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造句(19个句子)
侯景之乱的意思:南朝梁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原是北魏大将,又先后归附东魏、西魏,公元547年降梁,次年举兵叛变,攻破建康(今南京),囚死梁武帝,立简文帝,并发兵四出攻掠,长江下游地区遭严重破坏。551年废简文帝,立萧栋为梁帝,后又废梁帝自立,国号汉。次年为梁军所破,败死。
侯景之乱造句大全
1 梁季侯景之乱,具有摧毁南朝统治中心和南朝统治阶级中心的双重含义。
2 经过侯景之乱的打击,建康城的发展也步入了六朝时期的最低谷。
3侯景之乱时,夫人率兵击破高州刺史李迁仕,并与都督陈霸先联合,平定广东叛乱。
4 公元552年,湘东王萧绎平定侯景之乱。
5 武帝佞佛至此,最后在“侯景之乱”中却饿死台城,临终前想必咄咄书空,百思不得其解。
6 企图以佛治民,纵容邪恶,导致侯景之乱,毁掉了江南的经济基础。
7 然而,侯景之乱中繁华的建康城遭到毁灭性破坏,台城也没能幸免,“台内宫室,并皆焚烬”。
8 遭遇侯景之乱,百济使臣“哭于阙下”石阙见证了辉煌,却也见证了侯景之乱,和建康城一道亲历了火攻水淹等诸多毁灭性的灾难。
9侯景之乱被平定之后,萧绎任命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10 后遇侯景之乱,马婆之子随陆法和从军抗敌。
10 酷猫写作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11 公元552年4月,时任益州刺史的武陵王萧纪抓住侯景之乱后梁国无主的机会,抢先在成都称帝。
12侯景之乱平,蛮子欲附部伍还乡,与时任吴兴太守的陈蒨相遇,招为陈蒨贴身备刀侍卫,负责传酒炙等工作,陈蒨改其名为子高。
13 实际上,西魏能够由三国中最为贫弱的国家,一跃而为三国中最具优势的国家,与侯景之乱有极大关系。
14 萧衍尽管佞佛,整日沉溺于佛学精神世界,但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以致招来“侯景之乱”,他也落得个饿死台城的悲惨结局。
15 梁武帝萧衍,著名的“菩萨皇帝”,在位期间宠佞佛道,不顾民生疾苦,昏聩无能,最终酿成“侯景之乱”,被饿死在皇城内。
16 魏将侯景投靠南梁,高澄巧妙离间萧衍和侯景的关系,萧衍上当,造成南朝的侯景之乱,置80多岁的萧衍于死地。
17 冼夫人率军与长城侯陈霸先会师,进而判断其非寻常人,定能平定侯景之乱,建议冯宝主动进行交往。
18 历史上的梁元帝与剧中相比相去甚远,属于典型的腹黑男,然而心机深的同时本事也大,短时期内便弭平了侯景之乱。
19 然而盛极必衰,由于武帝晚年昏庸,佞臣乘机作乱,历时四年的“侯景之乱”将南朝彻底拉入了低谷,围棋的发展也从顶峰跌落至低谷。
侯景之乱造句(19个句子)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侯景之乱相关成语
一世之雄: 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一丘之貉: 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一丝不乱: 一点也不紊乱。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
一之为甚: 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同“一之谓甚”。
一之已甚: 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同“一之谓甚”。
一之谓甚: 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一乱涂地: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一人之交: 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之士: 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一介之才: 指微小的才能。
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偏之见: 偏于一面的见解。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
一剑之任: 指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亦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勇之夫: 只有勇力而无智慧的人
一卒之田: 百顷田地
一命之荣: 指受任一官的荣耀。
一夫之勇: 犹言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一夫之用: 指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孔之见: 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一定之规: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一家之主: 家庭的当家人
一家之作: 自成一家的著作。
一家之学: 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一家之计: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一家之论: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一家之说: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带侯景之乱字造句
带侯字的造句
- 上一篇:城市形象造句(28个句子)
- 下一篇:服装道具造句(12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