,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注释

其一

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堪:可以,能够。

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其十三

著:吹入。

早是:此前。

杜鹃:鸟名,即子规。

休:不要。

《杂诗》无名氏 古诗其十九赏析

这首诗是题在杭州望海楼的柱子上的。作者名姓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从中体会到一种复杂的情感。这不是一般的思乡之情,而是作者常年羁旅在外而产生的一种落寞之感。

首句以景起笔,“浙江轻浪去悠悠”,诗人在杭州钱塘江边的望海楼上向远处眺望,看到了这一场景。在这里,这个叠字“悠悠”下得好,钱塘江的水面悠长而空寂,而诗人的心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悠悠”的水波,还是“悠悠”的往事,它们都“去”了,一去不复返,只停留在诗人的记忆里。但是诗人又是如此怀念它们,所以就产生了第二句中所说的“愁”。“望海楼吹望海愁”,有人曾就此句对此诗的作者提出猜想,认为这首诗系郑谷所作,因为第二句中所用的反复手法正是郑诗中常见的。而据笔者考查,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郑守愚是宜春(今属江西)人,其一生中并未有在余杭(杭州)的经历。但是,这一句所用的手法却是与郑的反复惊人地相似。望海楼上吹来的当然是海风,但在诗人笔下,望海楼上随海风而来的,似有淡淡的忧愁。这个“望海愁”,不仅与“望海楼”谐音,给人以音律反复回环之感,而且“望海”之愁,意蕴深远,含蓄蕴藉。望海时到底引发了什么愁绪?这里诗人没有说,但后二句中却有很明显的答案。

第三句笔锋陡然一转,“莫怪乡心随魄断”,“乡心”即思乡之心,“乡心”断即谓诗人已不再思乡,这是为什么?这又是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又在第四句中给出了答案。“十年为客在他州”,原来诗人已在杭州作客十年,十年不得回乡,对故乡早已淡忘,因此是“乡心随魄断”。故乡在诗人心中早已成为远方天际的浮云了啊。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愁”呢?答案就在三四两句中。这其实是诗人“说话的艺术”。“乡心随魄断”是真的已断乡心了吗?很明显不是的,若是则诗人也不必生愁。但诗人偏说:我的乡心早已断结了,因为我远在异乡时间已经太长了。看似豁达,实则倍加思乡!其字字皆从千百回转后得来,方能令人回肠荡气,长吟击节!由此看来,诗人不是“乡心断”,而是“乡心甚深”,以致随魄皆断。这里注意这个“随魄”。如若诗人果真已将故乡忘却,那么他为什么要“断魄”呢?为什么要生愁呢?所以说这是曲笔言愁,而余味悠长。如果诗人一味说“我如何如何思乡啊!”,非但不能感人,而且根本不成艺术了。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情感的表达,其情感并不直接用语言叙述出,而是让大家在读完全诗中体味出。第二句中“望海楼”“望海愁”交错复沓,声音婉转,而意在突出“望海”,进而引出诗人所表达的“愁”。晚唐的诗风自李义山已渐趋朦胧,而这首诗在朦胧中又有明确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无疑是一首上品的佳作。

《杂诗》无名氏 古诗其一赏析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原因,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因此而被广泛流唱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 ,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 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 ,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 ,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 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 。不用“人生几何 ”式直截的感慨,用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种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却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杂诗》无名氏 古诗其十三简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 “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三、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节令转换,季节新来,但自己仍羁旅漂零,听杜鹃啼血,令人心惊。

《杂诗》无名氏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劝你必须珍惜年轻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青天上没有云月像蜡烛,露泪梨花洁白如玉。

杜鹃一晚上哭到第二,美人独自坐在空房宿。

空给罗衣服不赐恩典,香草香后一个销魂。

然而舞袖何曾舞,经常对着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的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记得戴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醒,没有人知道我此时心情。

不如池塘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然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舍粉红,徒派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中醒来,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整天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对没有消息,夜与开花前几天又西。

后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仍然不见,更何况是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是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人,灯下裁缝月光下运行。

走到台阶前知道没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水纹珍席思悠悠,千里佳期一个晚上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几天跟着两不忘,郎心如我我如同儿子。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用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旁旅人心。

函关退路千余里,一夜秋风白头发生长。

花落长川草色青青,晚上山重叠两个黑暗。

逢春便觉得飘蓬苦,现在每天分飞一泪水。

洛阳才子邻箫遗憾,湘水佳人锦瑟愁。

现在过去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别说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人在别的州。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无名氏,宋人。

相关诗句

《杂诗 其一》[唐代] 无名氏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杂诗 其二》[唐代] 无名氏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杂诗 其二》[唐代] 无名氏

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2]。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3],挥杯劝孤影[4]。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5]。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唐代] 无名氏

美玉生盘石。

宝剑出龙渊。

帝王临朝服。

秉此威百蛮。

历刀不见贵。

杂糅刀刃间。

《杂诗》[唐代] 无名氏

悠悠远行客。

去家千余里。

出亦无所之。

入亦无所止。

浮云翳日光。

悲风动地起。

《杂诗》[唐代] 无名氏

揽衣出中闺。

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

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

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

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

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

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

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

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

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

永副我中情。

《杂诗》[唐代] 无名氏

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杂诗》[唐代] 无名氏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经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作者千古名句

我亦飘零久!

出自《金缕曲二首·其一》[唐代] 无名氏

环滁皆山也。

出自《醉翁亭记》[唐代] 无名氏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出自《秋日田家杂咏》[唐代] 无名氏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出自《杨柳枝词九首》[唐代] 无名氏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出自《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三湘有怀》[唐代] 无名氏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

出自《文王的》[唐代] 无名氏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出自《薛宝钗·雪竹》[唐代] 无名氏

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出自《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唐代] 无名氏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出自《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唐代] 无名氏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出自《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唐代] 无名氏

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