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菩萨蛮

作者:陈克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8-02 11:20:07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菩萨蛮

诗词赏析

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叶儿卷。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

白玉的帘钩上一双燕儿低语呢喃,井垣的四周杨花柳絮飘旋飞转。几处传出簸钱为戏的嬉闹声,绿窗里正做着淡淡的春梦。

注释

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菩萨蛮》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2.芜:丛生之草。

3.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4.烘帘:暖帘,用以挡风的布帘。

5.玉钩:喻新月。

6.宝甓(zhòu):华美的井、池。甓:井壁。

7.簸钱:唐、宋问流行的一种赌博游戏,玩者持钱在手,两手相扣,来回颠簸,然后依次摊开,让人猜其反正,以中否决胜负,赌输赢。王建《宫词》:“暂向玉华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陈克 赏析

《白雨斋词话》云:“陈子高词温雅闲丽,暗合温、韦之旨。”这首词的特点,即在一个“闲”字。李白有《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心自闲”,指身栖碧山的闲适之趣,而读者即在那“笑而不答”的启示下发出会心的微笑。这首词也是着眼于“闲适”而又意在言外,使人心领神会,悠然自得。陈振孙、周济等都称陈克词“格韵极高”,大约就是指他词中那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致而言吧。

这首词通篇写景,而人物的内心的活动即妙合于景物描绘之中,“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绪论》)上片展现映入帘内之人眼中的庭院景象,由远而近,由静到动。首句写院墙,其上绿草杂生,围住寂寂庭院,院内青苔满地,可见人迹罕至,古诗亦有云:“并由履迹少,一夜上阶生。”“中庭”句指正午时分阳光淡淡投上蕉叶,“卷”字形容蕉叶卷心,姿态自然。李清照词曰:“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蕉叶大而遮荫,庭院因而显得幽深。“蝴蝶”句点出阶前无人,出入花丛林间的蝶儿也款款而来。末句只写帘儿轻垂,随风微动,“一行珠帘闲不卷”,帘内之人的所见所感则含蓄不露,“‘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皆心中目中与相融浃,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夕堂永日绪论》)此是指客观自然景物与诗人自身感受两者能和谐并相互渗透而言。这首词上片写庭院的幽静自然,词人的闲适心情,两者交相融合,韵味隽永。

下片“玉钩”句从“风帘自在垂”而来。燕子多在人家梁间作巢,出入房栊,“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穿帘海燕双飞去。”由于珠帘不卷,玉钩空悬,双双燕子,呢喃其上,听来是那样低软柔和,真是比“迷离晓梦啼莺”还要悠忽。“宝甃”句写杨花飘飏旋转于井垣四周,优游自如,“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这是庭中景物再现于迷梦之中,“几处”句,依稀闻得簸钱为戏的声音。王建《宫词》云:“暂向玉华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笑语嬉闹,都在隐约之间。这些景物描写给人的印象是似有若无,不可捉摸。

末句方始点出人物,绿窗之下,午梦悠悠,一“轻”字形容似睡非睡,若梦非梦,苏轼有“红窗睡重不闻莺”之句,李清照词云:“浓睡不消残酒。”“轻”就是和“重”、“浓”相对而言。睡重故不闻莺啼,浓睡乃不消残酒,而睡轻则燕语、花飞和簸钱声都如有所闻,若有所见,这种朦胧的景象与词人悠闲的心情亦是相和谐而渗透的,所构成的意境是闲适而又多意外之趣。正如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而意在笔墨之外。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陈克 赏析二

上阕写睡前帘内所见,由远而近,心情妙合于景物描写之中。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借用白居易《陵园妾》成句,写小园的幽深。院是长满“青苔”之院,四周是长满“绿芜”的墙,已给人一种清幽静寂之感。再用一“绕”字将小园同外界隔绝开来,更觉得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幽。接着写庭景“中庭日淡”,点明时间已近午。“淡”字形象地写出春日的光线不似夏天那样耀眼,为后文描写“春睡”张本。庭中芭蕉叶微卷,此句暗示了是早春天气。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蝴蝶在院中翩翩起舞,这从侧面暗示庭院中不仅植着芭蕉,还种了花儿。蝶儿飞舞,甚至毫不在意地飞进走廊,足见不仅院中无人,廊上也无人。“烘帘”指房间的帘幕,帘幕低垂,说明人在房内,午睡未醒。至此,词人仍未直接描写春睡情景,而是通过景物进行侧面烘托。“自在”二字,既写帘幕随意垂下的样子,也点出词人惬意闲适的心境。

下阕写浅睡帘内听闻,以动写静。

“玉钩双语燕”承接“烘帘自在垂”。几只燕子落在帘钩上低声细语,细软柔和又凸显寂静,为春日的庭院风景增添了动态的一笔。 杨花转”写杨花簌簌地落下,飘然旋转于井壁四周,将庭院春景多姿多彩的表现出来。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两句,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写人。远处少女们簸钱戏耍的声音,不断传人帘内还睡眼蒙咙的闺妇。“绿窗春睡轻”由晏几道《更漏子》“绿窗春睡浓”化来,“睡”下着一“轻”字,使全词俱灵,将闺妇似醒非醒、迷离朦胧、闲适自得的意态刻画得具体形象,境界焕然一新。

此词写景动静结合,将幽深寂静的庭院美景描绘得逼真细腻。全词洋溢着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陈克 创作背景

陈克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其词虽对时世有所反应,但词还是承"花间"和北宋的婉丽之风,以描写粉融香润的生活和闲适之情见长。此词就体现了他的这种词风。

《菩萨蛮》陈克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隔隔芭樵叶儿倦。

蝴蝶飞上台阶,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

玉钩双对燕,共垣的四周杨花柳絮飘旋飞转。

几处簸钱声,绿帘里正做着淡淡的春梦。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陈克,宋人。

陈克(1081—1137),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相关诗句

《菩萨蛮·黄鹤楼》[宋代] 陈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大柏地》[宋代] 陈克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宋代] 陈克

海棠乱发皆临水。

君知此处花何似。

凉月白纷纷。

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

隔岸声相应。

随意坐莓苔。

飘零酒一杯。

《菩萨蛮》[宋代] 陈克

数家茅屋闲临水。

单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菩萨蛮》[宋代] 陈克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

《菩萨蛮》[宋代] 陈克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

春露□朝华,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

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

《菩萨蛮》[宋代] 陈克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

《菩萨蛮》[宋代] 陈克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

作者千古名句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出自《首夏山中行吟》[宋代] 陈克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宋代] 陈克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出自《客中除夕》[宋代] 陈克

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

出自《醉公子·岸柳垂金线》[宋代] 陈克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宋代] 陈克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出自《九章》[宋代] 陈克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出自《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宋代] 陈克

志,气之帅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宋代] 陈克

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陈克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出自《清明日》[宋代] 陈克

菩萨蛮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