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造句(59个句子)
商鞅的意思: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商鞅量的意思:战国时秦国量器。青铜制。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变法时所造标准量器。铭文三十二字,容积为202.15毫升。
商鞅造句大全
1.商鞅之开塞,非不行也;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诸侯随风西面,非不从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
2. 你这种作法是在自掘坟墓,小心像商鞅一样作法自毙。
3.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商鞅被秦王杀死了,真是作法自毙。
4.商鞅虽然是作法自毙,但不也表示他的大公无私吗?
5. 这件事传开,老百姓才知道商鞅执法如山,说一不二。
6. 当然如果这些种种最后都没能成为商鞅后来被车裂致死的因素的话,我们都不能说他什么,但很不巧的恰恰是这些最终要了商鞅的命。
7. 本文通过对商鞅富国强兵治国方略的和谐内涵的分析,从客观的角度提出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8. 这里,我只略谈商鞅、孔子、老庄、杨朱四个思想流派的主要观点。
9. 第四部分对商鞅富国强兵治国方略的和谐内涵进行了论述。
10. 公元前7世纪的“管仲变法”和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管仲的“四民分业”思想、盐铁专营政策以及商鞅在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制上的大胆试验,皆具开创之功,它们分别提供了两个颇为极致的治理模型,如同左右极般地站在后世历次变革的两端。吴晓波
11. 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12. 战国时商鞅“制辕田”,亦为国家在打破家长制大家庭后施行更大规模的分户授田。
13. 他将孙子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
14. 秦国书苑中项离被嬴稷与大隐于此的商鞅三年磨砺,名剑终成。
15. 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执掌秦国朝政后,继续执行商鞅制定的一套耕战政策,起用著名将领白起,不断对外用兵,各诸侯国都很畏惧。
16. 如果估计没错,商鞅多少受到了郑国那位铸刑鼎的法家前辈子产的影响。
17. 4,商鞅是历史上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第一人。
18. 秦在商鞅用法家思想变法后,就大力统一思想,奖励耕战,在国力大增后开始了对其他国家的征服和建立大一统国家的行动。
19.商鞅这一思维在秦统一后成为了管制舆论的工具,以致于发展到老百姓“偶语弃市”(两个人在一起议论国事就砍头)的苛法。
20. 之后的先秦改革家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等,也无不是以奖励耕战,抑制豪强,整顿吏治,特别是推崇法治,从而都达成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21.商鞅不由一阵怒火上冲,就想立即将李醯交廷尉府勘问。
22. 晋景公欲夺赵朔兵权时,居然说出了“商鞅”和“商君书”?商鞅,公元前4世纪秦国的变法领军人物,他可是比晋景公晚200多年的人物。
23.商鞅“耕战”之顶层设计、新法之规则体系、执法之严格平等、护法之矢志不渝,成为后世变法改革者获取勇气与智慧的宝藏。
24. 秦自商鞅变法始,信奉申不害、韩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的法治思想,逐渐确立了以法治国的政策。
25. 因为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空前强大,又经过六代秦王的精心治理,征讨,东方六国渐渐衰微,所以,秦国一统天下。
26. 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派遣官吏捕拿商鞅。
27. 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执掌秦国朝政后,继续执行商鞅制定的一套耕战政策,启用著名将领白起,不断对外用兵,各诸侯国都很畏惧。
28. 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商鞅峭法长利,秦人不聊生,相与哭孝公。
29.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
30. 秦国利用两次大战之机,迅速崛起,从魏国手中收复部分失地,商鞅因此大功,拜爵封君。
31. 在商洛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着夏禹治水、仓颉造字、商鞅封邑、四晧隐居、闯王屯兵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
32. 战国诸子中,既在思想学识上堪称“博物君子”,又能“出将入相”、创下不朽功勋者,商鞅可谓首当其选。
33. 奇货可居商鞅为秦人找到了强国良,商人吕不韦则将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推上了王位。
34. 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
35. 他将孙吴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
36. 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首创保甲法,5户为一保,10保为一甲,一家有罪,十家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37. 相传战国后期商鞅曾宿店于此,称商均店。
38. 而商鞅变法,内立法度,强化耕织,修守战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我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9. 说起战国时期的变法,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当属商鞅。
40. 他们甚至去想,什么李悝、吴起、商鞅、管仲、桑弘羊,在那时你们厉害,有本事你们到现在的大唐试试?你们那点政治、经济手段,实在是太弱了。
41.商鞅帮助秦孝公重沐先祖荣耀,秦孝公亦投桃报李,赏赐他十五座城邑,并号为商君。【商鞅造句】
42. 韩非子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
43. 一心想着恢复祖先荣耀的孝公非常赏识商鞅的这套理论,他力排众议,下令封商鞅为左庶长,着手组织变法。
44. 一次偶然的机遇,爷爷一位昔日好友无意间发现了商鞅墓,并从墓里找出商鞅戟交给了爷爷,并一再嘱咐爷爷要保管好此戟,这戟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45. 各国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
46. 处商鞅,极刑,以戒后世欺圣灭祖之……元凶巨恶……我等,纵然命丧商鞅……余党,亦在所不惜……
47.商鞅变法,立柱为信,奖挹重金,囊括民心民意,对变法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秦国力日渐强盛,终于灭六国而一统华夏。
48. 我下意识地看向鸣冤鼓,只见商鞅在众目睽睽之下飞奔到鼓旁边,撩起鼓槌就打啊,边打还边跳,顿时声如雷震,震得所有人都捂住了耳朵,县令坐在堂上都快疯了。
49.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50.商鞅奖励耕战的政策使秦国迅速强大,并开始把目光投向邻国韩国,因为韩国位于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的交通要道,成为秦东扩的障碍。
51. 最后一节历史课上,伴随着老庞抑扬顿挫的声调,将商鞅被车裂时的场景浮现在我的眼前,骏马的嘶吼,商鞅的惨叫,飞溅起的鲜血。
52.商鞅变法大秦猛虎添翼,上下同欲举国整军耕战。
53.商鞅变法之后通过户籍的方式,臣民与天子之间建立了制度上的联系,形成了一种严密的耕战体系,也是通过这种体系,秦统一了“天下”,开启了帝国的时代。
54. 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而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55. 第二是军功,秦自商鞅变法就以军功赐爵,你上战场砍了敌人的头收好了,等仗打完了,按人头数量论功行赏。
56.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
57. 古有商鞅徙木为信,崔炀升轲比能为饿狼营首领则是异曲同工之妙。
58. 他穿越来时,商鞅还未变法,大秦还是个屌丝帝国。
59. 秦始皇能统一六国,虽然商鞅的变法占了一部分,但我觉得秦皇的支持和任用也占了一大部分,这就是所谓知人善用,乃帝王首道。
商鞅造句(59个句子)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商鞅相关成语
一片宫商: 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作贾行商: 贾: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转运贩卖的行商
兄弟参商: 参商:参星与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比喻兄弟之间有隔阂、不和睦
共商国是: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动如参商: 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
富商大贾: 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富商巨贾: 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同“富商大贾”。
富商蓄贾: 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同“富商大贾”。
引商刻羽: 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引商刻角: 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移商换羽: 本指乐曲换调。“宫”、“商”、“羽”均为古代乐曲五音中之音调名。①比喻事情起了变化。②比喻随声附和。
豪商巨贾: 指大商人。
通商惠工: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逸尘断鞅: 指马奔跑时扬起尘土,挣断马鞅。形容马跑得很快。
商羊鼓舞: 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商彝周鼎: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含商咀征: 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亦作“含宫咀征”。
含商咀徵: “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从长商议: 犹言从长计议。
叩角商歌: 叩:敲击;商歌:悲凉的歌。敲打牛角唱低沉的歌。比喻用言语和歌声迎合人意
参商之虞: 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一片宫商: 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带商鞅字造句
带商字的造句
- 上一篇:每位造句(44个句子)
- 下一篇:篷子造句(11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