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未婚调查报告(3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4-10 18:42:01 查看人数:96

未婚调查报告

第1篇 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交往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龄青年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解我市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未婚的原因,市妇联对我市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大龄未婚青年指年龄为28岁至40岁的未婚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2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和结构特点

(一)大龄未婚青年的性别和年龄结构

坑受调查的972人中,男性400人,女性572人,分别占41.15%和58.85%。女性多于男性。

从年龄结构来看(表一),28—30岁的有562人,占57.82%;31—35岁的有292人,占30.04%;36—40岁的有118人,占12.14%。其中,男性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55.5%、34%和10.5%;女性分别为59.44%、27.27%和13.29%。大龄未婚青年主要集中在28—35岁,且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男性和女性的年龄结构基本相同,但35岁以上女性未婚的比例高于男性。

(二)大龄未婚青年的学历结构

坑受调查的972人中,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00人,占10.29%;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有252人,占25.9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444人,占45.68%;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44人,占14.8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2人,占3.29%。

从学历结构看(表二),男性高中及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都比女性高,男性分别为11%和24.5%,女性分别为9.79%和13.64%。分年龄段看,36—40岁年龄段女性高中及以下学历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为4.76%,女性为23.68%;而这一年龄段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男性又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81%和5.26%。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多,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6%、8.97%和23.68%;而男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则是逐步减少,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61%、10.29%和4.76%。

(三)大龄未婚青年的职业和收入结构

从接受调查人员的职业分布来看(表三),国家公务员有258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有244,科研人员有18人,高校教师有164人,中小学教师有40,医护人有员40,普通职员有110人,自主创业者有48人,其他50人,分别占26.54%、25.10%、1.85%、16.87%、4.12%、4.12%、11.32%、4.94%和5.14%。男性和女性在职业分布上的差别不是很大,但男性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科研、自主创业的人员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在三个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2.5%和7%,女性分别为23.08%、1.40%和3.50%;女性在国家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和普通职员中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男性在四个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5%、19.5%、1.5%和9%,女性分别为27.27%、22.03%、5.94%和12.94%。

表三:大龄未婚青年的职业结构

从接受调查人员的收入状况来看(表四),月收入在2019元及以下的有316人,在2019元—3000元的有362人,在3001元—5000元的有236人,在5001元—8000元的有42人,在8001元—10000元的有6人,在10000元以上的有8人,分别占32.51%、37.24%、24.28%、4.32%、0.62%和0.82%。其中,男性月收入在2019元及以下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6%;女性月收入在2019元—3000元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2.66%。但男性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所占的比例比女性高,男性为34.5%,女性为26.92%。

二、大龄未婚青年的择偶意向和男女两性差异分析

大龄未婚青年在择偶意向和标准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绝大多数人最看重对方的人品,对学历、家庭背景等方面则不大在意。但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对方的容貌,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对方的学历和职业。在回答最看重对方什么条件问题时,有74.9%的人把人品放在第一位,8.23%的人把性格放在第一位,5.76%的人把容貌放在第一位,3.9%的人把职业放在第一位,3.5%的人把经济条件放在第一位,1.85%的人把学历放在第一位,1.65%的人把家庭背景放在第一位。但男性和女性对容貌的要求却有很大差异,有11%的男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仅有2.1%的女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在对待学历和职业方面,分别有1%的男性把两者放在第一位,而女性则有2.45%和5.94%的人把学历和职业放在了第一位。

2、多数人将国家公务员作为自己选择对象的理想职业,男性选择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选择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自主创业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同时,女性绝大多数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低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什么职业时,有43.21%的人选择国家公务员,21.6%的人选择教师,11.11%的人选择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9.05%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者,分别有5.35%的人选择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选择普通职员的人仅有3.29%。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教师职业的占到了36.5%,而女性仅有11.19%。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是15.38%和12.24%,而男性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和4.5%。同时,女性选择国家公务员职业的比例也比男性高10.55个百分点。这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有地位、有高收入的职业。有40.56%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男性的比例是12%。有73.08%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的比例是13.5%。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低的男性的比例是14%,女性仅有0.7%。

3、多数人希望自己的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女性比男性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对象具有什么学历时,有57.2%的人选择大学本科学历,20.88%的人选择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男性选择大学专科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31.5%,而女性所占的比例为15.73%。女性选择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6.22%,而男性所占的比例为11%。同时,56.99%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高,没有1名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低;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高的仅占9.5%,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学历低的占到了18.5%。

4、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和对象的年龄差距在5岁以下较为合适,而男性更多的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小,女性则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年龄相差多少最合适时,有33.54%的人选择2岁及以下,54.94%的人选择3岁—5岁,9.47%的人选择6岁—10岁,2.06%的人选择10岁以上。但选择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占到了68.88%,男性仅占5.5%。选择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占了58%,女性仅占2.1%。选择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基本一致,分别是21%和22.03%。

5、男性和女性对自己对象身高的要求差异明显,绝大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高,而多数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矮或身高差不多。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身高方面怎样合适时,有78.32%的女性选择比自己高,仅有6%的男性选择比自己高;有58%的男性选择比自己稍矮些,仅有1.75%的女性选择比自己矮;选择两人身高差不多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21.5%和11.54%;选择无所谓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4.5%和8.39%。

6、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和对象之间的性格应该互补,女性认为两人性格相同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认为两人性格互补的比例高于女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性格方面怎样合适时,有62.33%的人选择两人性格互补,其中男性为66.5%,女性为59.44%;有25.31%的人选择两人性格相同,其中男性为20.5%,女性为28.67%;选择无所谓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3%和11.89%。

7、男性和女性对自己对象工作能力的要求差异很大,绝大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工作能力强,而多数男性希望两人差不多或无所谓。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条件怎样合适时,有77.98%的女性选择比自己强,仅有12%的男性选择比自己强;有15.5%的男性选择比自己稍差些,仅有0.7%的女性选择比自己差;选择两人差不多和无所谓的男性比例分别是42%和30.5%,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5.03%和6.29%。这说明,女性对自己的对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条件的要求比男性要高。

三、大龄青年未婚的原因及择偶途径

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分析的男女两性在择偶意向和标准方面的巨大差异是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最主要的原因。调查中,有26.95%的人表示自己谈过,但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其次,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的社交活动少,从而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找对象,是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另一主要原因。有24.69%的人认为自己生活、社交圈子小,没机会找对象;有18.52%的人认为自己工作繁忙,没时间找对象;另有4.32%的人认为自己经济、生活压力大,不敢结婚。此外,选择独身主义者、不想结婚,追求自由、不愿承担婚姻的责任或为婚姻所束缚,有固定的异性朋友、不在乎婚姻形式的被调查者的比例分别占2.47%、1.44%和0.62%。

在择偶的形式和途径方面,多数人选择自主相识。认为两个人应该自己相识交往的被调查者的比例占41.98%。其次,有25.72%的人希望通过经亲人、朋友介绍找对象。希望自己和对象之间是同学同事关系的人占到了18.11%。有8.44%的人希望通过参加有针对性地交友活动找对象。另有1.65%的人希望通过互联网络找对象。希望通过媒体征婚和婚介机构找对象的人最少,分别只有0.41%和0.82%。

婚姻家庭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大龄青年择偶难问题,帮助大龄青年结成婚姻、组成家庭、维系家庭和谐,一方面可以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大龄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大龄青年择偶问题,积极开展联谊等各种活动,为他们择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帮助他们早日找到对象,步入婚姻的殿堂。

第2篇 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45.7%认为找对象困难

核心提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恋观无论是对个人择偶的倾向性,还是对家庭的成立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婚恋观影响着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文化、政治及生活方式。为了解我市未婚青年的婚恋观,近期,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桂林市青年联合会启动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恋观调查,调查对象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象山区、秀峰区等五城区的未婚青年。

5月2日,上述部门发布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市区未婚青年的婚恋观兼具传统和现代两大特征,且趋于理性化,其中择偶标准考虑内外兼修,多数人更期待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对婚姻中的物质基础则持谨慎态度。

61.9%的未婚青年愿意相亲

近年来,从相亲大会到相亲节目,一个原本较为隐私的事渐渐上升到公众层面,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些适婚青年在亲朋好友的相助下终成眷属,也有一些尚未找到合适人选的人,依旧苦苦地寻觅着,甚至频繁地穿梭在各种相亲场合中。有人甚至夸张地说:我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

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剩男剩女现象愈发普遍,如何脱单成为许多大龄未婚青年平时交流的主要话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app交往软件越来越普及,个别交往软件甚至被称为一夜情软件,名声不佳。那么,桂林未婚青年对网恋看法如何?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网恋持消极态度。异地恋也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据调查,在影响异地恋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距离,所占百分比为22.5%,沟通交流频度和信任危机并列第二。

择偶首要条件:品行与相貌并驾齐驱

马诺在《非诚勿扰》节目上说,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这种现实拜金主义思想曾冲击了很多人的传统思想观念,时下持这种婚恋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错误的婚恋观和价值观。而国民老公王思聪曾调侃宣称,择偶的标准就是胸大。这种只考虑外貌的择偶标准也引起了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桂林未婚青年的择偶标准是否如此呢?调查数据显示,24.6%和24.3%的人分别将对方性格与品行与对方的相貌和身材选择为择偶首要标准,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多。此外,还有21.6%的人选择了两人感情深,8.3%的人选择经济收入。

调查显示,在可接受结婚对象的结婚年龄时,大多数人选择了无所谓。尽管对年龄要求不高,但对婚姻是否有感情基础的要求却比较高。受访者大多选择不愿意接受无感情的婚姻,所占比例为74.4%,这也表明多数桂林青年更期待具有浪漫色彩的婚姻。在理想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最看重的是两情相悦,所占比例为25.4%;有共同兴趣爱好次之,所占比例为18.8%;相互理解排在第三位,所占比例为18.6%。在理想恋爱关系中不是单方面的满足而是注重互动性,强调双方的存在和发展,达到共同的包容、理解、沟通和信任等。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男方应具有负责任和担当这两种品质,女方应具有善良和孝顺的品质。在这方面,当代未婚青年和传统的择偶期待不同,不仅关注自身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对方与自己的互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女性的个体解放和地位提高有关。

爱情与面包孰重孰轻的话题,一直是青年男女共同面临的选择。在调查中,多数人也表示不愿接受无物质基础的婚姻。而选择愿意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或签协议的人数是不愿意人数的两倍左右,这也与传统的婚姻观不同,比较注重夫妻双方的个性,以及物质方面的公开性。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在生孩子性别的期望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这符合现代人健康理性的生育期待;在生孩子的数量上,学历与生孩子数量的态度呈现负相关,即学历越高越不愿意生或者多生孩子,这在被调查女性中尤其明显。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单位时间的成本越高,生孩子的意愿就越低。

45.7%的未婚青年认为找对象困难

在调查中,有45.7%的未婚青年认为找婚恋对象很困难,有26.6%的人认为选择对象困难。在被问及找婚恋对象困难的原因时,有50.5%的人认为是自己不善于交际,有31.3%的人认为是自己要求太高,有10.3%的人认为是自己的年龄比较大,还有10.3%的人认为是自己相貌不佳。也有少数人认为自己很受欢迎,找对象很容易。

正确的婚恋观是婚姻幸福的基础,未婚青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负责婚介工作的副**张力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未婚青年找对象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深层次来看,主要原因还是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交习惯。在未婚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其中求完善心理表现为对择偶对象有高要求,自卑心理则表现为不自信。这两种心理都会造成寻找恋爱对象的困难。另外,大多数未婚青年对手机的依赖性较强,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交际。这或多或少直接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交际圈,因而可能产生一种不善于交际或者不愿意在实际中交际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慢慢造成了自己不善于交际的现状及圈子太小的困境,并部分造成了婚恋困难问题。

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等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择偶,因而未婚青年要适当调整心态,做好角色之间的过渡,才能更好地适应婚恋的社会设置。同时,未婚青年也要改变太依赖手机的习惯,多参加日常的交友活动,要意识到现实交友活动与网络交友的不同之处和不可替代性。通过调整心态,改变社交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己在婚恋中的主动性。张力丹认为,青年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才能客观正确认识自己,不卑不亢,对生活充满积极意义,同时又能客观互动发展地看待对方,能在互动中共同发展。另外,团市委目前已发起了团聚爱桂林系列大型公益单身交友活动,尽可能帮助未婚青年脱单,实现幸福婚恋。

第3篇 未婚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45.7%认为找对象困难

核心提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恋观无论是对个人择偶的倾向性,还是对家庭的成立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婚恋观影响着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文化、政治及生活方式。为了解我市未婚青年的婚恋观,近期,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桂林市青年联合会启动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恋观调查,调查对象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象山区、秀峰区等五城区的未婚青年。

5月2日,上述部门发布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市区未婚青年的婚恋观兼具传统和现代两大特征,且趋于理性化,其中择偶标准考虑内外兼修,多数人更期待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对婚姻中的物质基础则持谨慎态度。

61.9%的未婚青年愿意相亲

近年来,从相亲大会到相亲节目,一个原本较为隐私的事渐渐上升到公众层面,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些适婚青年在亲朋好友的相助下终成眷属,也有一些尚未找到合适人选的人,依旧苦苦地寻觅着,甚至频繁地穿梭在各种相亲场合中。有人甚至夸张地说:我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

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剩男剩女现象愈发普遍,如何脱单成为许多大龄未婚青年平时交流的主要话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app交往软件越来越普及,个别交往软件甚至被称为一夜情软件,名声不佳。那么,桂林未婚青年对网恋看法如何?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网恋持消极态度。异地恋也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据调查,在影响异地恋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距离,所占百分比为22.5%,沟通交流频度和信任危机并列第二。

择偶首要条件:品行与相貌并驾齐驱

马诺在《非诚勿扰》节目上说,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这种现实拜金主义思想曾冲击了很多人的传统思想观念,时下持这种婚恋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错误的婚恋观和价值观。而国民老公王思聪曾调侃宣称,择偶的标准就是胸大。这种只考虑外貌的择偶标准也引起了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桂林未婚青年的择偶标准是否如此呢?调查数据显示,24.6%和24.3%的人分别将对方性格与品行与对方的相貌和身材选择为择偶首要标准,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多。此外,还有21.6%的人选择了两人感情深,8.3%的人选择经济收入。

调查显示,在可接受结婚对象的结婚年龄时,大多数人选择了无所谓。尽管对年龄要求不高,但对婚姻是否有感情基础的要求却比较高。受访者大多选择不愿意接受无感情的婚姻,所占比例为74.4%,这也表明多数桂林青年更期待具有浪漫色彩的婚姻。在理想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最看重的是两情相悦,所占比例为25.4%;有共同兴趣爱好次之,所占比例为18.8%;相互理解排在第三位,所占比例为18.6%。在理想恋爱关系中不是单方面的满足而是注重互动性,强调双方的存在和发展,达到共同的包容、理解、沟通和信任等。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男方应具有负责任和担当这两种品质,女方应具有善良和孝顺的品质。在这方面,当代未婚青年和传统的择偶期待不同,不仅关注自身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对方与自己的互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女性的个体解放和地位提高有关。

爱情与面包孰重孰轻的话题,一直是青年男女共同面临的选择。在调查中,多数人也表示不愿接受无物质基础的婚姻。而选择愿意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或签协议的人数是不愿意人数的两倍左右,这也与传统的婚姻观不同,比较注重夫妻双方的个性,以及物质方面的公开性。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在生孩子性别的期望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这符合现代人健康理性的生育期待;在生孩子的数量上,学历与生孩子数量的态度呈现负相关,即学历越高越不愿意生或者多生孩子,这在被调查女性中尤其明显。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单位时间的成本越高,生孩子的意愿就越低。

45.7%的未婚青年认为找对象困难

在调查中,有45.7%的未婚青年认为找婚恋对象很困难,有26.6%的人认为选择对象困难。在被问及找婚恋对象困难的原因时,有50.5%的人认为是自己不善于交际,有31.3%的人认为是自己要求太高,有10.3%的人认为是自己的年龄比较大,还有10.3%的人认为是自己相貌不佳。也有少数人认为自己很受欢迎,找对象很容易。

正确的婚恋观是婚姻幸福的基础,未婚青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负责婚介工作的副**张力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未婚青年找对象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深层次来看,主要原因还是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交习惯。在未婚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其中求完善心理表现为对择偶对象有高要求,自卑心理则表现为不自信。这两种心理都会造成寻找恋爱对象的困难。另外,大多数未婚青年对手机的依赖性较强,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交际。这或多或少直接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交际圈,因而可能产生一种不善于交际或者不愿意在实际中交际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慢慢造成了自己不善于交际的现状及圈子太小的困境,并部分造成了婚恋困难问题。

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等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择偶,因而未婚青年要适当调整心态,做好角色之间的过渡,才能更好地适应婚恋的社会设置。同时,未婚青年也要改变太依赖手机的习惯,多参加日常的交友活动,要意识到现实交友活动与网络交友的不同之处和不可替代性。通过调整心态,改变社交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己在婚恋中的主动性。张力丹认为,青年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才能客观正确认识自己,不卑不亢,对生活充满积极意义,同时又能客观互动发展地看待对方,能在互动中共同发展。另外,团市委目前已发起了团聚爱桂林系列大型公益单身交友活动,尽可能帮助未婚青年脱单,实现幸福婚恋。

未婚调查报告(3篇范文)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交往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龄青年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未婚相关文章

  • 未婚调查报告(3篇范文)
  • 未婚调查报告(3篇范文)96人关注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交往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龄青年没有步入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