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机制调研情况报告(8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0-29 16:00:05 查看人数:81

机制调研情况报告

第1篇 支行实行新监督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

一、县(市)支行实行新监督工作机制的成效:

xx年9月,县(市)支行实行了新的监督工作机制,在新体制的运作下,县(市)支行的监督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解决了人员数量不足与岗位内控制度约束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监督合力,监督活力明显增强,监督效能明显提升,阶段性成果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

(一)确立了监督部门的独立地位。实行“派驻制”后的监督机构,较好的理顺了监督机构的隶属关系,与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相适应,真正体现出监督与被监督的制约关系,消除监督工作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制约,使人民银行监督机构能够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保证支行监督部门独立地履行监督控制职能,保证监督的权威性。

(二)建立了灵活的监督机制。县(市)支行建立了新的监督工作机制后,坚持了三个相结合:即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专项监督和全面监督相结合、静态监督和动态监督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对支行“权、钱、人”等重点部门和要害岗位人员执行制度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根据中支纪委的工作部署,对苗头性问题,适时实地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各类案件和风险事故易发领域开展重点监督检查;为避免出现监督的“盲区”和“真空”,有计划地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对支行办理业务、开展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全程跟踪监督;对支行的重大决策、大宗财务开支、领导权力运行和中层干*的履职情况实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督,充分发挥了纪检审计室处于监督管理的最前沿的重大作用。

(三)监督工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监督”

纪检监察部门是人民银行*风*政建设、行业作*建设和查防案件的重要监督部门,内部审计和事后监督部门则是人民银行重要的业务监督部门,三者都对强化内控、防止腐败、加强人员和业务管理以及监控资金风险、决策风险负有重要的监督职责。由于纪检、内审、事后监督在监督方向具有趋同性、核查范围具有一致性,形成了监督工作重点的互补性。整合后的监督机构较以往也更具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因此,监督部门在监督工作中更容易做到统筹考虑,注重监督力量的合理利用,减少重复检查。

二、县(市)支行新监督工作机制运行过程中的难点:

(一)监督人员和监督工作缺乏绝对独立性

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纪检监察审计室作为人民银行的内设职能部门,其监督人员和监督工作是在本行领导下开展,监督部门与被监督对象在本单位处于平行地位,监督人员的编制、人事关系、福利待遇、考核评比等都在县(市)支行,作为县(市)支行的一员,从年度考核到评先评优,到职称、职务晋升,无不跟支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所以,县支行的监督人员没有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支行的业务状况和内控状况进行监督,使监督部门难以处于超脱的地位,影响监督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不能为领导和上级行的决策提供很好的决策服务。

(二)目前人民银行内部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罚细则,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对查出的违规问题只能提出建议并督促其整改,而对被监督部门拒不执行的情况却无权处理,往往不了了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监督部门的权威性,影响了监督人员对违规违纪问题查处的积极性,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三)监督技术手段落后。随着人民银行各项业务的电算化水平和操作手段的日益提高,过去的监督方法仅局限于围绕报表、账簿、凭证、规章制度开展查账、找问题、提建议、写报告等传统思路,难以提出具有重要价值的监督信息,使监督的价值难以得到提升。目前,人民银行各部门相继推出了适应自身业务的系统软件,而监督部门缺乏一个较完备的专用系统软件,在监督手段上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软件开发和应用仍处于空白。监督手段依然是以查错纠弊的真实性审计和对照制度检查为手段的合规性检查为主,而对于可能出现的普遍性和一般性风险及其后果缺乏必要的风险提示与预*。

三、对完善县(市)支行监督工作机制的建议:

(一)对县(市)支行的监督机构实行垂直管理。由上级行委派监督工作人员,将监督人员的人事、工资、考核,晋升等与县(市)支行脱节,保持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超脱地位,使其与被监督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降到最低限度,监督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来自内部因素的影响就会减少,这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进行业务评价和*正监督,最大限度地提高监督工作人员执业的独立性。

(二)建立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对于明知故犯、屡查屡犯的要考虑进行责任追究,并根据问题性质、引起的后果等进行必要的惩戒。处罚的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罚款、纪律处分、*告、书面检查,还可以与责任人的考核挂钩,以此增强工作人员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的意识,减少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三)探索科学、高效的监督技术手段和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监督资料信息系统、内控风险评价系统等,将风险控制与利用计算机载体有机结合,拓展监督发展空间。

(四)实行监督工作人员交流制度。各支行的监督工作人员在一个行工作要有一定的期限,避免工作久了产生人情因素。通过交流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人民银行监督人才资源,有利于监督工作人员的专业经验交流,也有利于业务技能水平及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

(五)健全监督人员的职业准入制度。人民银行对监督人员的职业准入应做出明确规定,并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例如实行审计人员持从业资格上岗等。对人民银行的监督人员,应对其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硬性要求,同时还要对监督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经常性的考核,对达不到标准甚至违反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予以处罚或取消其从业资格。

(七)实行监督质量评比制度。包括形成规范的监督质量考评制度、监督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当好管理决策层的顾问和助手。每年对在监督检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监督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可以极大地调动监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第2篇 领导干*激励机制的调研报告

纵观多年来干*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看到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实践一直侧重于干*选拔任用机制及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对干*进行有效的激励,则相对研究较少,而这恰是加强干*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搞好《xx区激励领导干*激励机制》的课题调研,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区街道、乡镇、区直**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55份(实收352份),并以书面的形式征求意见和建议及向个别领导干*谈话了解,对我区现阶段科(局)级领导干*的激励机制作了分析。

一、激励机制的内涵和意义

何谓激励,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心理过程。激励机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其成员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正如,激励工人为利,激励运动员为名,激励领导干*则为民。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及其公务员肩负的职责非常重大,人民群众对公务员的期望也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公务员特别是作为基层各部门掌舵人的科(局)级领导干*的工作积极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迫切的、现实的问题。

二、我区领导干*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xx区是xx市的主城区,是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xx年xx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xx区的面积进一步扩大,现区域面积294.38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9个乡镇,全区现共有科(局)级领导干*500余名,240多名分布在街道乡镇。近年来,为更好地激励领导干*,我区也积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干*激励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如实施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评选满意不满意单位;公务员、事业人员年度考核;领导干*绩效考核;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开展公开选拔领导干*;中层干*竞争上岗;加大领导干*的交流;规范非领导职务晋升;制订相关约谈、谈心制度;优秀公务员疗养制度;实施综治、*风*正、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在**工作人员中开展末位淘汰制度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在此次的调查结果中对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对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对全区实行干*竞争上岗或公开选拔的成效感到很满意率和满意率两项的总和分别达到了82.44% 、 86.49% 、 61.83% .但不可否认,现阶段领导干*激励制度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物质激励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体制通过引入利益激励机制,如农村的联产承包、部分企业实行的经营者年薪制、投资者的按股分红等,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事实上,当前我区领导干*缺乏活力、工作效率较低等现象的发生与我们对公职人员的物质利益激励不到位不无关系。调查问卷中,在“您认为目前物质激励的力度”这题中有56.76%的领导干*认为目前激励力度一般,有21.28%的领导干*认为激励力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认为激励力度很大的只有1.69% .近年来,房价一飞冲天并维持着高位盘整的趋势,各类物价也大幅提升,尽管我区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升(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xx年增长22.4%和27.5%),但由于财政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区的体制可用资金增长远低于全市其他兄弟县市(区),以至于我区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出现滞涨,这对我区公务员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您认为目前哪些措施的激励效果较好”中,选“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有62.87% ,选“经济适用房指标”的有49.63% ,而中层干*选这两项的比率更高达67.50%和 61.30% .在“您认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有28.30%的领导干*认为是“住房问题”,其中35岁以下的这项比率高达60.00% .“您认为当前我区领导干*的工资福利待遇总体上”选“一般”和“较差”两项的总和占78.04%.而且*群部门的该题“较差”选项比例较政府部门、街道、乡镇都高,一些领导干*反映的情况也显示政府部门、街道、乡镇的工资福利比*群部门普遍要高,差别大的可高到1倍多,极不平衡。

第3篇 关于建立健全治理建设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今年是“xx”规划和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的开局之年,改革发展、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质量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式和任务。《中共****内监督条例》《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关于实行*风*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实施,为推进建设领域*政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在近年来重点项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加强工程*政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建设领域易发生不正当交易的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提出进一步有效防治商业贿赂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工程*政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建工作,始终把城市建设放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地位。“xx”期间,城市化率由23%提高到38%,城市道路总里程69公里,给排水管道137公里,是我县城市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我局高度重视*风*政建设,努力构建工程*政保障体系,有效地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发生。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建立健全建设管理制度。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可能滋生腐败的源头问题,健全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加大行业*政监管力度。在规范行政审批方面,制定了与《行政许可法》相配套的制度,并按照政府关于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要求建立住建局审批窗口,一口受理,全程服务。在规范建筑市场方面,先后出台了《x县加强建设工程管理规定》等多项制度,强化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在加强资金管理方面,制定了《关于使用专项资金的若干规定》,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各项法规,以制度规范行为。在健全招投标制度方面,出台了《x县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程序》《x县工程报建制度》《x县施工图审查》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并做到部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各项规定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相互协调,增强招投标监管力度,消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营造了依法行政、务实高效的氛围,有效地规范了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

2、加大对建筑市场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和规范箭镞市场,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建筑市场违规行为通报制度。近几年,先后对违反强制性条文、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招投标活动中不规范行为等多家工程承建单位在全通报,并给予相应处罚。二是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我厅根据检察**发现的涉及水利领域的行贿行为记录,在浙江水利网站上进行公示,并作出限制水利建设市场准入处理。三是建立安全生产许可证备案制度。要求参加工程招投标必须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否则取消投标资格,从源头上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四是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制度,通过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双管齐下,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3、建立工程*政监督机制。一是落实工程*政建设责任制。通过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风*政责任书、*洁从政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明确建设单位*政责任。对施工和监理单位,在签订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政合同,一并纳入验收范围。二是建立职务犯罪预防机制。与当地检察**、监察**共同配合,不定期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腐败。三是建立*政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政协、检察、审计**和新闻单位的有关人员作为*政监督员,接受社会监督。

二、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发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重点环节、表现形式及原因剖析

我县城建事业发展较快,各类建筑、市政建设项目数量不断攀升,但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还不尽完善,工作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建设领域易产生商业贿赂的主要环节有:工程的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发包分包、设备材料采购、设计变更、工程监理质监、工程资金拨付等环节。主要表现形式为:在工程建设前期,规划、勘测、设计大多没有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承担单位,为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留下方便之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行贿,通过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骗取工程款;在工程监理、质量监督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通过向有关主管人员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等。这些行为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破坏了建设市场秩序,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制约了水利健康发展。分析建设领域产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4篇 普通高中学校财政保障机制调研报告

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它是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口,在整个教育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中阶段的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深刻影响高中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高中教育是继义务教育后进入高等教育的桥梁,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关注越来越高,义务教育得到全国上下各方的高度重视,其教育经费的保障体系也得到很好的完善。但是,高中教育却因为缺少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其教育经费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中教育经费在收入来源和使用分配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人员经费不足,公用经费保障缺失。新的保障机制的建立,涉及到政策、制度的完善和调整,政府首先应该建立提高对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意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制度的完善。通过分项保障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建立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完善助学政策、强化监督检查制度、建立有效的债务化解制度等措施解决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另外,针对教育经费筹资渠道单一的问题,要拓宽高中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为了加强高中学校建设,促进我县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我们对我县两所高中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公办普通高中办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经费保障机制建议。

一、两校学校基本情况[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www.koomao.com]

(一)二中

二中地处县城所在地,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xx年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十年以来,学校规模由24个教学班扩大到70个教学班,学生人数由1806人增加到4801人,教职工人数由126人增加到265人(另借用教师7人、临聘人员15人)。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二中学生收取920元/生.年,学校每年的收入只能基本维持学校运转,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硬件建设。随着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创示”的债务利息包袱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财务收支情况表附后)[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www.koomao.com]

(二)中学

中学地处镇(原县城所在地),是一所农村完中。现有学生3010人,其中高中学生1950人,初中学生1060人。教职工180人,正式在编人员163人,特岗教师7人,临时工10人。高中教师107人,初中教师63人。中学高中生收取学费560元/生.年,已经低于初中生生均公用经费800元/生.年。由于中学有高中、也有初中,收支一起核算,因为有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保障,中学才能基本运行,根本没有能力改善办学条件,稍微大型一点的维修维护都要靠财政拨款。(财务收支情况表附后)

二、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二中

1、学校“硬件”严重不足

二中的“硬件”设备设施,主要是xx年“创示”时按当时学校规模建设配备,“创示”后,学校经费主要用于保运转、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对硬件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硬件设备设施对照“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差距很大。(“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列表附后)

2、学校后勤教辅人员严重缺编

随着学校发展和现存编制情况,学校正式的后勤教辅职工数由xx年的23人到xx年只有3人,按学校规模,根据xx年教育部制定的编制最低标准,学校现应有后勤教辅职工数为58人,实际差55人,学校只能通过退休职工返聘、社会临聘及教师兼职来解决,但这种方式占用学校资金比例较大、人员稳定性较差,影响后勤服务的质量。

3、学校“师培”需要财政支持

一是学校教师学历水平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数严重不足,完全不能满足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需要,为让教师学历达标,鼓励教师提升学历,达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规定要求,需要配套专项资金;二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师的培训提高,需要大量的资金。

4、高中新课改需要财政支持

学校科研、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科普活动、课题研究、校本研修、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需要大量的投入。

5、学校办学特色发展需要稳定财政支持

学校现为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省市民族高级中学,学校硬软件都有很大的差距,一是艺体场地、器材、民族乐器严重不足;二是民族特色课程的开设,艺体、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尚有差距,需要专门资金的支持;三是民族学生家境普遍贫困,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资助力度;四是少数民族教师培训、培养等都需要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二中xx年创建“省示”后,尽管学校资金支撑学校发展已十分困难,但是学校没有因为资金困难影响学校发展。按学校规划,坚持内涵发展,于xx年以来,相继创建为“省卫生单位”、“省绿化示范校”、“省艺术特色教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首批阳光体育学校”、“省市民族高级中学”等,学校事业收入主要用于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转,为保证学校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中学

1、学生宿舍

中学现有住宿楼两栋,可住宿学生约700人,而需要住校的学生约有1700人,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2、学生食堂

中学现有食堂1个(约433㎡),可容纳300名学生就餐。从xx年春期起,初中生营养午餐供应变为热餐模式,增加了1060名初中生就餐,正常就餐人数约为2400人。为缓解学生就餐拥挤,学生就餐实行分时制。尽管如此,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在食堂就餐。

3、高中教育经费

中学高中生收取学费560元/生.年,已经低于初中生生均公用经费800元/生.年。

xx年我县教育支出44897万元,其中高中教育支出4203万元,占教育总支出的9.36%;xx年上级教育专款及转移支付补助16638万元,其中高中教育支出(助学金补助)281万元;本级财政用于教育支出28259万元,其中本级财政用于高中教育支出3922万元,占本级财政用于教育总支出的13.88%。而高中教育支出的4203万元中,在职职工工资福利和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为3031万元,占高中教育支出的72%;债务利息支出201万元,占高中教育支出的5%;剩余23%的支出只能保最基本的运转。

三、几点建议

(一)请中央、省级加大对高中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预算安排制度。基本标准制定应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在内的公办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以后,根据办学成本、物价水平和财力情况适度提高,建立相对稳定的增长机制,不断加大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以二中为了进行测算:保基本运转,每年需生均公用经费1600元/生,扣除学校收入部分,尚差生均公用经费800元/生.年。

xx年秋期,二中学生4801人。xx年学校事业收入约773万元(其中:学费250万元,择校费498万元,住宿费25万元),生均1610元,且择校费在逐年减少,基本支出约1157万元(其中:债务利息195万元,维修、购置213万元,教师绩效工资、奖励金、学生助学金、临工劳务、工会、福利等435万元,师培116万元,办公等商品服务支出,198万元),生均2410元,资金缺口800元/生.年。

(二)上级拨入专项资金逐步帮助化解学校债务。虽然学校负债已进入债务系统,但是,没有专项资金解决负债,每年县财政和学校都要支付债务利息,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尤其是由公司经营模式的食堂和学生公寓,仅靠本县财力无法解决。

(三)上级拨入专款,支持新建中学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以解决学校的学生食宿问题。

第5篇 地税局监督制约机制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年工作规划》中,把“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放在了突出位置,强化了对权力监督制约的着力点和针对性。而存在于税收中的“两权”,则是税务系统加强对权力行使监督制约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在进一步推进惩治和预__败体系建设中,如何深化“两权”监督制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两权”监督制约的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税务系统的“两权”,就是国家法律赋予税务人员行使的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每个税务人员为取得税收,必然要在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等税收业务中行使税收执法权。由于税收执法权具有自由裁量性,为保证每个税收执法人员行使权力过程中的公正、公平、*洁、奉公,就必然要对权力运行的过程进行监督制约,以实现为国聚财、执法为民的宗旨。而对税务系统和队伍的人、财、物的管理,就是各级税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而加强对行政管理权运行过程的监督制约,也是题中之义。因此,在税务系统加强对“两权”的监督制约,不仅是维护税务人员正当行使职权取得税收所必需的,也是税务部门从源头上有效预__败所必要的。

税务系统的“两权”运行过程,有其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应的监督制约就具有艰巨性。在重点监督的对象上,不仅有各级税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还有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以及为数不少的税收执法人员,具有不同层次、人数众多的特性;在权力运行的环节上,既有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环节,又有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等环节,其税款征收环节,又有纳税申报、税款核定、税款解缴、欠税清理等关节点,具有环节多、过程复杂的特性;在行政管理的体制上,由于我国对税务系统实行的是以垂直管理为主的行政层级管理体制,“看得见的监督不了、监督得了的又看不见”,在这个系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由于经济决定税收,在税收任务的完成、税收管理的方式、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各地都存在差异,多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影响着“两权”监督制约的力度。

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形式。只要有国家存在就有税收,就有税务机构。税务机构作为国家设立的行政执法**,凭借国家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强制、无偿征收税收。有权力的地方就必然要有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所以说,税务系统的“两权”监督虽不是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却是伴随税收存在而长期存在的问题。

因此,对“两权”监督制约,既是税务系统反腐__必须要抓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其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则是我们构建广西地税系统惩防体系中监督制约机制的出发点。

二、“两权”监督制约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税务系统与其它部门一样,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制度不完善的方面,存在着因权力滥用而导致腐败现象滋生的空间和漏洞。这些空间和漏洞较集中地凸现在“两权”运行的过程之中,如果我们对存在税务系统的“两权”运行监督制约轻重不分,平均使用力量,往往就达不到最好效果,我们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也说明了这点。因此,从强化对“两权”监督制约出发,我们必须明确监督过程的目标要求,理清突出重点的基本工作思路,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目标要求

坚持对“两权”监督制约的目标要求是:“不出大问题,少出问题,不出问题”。这是一个监督工作逐级递增的层级式目标,是针对税务系统“两权”监督制约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整个监督工作过程需要逐渐健全完善来确立的,是符合人们对“两权”监督制约认识不断深化,对其规律逐渐掌握的客观实际的,也是这几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

“不出大问题”,是从性质的角度出发,来控制腐败现象发生的程度。腐败问题从惩处对象来划分,这里可分为大、中、小问题。大问题,就是违法乱纪,已经超出纪律检查的范围,要由国家司法**来惩处,即进入刑事处分;中问题,则主要是违纪,即使违法也是轻微,还够不上用法律来制裁,基本属于纪律处分范围;小问题,就是发现的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即使涉及违纪,也属轻微还够不上处分,这类问题主要是以日常业务监督检查发现的为多数。不出大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出问题,也还未严重到要通过司法**来惩处的程度,其危害和社会影响不大。

“少出问题”,是从数量的角度出发,来控制腐败现象发生的次数。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数量的控制就是防止腐败问题积少成多,使腐败现象控制在人民群众能承受的范围。对“两权”的监督制约,由于一些现行的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我们不能要求也不可能要求杜绝一切腐败现象,这样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才能朝着真正杜绝一切腐败现象的路上前行。

“不出问题”,就是杜绝一切腐败现象滋生,以实现对“两权”监督制约的最高目标要求。

(二)基本工作思路

几年来,我们对“两权”监督制约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总结出了一条基本工作思路,即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简便、易行、管用、有效的总体要求,以树立立体监督、全方位监督、重点监督、实效监督为指导,按照突出一条监督主线,打造两个监督平台,抓住三个监督重点,落实四位一体监督责任的工作思路,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以取得“两权”监督制约的最佳效果。

突出一条监督主线,就是在地税系统自上而下要明晰这样一条监督主线:即明确各级税收业务部门是首要监督层次,充分调动其他内外监督主体力量作为中间监督层次,地税系统纪检监察部门是最后监督防线的监督主线。各级税收业务部门是“两权”行使的职能部门,开展的日常业务与“两权”监督制约紧密相联,是实现“两权”监督制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对“两权”监督制约就如空中楼阁,不会有任何成效。

打造两个监督平台,就是在各级地税**要分别建立起对内的政务公开和对外的税务公开的两个监督平台,以调动内外监督主体的力量,使“两权”作为被监督制约方,有对应的明确监督者,置于一个经常受监督的环境和氛围中。对内的政务公开,主要是税务**内部必须要向全体税务人员公开的人、财、物等政务内容,要求采取有关方式进行公开,以接受全体税务人员的监督。对外的税务公开,是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必须向社会和全体纳税人公开的税收业务内容,主要有“文明办税八公开”等,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办税大厅的公告、网络化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各级税务**聘请的社会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主动接受社会各监督主体,特别是纳税人的监督。对这两个监督平台的建设,各级地税**都要加以重视,为积极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主体的监督创造条件。

抓住三个监督重点。由于“两权”监督的对象具有不同层次、人数众多的特性,又由于“两权”运行的轨迹具有环节多、过程复杂的特性,我们不能皮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是有所侧重、有所突破。概括地说主要是抓住三个重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10个重点环节、基层税收管理重点岗位。抓住这三个重点,可以说基本上点中了“两权”运行过程的穴位,抓住了监督制约的关键所在。

落实四位一体监督责任。对“两权”监督制约,领导、业务部门、岗位人员、纪检监察部门都有责任。一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必须承担“一岗两责”,特别是分管领导既要*洁自律,又要管好自己的人、自己的事,在“两权”的行使中真正将监督管理融入自己分管的工作中,负起职责范围内监督管理的直接领导责任;二是职能部门根据所管的业务,必须认真履行“一岗两责”,既要抓好本部门的业务建设,又要落实从源头上对“两权”监督制约的首要责任;三是要落实岗位责任,“两权”重点环节运行的各个关节点都涉及到岗位人员的权力行使,作为这些重点岗位的人员除了要严格要求和*洁自律外,必须明确对与自己相关岗位的其它人员,还负有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责任,如果这个认识不到位,就有导致走向渎职犯罪的可能;四是纪检监察部门在“两权”监督制约中,必须在*组统一领导下,承担起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的责任。

实施基本工作思路,关键是落实部门责任,着力点是进行责任追究。落实部门责任是税收业务部门作为首要监督层次,必须承担“首要”责任,将“两权”监督与开展税收业务相结合,统一安排、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实现堵塞漏洞、同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防范,确实承担起首要责任。在现行情况下,针对出现还够不上违纪违法的问题开展责任追究,很难从现行的“两权”监督制度中找到相对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责任追究的软肋。可行的只能是“脸难看”的办法,即亮出工作的“好、坏”,让“好”的得到大家认可,让“坏”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即使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作为抓手,也必须要在现行奖励政策的下允许才行。

三、“两权”监督制约的保障措施和办法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年工作规划》中,提出了今后5年要建成惩治和预__败体系基本框架的工作目标,其中,要求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为此,我们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按照已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必须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和办法,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广西地税系统“两权”监督制约机制。

(一)建立工作机制

各级地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既是实施“两权”监督制约的组织者和责任者,也是监督制约他人的主体和被监督制约的对象,必须要以带好队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两权”监督制约。为保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必须建立一个工作机制:实行*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岗位责任落实到位,上下联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为落实领导责任,将“两权”监督制约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落实*风*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的责任制布置、检查、考核当中,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自觉地将*风*政建设贯穿于“两权”运行的全过程,把抓“两权”监督制约摆上议事日程。

(二)明晰岗位职责

由于“两权”运行过程涉及的环节多、岗位多、人员多,对每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环节必须清晰,对涉及到的每个岗位职责必须明确,这样才便于监督制约。为此,必须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明晰运行的环节,做到定岗定责,岗责明确。如税款征收环节,关节点是开票、收款、入库,风险点是对现金收取的监督控制,当收取的税款是现金时,为杜绝开票时有“大头小尾”的贪污税款行为发生,有效措施:一是采取计算机开票,通过软件控制,使同一业务不能重复打印,或者实行票款分离来设置岗位;二是现金入库,必须有两人同时到银行缴库,并要求当天缴库当天结报,避免现金税款发生流失。

(三)提供制度保证

对“两权”运行的监督制约,必须解决一个由谁监督、怎么监督的问题,这就要求有一整套实施监督制约的管理办法,具体分为操作规程和考核评估制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现行制度的运用和欠缺制度的建立完善,形成一套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制度体系,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规章制度就制定到哪里,使“两权”运行的每个环节、每个重点岗位都有章可循,有可操作的办法,这主要由业务部门来拟订;另一方面,为了监察业务部门对“两权”监督制约的开展,还要有以考核评估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办法。为此,我们针对三个监督重点,要出台三个监督管理制度性文件:已经出台的《广西地税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桂地税*组字〔*〕45号),今年将要出台的《广西地税系统“两权”重点环节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列入明年出台的《广西地税系统县(市)、城区局基层税收管理重点岗位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从而为“两权”监督制约提供制度保证。

(四)采用科技监控

目前,信息化技术已成为税收工作的技术支撑,与税收业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化,可强化“两权”监督制约的手段,进一步加大监督制约力度,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信息化技术在软件设计上,可以做到规范工作流程、界定岗位权限、明确岗位责任,达到程序上不可复制、流程上不可逆转、自动汇总、及时预*的要求,在一些重点环节、关键岗位,实施重点监控,记录操作轨迹,制约权力行使,从而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目的。如发票领用缴销,设定一个数量上限,没有缴销就不能领用,对发票的私售乱开就能起到监督制约作用。因此,税务系统的信息化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两权”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在开发运用税收业务软件时,一定要将监督制约的理念与税收业务流程的设计结合起来,强化“两权”监督制约,建立和完善“两权”人机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

(五)开展考核评估

为保证“两权”监督制约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四位一体监督责任的落实,必须对每年的监督制约工作有一个考核评估。首先,税收业务部门作为首要监督层次,明确其职责是: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监督得怎样;其次,纪检监察部门作为组织协调,一方面要将执法监察与税收法规部门的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对各税收业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将各税收业务部门履行“两权”监督制约的情况,与其落实*风*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布置、检查、考核;再次,开展年终考核评估,即要求各税收业务部门对本部门一年来在“两权”监督中履行职责的情况写出评估报告,由纪检监察牵头组成评估小组,对各税收业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评,给出一个基本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6篇 干*实绩考核机制调研报告

提供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为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干*人事制度改革,该县在干*考核的目标体系设置、方法措施完善、考核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干*考核机制,推动了干*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重点、力求精简,增强考核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该县在考核班子、评价干*时,始终把发展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把工作实绩作为突出的考核指标,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尽量精简、力求考实”的原则,合理设置考核目标。今年,根据全县“三线富民、八业强县”的总体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定的乡镇领导班子考核目标,由原来的20项精简为11项,包括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基层组织建设、*风*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其中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考核目标,占考核目标总分值的三分之二。通过合理设置考核目标、加大重点目标考核力度,树立了干*考核的正确导向,营造了一种“重实干、创实绩、争一流”的竞争氛围。

二、量化计分、位次管理,增强干*考核的科学性。针对以往实绩考核刚性不强、标准不细的现象,制定了一套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实用有效的量化、细化标准。将乡镇领导班子考核赋分内容分为两大类,17项,总分150分,包括考核目标90分、综合评价60分。其中考核目标分为重点目标(财政收入、三线农业、项目建设)60分、常规目标(基层组织建设、*风*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14分、否决目标(计划生育工作、信访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16分;综合评价分为民主测评15分、县直单位评价15分、县级领导评价10分、考核组评价20分。领导干*考核赋分内容分为4项,总分100分,包括民主测评20分、工作实绩40分、领导评价20分、考核组评价20分。考核评价结束后,根据既定的计分办法(考核目标按排位折分,综合评价按档次比例折分)和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计分排位和档次评定。考核结果实行位次管理法,领导干*的位次分为三种,分别是同级位次,将同一乡镇的副职领导干*进行排序,看其在本单位的位次情况;同职位次,将所有乡镇同一职务领导干*进行排序,看其在同职中的位次情况;综合位次,将所有乡镇领导干*进行总体排序,看其在全县的位次情况。通过位次管理法,可以比较任何两名领导干*位次高低,由此也形成了乡镇科级干*考核数据库,增强了考核结果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三、扩大民主、注重公论,增强干*考核的准确性。一是扩大民主测评范围。乡镇包括**全体工作人员,所属企、事业单位和派驻乡镇的工商、税务、法庭、派出所等**、事业单位负责人,部分老干*,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村主任。县直单位包括本单位全体干*职工,部分老干*,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二是扩大个别谈话范围。做到“三个必须、两个不少”,即必须与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进行座谈,必须与上级主管领导进行座谈,必须与考核单位所属的县级以上*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中层干*座谈面不少于80%,一般干*不少于20%。三是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变单一评价为多点评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行风监督员等各方面的作用;组织乡镇对县直部门的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办事效率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组织县直部门对乡镇的对口业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上一级对口部门、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建立了“上评下、下评上、横向评、纵向评”的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的群众公认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完善配套、注重方法,增强干*考核的全面性。一是实行考核预告制度。在实地考核前将考核目的、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组成员以及联系方式等予以公布,增强了干*考核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实行考核责任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谁考核谁负责,强化考核人员责任观念和纪律意识,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严肃纪律,加大对考核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三是实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即通过媒体通报、领导谈话、集体讲评等形式,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使考核对象及时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优缺点、成绩及问题的评价,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四是改进民主测评方法。实行“集中讲解、分散填写、统一收回”的填表投票方式,确保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增加民主评议内容,作为个别谈话的重要补充形式,让参评人员充分表达个人意愿。五是年度与平时相结合。通过日常工作调研、随时检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和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的思想动向及倾向性问题,做到常提醒、常教育、常监督、常考核,并将平时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结果评定的重要补充。

五、奖罚分明、促进工作,增强干*考核的实效性。在干*考核结果的运用上重点抓好“四个衔接”。一是与干*使用相衔接。县委规定,凡提拔使用的干*必须提供近三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其中有一个年度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不得提拔使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考核为优秀的干*中遴选。对考核为基本称职的领导干*提出诫勉,限期改进,或视其具体情况,调整领导职务,对考核为不称职的领导干*给予黄牌*告,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责令辞职、降职或免去领导职务。二是与班子调整相衔接。对考核为实绩一般、实绩较差的领导班子由县委有关领导进行集体谈话,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三是与干*教育管理相衔接。实行年度考核集体谈话制度,在年度考核结果公布后,县委主要领导根据考核情况逐班子进行集体谈话。特别对考核结果不理想的领导班子,都具体指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一定问题的干*,实行*示教育和诫勉谈话。四是与奖惩相衔接。对考核为优秀的领导干*除采取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升工资等形式进行奖励外,必要时还要给予重奖,今年,县委将拿出25万元对实绩突出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予以重奖,规定考核为第一名的给予奖金5万元,其他考核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按排位依次递减5000元,在领导班子所获奖金中,*政正职各获20%,其他副职领导干*平均分配剩余的60%,对考核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领导干*免发奖金。

第7篇 区农业经营机制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牵动农村发展全局,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

近年来,区积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的农村政策,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以突破发展为主题,以破解“三农”难题为目标,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较为丰富的农特产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富区、科教兴区”战略,不断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产业基地和规模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区发展中药材10.1万亩、蔬菜8.5万亩、烤烟5500亩、林果78万亩、食用菌500万袋,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种植9万亩。先后建成了刘湾中药材示范园、杨峪河丹参、张村桔梗、孝义黄芩、大荆西洋百合等25个药源基地;刘湾、陈塬、沙河子、大赵峪等6个蔬菜基地;腰市、蒲峪等4个烤烟基地;三岔河、陈塬、沙河子、孝义等36个林果业基地,以及黑龙口秦岭铺、孝义甘河、沙河子柴湾、大荆孟村等23个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发展养殖大户297户。其中丹参基地顺利通过国家gap认证,刘湾大蒜、沙河子胡萝卜、黑龙口生猪等17个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12个农畜产品分别通过省级以上无公害认定和认证。全区初步形成了“东药、南菌、西牧、北烟、城郊菜”的产业发展格局,“天麻”、“孝义柿饼”、“黑龙口豆腐”、“白条肉”等一批农产品已在省内外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发展核桃协会、中药材协会、畜禽养殖业协会、蚕桑协会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58个,吸纳会员2300人,拥有固定资产123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及全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xx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1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农业生产总值达到7.79亿元,同比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4258万元,同比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70元,同比增长8.2%。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主导产业的培植壮大,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明显增长。但是,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初始阶段,由于基础差、起步慢,发展不均衡,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市场化经营理念还有待加强。受传统思想定位影响,一些干*群众对发展农业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片面地停留在压粮扩经的“平面调整”上,对农业产业化缺乏一种长期性、系统性的认识,市场化经营理念差,致使产业开发步伐不快,产业化程度不高。

二是特色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基地建设滞后,专业村、重点大户较少,示范、带动力不足,农产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大多数农产品都属原料型,大路货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没有规模效益,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增加值程度低,缺乏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农产品名优品牌。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结构趋同,组织、协调、开发、生产能力弱,未能把生产基地、农户与市场很好连结起来,龙头带动作用难以发挥。

三是市场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低。由于农产品市场地方性、自发性较强,狭小、分散和无序发展的状况比较普遍。加之农产品信息市场的发展滞后,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情报资料的有偿转让等适应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规模,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各方利益的实现和补偿。

四是利益机制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类经济实体之间的经营关系存在着随意性和非规范性,导致彼此之间利益关系扭曲,尤其是作为各类经济实体基础的农户成为转嫁经营风险的对象,其经济利益没有保障。加之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机制激励和调节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经济实体之间经济关系的协调稳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五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含量低。我区属国家级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积累少,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上级财政投入有限,民间投资乏力,加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知识结构老化,致使农业结构调整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科技推广方面步履艰难。特别是一些市场行情看好的项目,常因资金缺乏而搁浅。

六是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发展存在盲目性。有些基层政府及职能部门仍然延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表现在一是政府“越位”。其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过度,不遵循市场规律,存在拔苗助长现象。二是政府“错位”。政府与企业、市场的职责不清,以政府投资的方式代替政府支持,通过行政命令搞“富民工程”。三是政府“虚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搞文山会海多,抓落实少;形象工程多,实效工程少。正是由于个别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增加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本和风险。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发展应遵循的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走“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之路,扩基地、强龙头、兴中介、重销售、创体制、促增收,强力构建以药、菌、果、畜、烟、菜六大产业为支撑,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户紧密联系,行政推动,市场拉动和科技带动相结合,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双增加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水平。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解放思想,转变农业经营理念。要破除传统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树立大农业的理念,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定势,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谋划,以经营工业的方式经营农业,按照市场导向和需求,组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同时以工业的手段来抓农业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强化市场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律,将农业的项目选择、基地建设、产品加工、销售流通等置于大市场的环境中运作,以市场为导向,靠市场去调节,依市场谋发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发挥资源优势,做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建设特色乡镇和专业村、社为重点,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目标,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通过特色产业化来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投资主体企业化、经营机制多样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优质品牌化。在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和协调指导力度,不断优化以蔬菜、烤烟、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以猪、牛、羊、鸡为主的养殖业;以核桃、板栗、柿子为主的林果业布局,实行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促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同时,落实包抓责任,在项目、人力、财力方面予以倾斜,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抓好以张村、孝义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沙河子、大荆等为主的畜禽产业,以黑山、三岔河等为主的林果业,以蒲峪、腰市等为主的烤烟产业,以刘湾、大赵峪等为主的蔬菜产业,进一步加大“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村)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扩大规模,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特色产业做精做专。

(三)加大投入,大力引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载体和依托力量,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承担着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市场、技术等多重制约,单靠企业自身实力难以克服,必须通过招商引资,走国际化、民营化、多元化发展之路,以大招商、大投入,实现项目大开发、加工业大发展。要把招商引资贯穿产业调整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以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产业化龙头项目和现有企业对接项目为重点,开展定点招商、叩门招商,寻求我区生产要素与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及市场的有机结合。同时,要抢抓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机遇,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产业化项目,争取列入中省市盘子。金融、计划、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强化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用足用活小额信贷、粮援项目、山川秀美、退耕还林等政策,在培育、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依托工业项目集中区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集群,带动产业发展。

(四)完善激励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动力,当前我区农业科技创新应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技术、精加工和深加工技术、保鲜贮运技术和降耗增效技术,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网络,使高效农业示范园、示范带成展示高科技农业的窗口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的基地。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承包和科技入户工程,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密切与龙头企业、专业村社、专业大户的技术联系,为提升全区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打好基础。

(五)加强市场建设,拓宽营销网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快慢与市场开拓范围的大小和市场发育程度的高低紧密相联。必须紧紧围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两大环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扩大覆盖、自负盈亏”的原则,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在有形市场建设方面,加强对原有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依法管理,规范交易行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同时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农产品集中的乡镇和专业村新建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延伸销售渠道,重点抓好沙河子农特科贸城建设,形成产业产品集散地。在无形市场建设方面,大力培育经纪人、专业协会、专业营销队伍等中介组织,健全销售网络,搞活农产品流通。以开拓西安市场为重点,切实抓好农产品在西安市场的准入和营销工作,构建营销体系,扩大交易份额。加快建立区、镇重点村农业产业化资讯网,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六)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是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一体化,是农户与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的一体化。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保障。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产业化经营组织大胆尝试建立长期、稳定、“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密切企业与农户双方的利益关系,鼓励通过提供生产基金或预付定金、优惠供应良种、赊销生产资料、技术培训与指导、产品储运与加工销售、资金的承贷转贷等方式,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树立互利互惠、长远发展的利益关系。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企业和农户的法律意识,强化诚信理念,坚持平等互惠的原则,推行订单农业,明确各方责、权、利,依法维护各方利益。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紧密的契约关系,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七)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完善培训机制,从农民工中培育一批中高级技工。采取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八)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宽松环境。一是改进行政领导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各级政府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各项优农惠农政策,积极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加强对产业化经营组织人员的培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交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本固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多元投资体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检疫体系,保证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及时查处违法坑农害农案件,全力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第8篇 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下旬,我在省委*校20xx年第二期中青班学习期间,赴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大冶市,围绕“如何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真建真评真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这一专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先后到4个乡镇(街办)、8个村(社区)、2个学校、2家医院以及法院、检察院、**局、司法局、信访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单位进行了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14场,共座谈干*群众200余人。

一、大冶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作法与启示

大冶市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近代民族钢铁工业的摇篮。全市国土面积1566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辖10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有农场。当前,大冶步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各种利益关系相互碰撞,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社会稳定蕴涵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大冶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执政理念,积极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注重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领导重视抓真建”是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关键。大冶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政“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要求各乡镇(街办)、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加强对相关项目的风险评估。制订出台了《大冶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冶办发〔xx〕36号),对评估的范围、内容、责任主体、实施程序和责任追究等做出了规定。一年来,大冶在市政府“十件实事”、工业园区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坚持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公正科学地进行风险评估,有力减少涉稳问题的发生。大冶湖清淤工程、民政“四院”建设、城区刷黑工程、经济开发区园区、乡镇工业园区征地拆迁等13项重大工程没有出现因决策失误引发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拆迁4000余户,无一户一人越级上访。

(二)“科学客观抓真评”是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核心。大冶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源,认真开展了风险评估。评估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的原则;服务科学决策,促进项目稳妥实施的原则;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评估、规避风险的原则。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合法性主要指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合理性主要指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兼顾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可行性主要指是否征求了广大群众意见,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时机是否成熟、适时,实施方案是否周密、完善;安全性主要指是否存在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是否有相应的预*措施、应急处置预案和对策措施。评估的具体方法是坚持依法依规,坚持走群众路线,由评估责任主体牵头,通过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多种方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今年来,大冶市对社会稳定重大项目、事项制定评估方案53个,召开风险评估座谈会65次,重点走访221次557人,问卷调查38次,民意测评73次,基本保证了风险评估的准确可靠与客观公正。如该市陈贵镇引进浙江老板投资3000万元建设银石碳酸钙项目时,通过风险评估了解到当地群众认为该项目存在污染、反对的声音很强烈。该镇迅速组织专班到浙江等地实地考察,核实该项目确有较大污染后,立即叫停,并做好善后工作。

(三)“健全机制抓真用”是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根本。一是实行定期研判机制。乡镇(街办)、各部门单位的维稳领导小组,每月进行一次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及时妥善予以处置,对研判情况及时报市维稳办,市维稳办对于基层单位独立难以完成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处理。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每季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乡镇(街办)、各维稳成员单位所搜集归类后的信息,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动态情况进行研判,作出工作部署,确定包案领导,责成相关单位抓好落实。如该市灵成工业园11月份搜集到园区拆迁扩建中群众在还建选址、劳力安置上有顾虑后,及时向市维稳领导小组反馈,经认真研究后领导小组向工业园提出了合理安排选址、优先安排就业的建议,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二是实行即时研判制度。维稳领导小组针对重大政治活动、重要敏感日,以及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极端事件、突出性群体事件,即时进行研判,找准问题原因,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处置意见。在该市有色铜山口矿尾砂库扩容移民搬迁工作中,得知陈贵镇南山村王南田湾少数群众不满意村庄新址、准备煽动群众集体上访的信息后,迅速组派专班到该湾开展风险评估,民意测评结果为大多数群众同意村庄新址。工作专班迅速将结果公之于众,澄清是非,群众纷纷谴责煽动群众上访的为首分子,成功制止了一起群体上访苗头。三是实行研判预测风险报告制度。大冶市在全面收集掌握情况信息的基础上,对评估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所涉及的人员、范围和剧烈程度以及风险的可控性进行等级评估和深入分析研判,形成评估报告。如xx年9月,大冶市铜都广场有限公司股民与420余家经营门店商户因租金问题发生冲突,大冶市政府工作专班及时介入,经过风险分析评估,意识到即将到来“十一”长假是经营户生意的高峰期,如纠纷不决好将有可能会引起商户上千人参与的群体事件,及时形成评估报告上报至市主要领导,市政府从维稳大局出发迅速加大化解力度,促使铜都广场有限公司与商户于10月1日凌晨2时达成协议,从而排除了一起涉及千余人的群体性事件隐患。

(四)“强化责任抓真干”是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保证。大冶市规定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主要领导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第一责任人,强调要及时研究解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范畴,作为各级综治信访维稳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凡发生严重群体性事件的,取消责任部门及主要领导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领导必须引咎辞职。对构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政纪处分。凡决定实施的重大决策、项目和事项,大冶市基本制定了风险化解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xx 年6月份以来大冶市共组织64个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参加了“项目评审会”,风险评估率达100% ,没有发生一起因此上访和阻碍施工的事件。今年来,大冶社会大局呈现出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提升、群体性事件数量下降;矛盾调解成功率提升、民转刑和民事案件下降;基层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安全事故下降;行政执法能力提升,非正常上访问题下降的良好局面,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平稳。

二、当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冶市自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风险评估意识不够强。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没有真正转变认识和理念,重大决策前还没有养成评估调研的习惯、不注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馈的意见不够重视,群众参与度不高。

(二)风险评估项目不够全。虽然各地对应该评估的事项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列入评估的事项还比较少,“风评”还是“选择性”程序。有的虽然进行了风险评估,但对问题估计不足,实施后,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束手无策。

(三)风险评估主体不科学。科学运用评估结论上做到不够,一些职能部门为保证项目进度,评估事项走“简易程序”,评估结论按照*委、政府的意图“走过场”,致使风险评估流于形式,不能充分体现科学性,评估的结果对于做决策、上项目也并未具有实质性的“一票否决权”。去年该市还地桥镇引入大规模养鸭项目,对项目先期进行了风险评估,但由于评估过程的科学性不强,造成养鸭户亏本和环境污染,导致部分群众因此而上访。

(四)风险评估程序不规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工作制度机制尚不健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业务能力不强、操作不规范等现象,使评估效果打了折扣。

究其原因,一是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乡镇(街办)、部门单位认为风险评估是形式,在工作中走过场、应付了事。二是业务不精,操作程序不规范。三是相关部门对风险评估的指导、协调、督查不够。

三、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真建真评真用的对策思考

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是维稳工作追寻的社会矛盾由被动调处向主动化解转变、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治标向治本转变的重要路径,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从源头上消除社会风险诱因,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领导,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权威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根本上讲,是一套约束政府行政行为、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涉及部门多、影响面广,决不仅仅是政法部门的事情,因此,单凭政法委、维稳办的力量很难推动这一制度的真正实行。各级*委、政府应从*和国家事业的大局高度来重视、支持、推进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社会管理的首要环节与前置条件,依法纳入政府的科学决策与绩效考核体系之中,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权威性。目前,各地各级维稳办机构设置不一、职能定位不明确、发挥作用受限制等问题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基层维稳办“无权办事、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局面,使其在推进风险评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职能。

(二)明确主体,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科学性。目前制度中规定“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这种制度设计实际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兼于一身,由决策者自己组织评估,难免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客观公正评估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甚至可能掩饰社会矛盾。为了避免上述缺陷,应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实行评估主体与决策主体相分离。成立具有中立身份的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负责对一定区域和范围内的决策事项进行客观公正的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个评估机构既可以是不承担行政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可以由政府从监察、信访、维稳、法制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其运作既可以按照商业化的模式进行,也可以作为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运行。评估者与决策者相分离的最大好处是,以评估的系统化、专业化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排除各利益相关方的干扰,防止公共权力通过决策环节侵蚀公共利益,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分类施行,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针对性。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引发的社会风险的原因与机理之间有着差异,因此在评估方法、操作流程上应有很大不同。从目前出台的相关规则来看,总体规定比较笼统,没有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设立专门的评估操作程序。要从源头上预*和化解社会矛盾,就应根据不同社会风险的形成机理,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分类制定专项办法,采用特定的评估操作程序,形成系统的配套制度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维稳工作干预。

(四)完善程序,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规范性。一是明确风险评估实施的“三核心”。 核心是审查决策事项的合法性、评估决策事项的有益性、调查群众对决策事项的支持度,并将三个方面细化为多个可量化考核得具体指标。二是明确风险评估操作的“五步法”。(1)由决策建议或项目建设部门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初评。(2)由维稳主管部门会同法制、业务主管部门或委托第三方对评估事项进行评估。(3)通过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和媒体公示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4)召开专家、部门和群众代表评审会,确定风险系数。(5)*委、政府运用评估成果,进行科学决策,消除不稳定因素。三是明确风险评估报告的“三必须”。(1)必须有风险等级的评定。把拟决策事项可能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预*(风险很大)、二级预*(有风险)、三级预*(风险较小)、四级预*(无风险)。(2)必须有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对拟实施地区群众承受风险的最大能力进行评估,得出结论。(3)必须有防控风险的对策。对影响稳定的风险源进行客观分析,提出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对策措施。

(五)强化责任,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自觉性。*委、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有关情况,指导监督相关部门自觉履行职责。对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对应评估而未评估、组织实施评估流于形式、以及防范化解工作不到位引发不稳定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六)评用结合,增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效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应成为各级*委、政府重大决策的一项“刚性门槛”,切实保证风险评估在决策之前、评估结果用于决策之中,即超过了社会风险承受能力的决策就应当调整、暂缓甚至取消,真正确保发展的速度、政策的尺度、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维稳”与群众“维权” 的关系,树立“维稳就是维权,维权才能维稳”的新理念,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等实施过程中,充分了解民意,加强科学的分析论证,把过不了民意关、触动了稳定线的决策予以淘汰,而不是硬上,有利于各级*委、政府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公众通过参与可以与政府及职能部门加强良性互动,有利于密切*群、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与群众支持度。同时,评估明确了风险点与防控的着力点,有利于趋利避害,防患未然,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增强维稳工作的实效。

机制调研情况报告(8篇范文)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年工作规划》中,把“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放在了突出位置,强化了对权力监督制约的着力点和针对性。而存在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机制相关文章

  •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调研报告(12篇)
  • 领导干部监督机制调研报告(12篇)97人关注

    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深入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 ...[更多]

  • 关于国税干部激励机制的调研报告(5篇)
  • 关于国税干部激励机制的调研报告(5篇)82人关注

    近年来,基层国税系统以目标考核为牵引,以日常绩效考核为手段,以专项考核为补充,充分发挥考核激励机制的督导和激励作用,较好的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 ...[更多]

  • 机制调研情况报告(8篇范文)
  • 机制调研情况报告(8篇范文)81人关注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年工作规划》中,把“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放在了突出位置,强化了对权力监督制约的着力点和针对性。 ...[更多]

  • 经营机制调研报告
  • 经营机制调研报告79人关注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 ...[更多]

  • 2023年机制的调研报告(12篇)
  • 2023年机制的调研报告(12篇)74人关注

    大学生军训成果巩固工作相制帕创新与思考调研报告范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储备国防 ...[更多]

  • 管理机制调研报告(2篇范文)
  • 管理机制调研报告(2篇范文)69人关注

    商业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管理风险的企业。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合规管理既是银行实施有效内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银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