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科研所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调研报告
一、目前的简要情况
(一)业务体制改革机构调整情况。
20xx年5月,我局按照中国气象局批准的机构调整方案,对科研所进行了机构重组:科研所与人影办分离,与原培训中心合并,新组建起了专职结构的科研机构,下设办公室、研究开发室(包括海洋气象研究室、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室、数值模式应用研究室)、培训部、山东气象编辑部四个
科室,编制20人。单位主要业务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1、科研与开发:在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应用领域开展研究;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全省气象科技创新基地作用,为全省气象科技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2、完善气象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平台建设,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提供适宜的环境;
3、遵循山东气象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为全省气象科技发展提供交流窗口,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
(二)人员基本情况。
20xx年机构调整后,当时在编人员16人,离退休人员32人;两年来,调入人员2名,调出1人,新分配人员2人,目前在编19人,人员平均年龄41岁;离退休人员29名。目前在职人员中,正研高工1人,副研高工7人(含所领导2人、编辑岗位2人、培训岗位2人),工程师5人。
(三)机构调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简要回顾。
20xx年机构调整后,当时面临办公环境差、科技服务任务重(沿街房出租、函授生管理等)、业务结构处在转变中等诸多困难。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2年多的努力,在办公环境建设、机构转型、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xx年11月-20xx年8月历时近一年完成了办公环境的综合改造,老旧的综合教学楼办公环境面貌一新,建设了多媒体培训教室,改造了培训宿舍,培训业务基础条件得到大为改善。新的教学和辅助设施投入使用,已在近期举办5期培训班,改变了过去外出办班的状况。
科研开发方面,完成重要成果6项,3项达到国际先进;申请专利6项、获批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申报各类课题7项,获省部级课题立项3项。
二、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根据我单位确定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稳固基础、提升能力”的实践载体,我单位在各科室内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组织科以上干*和高级技术人员就本所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查摆分析。普遍认为,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仍然薄弱。
1、因人员长期不整、领导班子精力分散等原因,科研的主攻方向的明确和未来定位及规划滞后,特别是海洋特色发展目标模糊,缺乏大项目的长远支撑;
2、人员素质结构和部门职能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除人影研究室,其他两个研究室缺乏领军人物;年轻科研人员亟待引导、培养;培训业务缺乏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人才,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本省远程培训技术应用受到制约;
3、因2名科研骨干人员就读博士、长时间参加专项服务等原因,科研成果积累缓慢,科研特色尚未形成,对外合作交流的基础不足、成效不大;
4、专职型结构容易脱离业务、与业务单位重复领域协调不畅的问题逐渐显现。
(二)机制有待完善。
1、考核和激励措施缺位,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手段不足;
2、研究开发室下设三个研究室而未设科级行政管理干*,行政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3、科研管理岗位一直由编辑岗位兼任,目前既无明确编制、也缺乏其他适宜人员;在岗位设置时,初步明确在函授培训业务量萎缩后,将培训部职能进行转化、增加科研管理职能,但目前看存在缺乏适宜人员和今后办公地点不便的问题;
4、《山东气象》自办刊以来一直采取不收取版面费(课题文章除外,每期1-)、发放稿费(目前每页30元)、审稿费每篇20元、每册定价5元的标准,影响了审稿积极性,同时造成办刊经费不足。
(三)能力亟待提升。
1、年轻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研究开发室人员毕业时间在3年以内的有3名,因2名科研骨干人员就读博士、长时间参加专项服务等原因,培养措施落实不足,需要加大力度,提升他们的思考、研究及文章撰写能力;
2、培训人员的专业能力:目前培训部人员需要提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使用能力;
3、主要负责人的科研能力:机构调整后,主要负责人在基建、创收、财务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科研工作有所荒疏,作为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科研机构负责人,需要加强学习、掌握动态,在科研工作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4、业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能力:本单位三大业务均服务于主干气象业务,需要切实转变实现干*职工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三、解决突出问题的几点思路
(一)不断提高对我省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科学发展动向的认识,确实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不断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是全国气象部门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气象部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实现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又好又
快地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重要的基础和支撑。
我局按照中国气象局“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的要求,根据我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一体两翼”、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方向,做出了围绕中心突出做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现代农业、果品蔬菜生产、高危行业“四大重点领域”服务工作的重要部署。科研所作为骨干科研部门,要深入了解服务、预报等部门内外的相关需求,掌握建设和发展规划,结合部门实际、把握任务方向,制定明确的业务及科研发展规划,切实为部门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结合部门实际,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研究工作,重点在地市级作业指挥和效益评估技术方面持续不断开展研究,推动我省地面作业指挥系统的不断完善,促进人影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
2、加强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海洋气象服务关键技术需求,明确主攻方向,合理进行规划,在海洋气象预报预*服务技术领域取得不断突破,促进海洋气象预报更好地服务于海上经济建设;
3、加强与业务管理部门、省气象台的沟通协调,明确数值模式应用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发展规划,充分发扬协作精神,为预报工作提供有力的中尺度模式预报参考产品。
(二)认真分析全国省级科研所有关情况,充分借鉴其他省级科研所的发展经验。
从20xx年2月全国各省级科研所反馈给中国气象局的调查材料,全国22个省级科研所中,大部分省所在20xx年机构调整时业务机构没有太大变化并继续承担轨道业务,其中有15个省所继续承担农气、遥感业务;有12个省所增加了大气成分业务;只有1项实时业务的有2个省;没有具体实时业务的省所仅有山东和陕西;设立与天气气候业务相关研究室的有12个省份。从材料反映的科研工作情况看,大部分省所均有较好的成果积累,很多省份的科研特色较为突出,在特色领域延续不断能争取到课题。
这启发我们应对今后的发展必须明确适宜的定位,突出特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遵从科研优势领域需要不断积淀成果的规律,做到把握方向、坚持不懈,努力实现赶超。
(三)认真回顾历史成功经验,握重点科研课题的组织。
回顾对我气象业务产生重大推进作用的成果,加强宏观协调、组织攻关性项目是我们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
上世纪80年代省局组织了《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气象出版社,1988年出版,今年适逢出版20周年)的编写,其中对我省的重要天气进行了工作量巨大的统计分析,该书至今仍是我省业务人员的必修之书和实际预报业务中的参考手册;1996-1999年,我局组织近30名人员参加了中国气象局组织的“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课题,在基本要素客观预报、暴雨预报、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推进了我省数值分析预报产品释用技术的发展,巩固了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技术路线;20xx-20xx年,我局适时组织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攻关课题,传输技术、拼图技术、强天气识别等多项成果有效地推进了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使我省在该领域处在全国先进地位。
这些攻关工作的组织,对我省业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推进作用,也带动了人才的成长,是我们今后应当继续坚持的成功经验之一。
(四)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根据发展需要,认真梳理、尽快解决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进一步理顺业务岗位配置;二是认真研究工资改革后续政策精神,逐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措施;三是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基地配套管理办法;四是充分借鉴外省经验,探讨科研所与业务单位联合、科研人员到业务单位兼职、业务骨干带课题科研所兼职等措施,有效解决科研单位和业务单位协调不畅、专职科研人员容易脱离业务的矛盾,充分发挥省级气象科研平台的作用;五是进一步理顺教育培训和《山东气象》办刊协调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培训和刊物质量,充分发挥这两项业务工作对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实现整体能力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人才基础薄弱、年轻人员比例大的现状,应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制定的关于加快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措施,加强引导,以建功立业、奉献社会的理念不断激励青年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挑重担;重视重大项目对年轻骨干的带动作用,多给年轻人员骨干压担子、分任务;鼓励开展交流与合作,坚持科研例会等交流制度,多创造机会使年轻人开阔视野、激发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开拓进取、发愤努力成才,为事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动力。
下一步,我单位将在本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谋划长远发展,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实现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总体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第2篇 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新农村自信心不足问题的建议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宏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广泛,但由于各地农村现状千差万别,情况错综复杂,新农村建设任务艰苦,任重道远。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部分农民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现
现实的粮食价格与预期相差较大,靠种植业致富没想头。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属农业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多以出售农产品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业势必要参与国际竞争,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受到限制,而补贴有限,小规模农业生产条件下,靠卖粮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选择致富项目没有好路子,增加收入没盼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少从事其他职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无论从观念、素质,还是外部条件,都难以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搞养殖愁思路,搞加工愁门路,搞三产没思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的难题。
外出打工不长远,务工增收没劲头。由于观念和一些体制原因,多数农民不愿外出打工。一方面,“背景离乡、抛家舍业、故土难离”的传统思维还相当程度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对外出后的医疗、就业、就学、住房等基本保障不托底、不投心。多数农民不愿意冒风险,害怕“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一旦挣不着钱,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不如维持现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个体的经济现状,使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充满迷惘。“腰包不鼓,难筹大事”。所以作为主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会产生自信心不足现象。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心不足究其根源,是经济发展滞后。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地僻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存在“先天性”的障碍,与地处沿海等一些边境贸易条件好的地区无法比拟。二是基本生产条件差。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三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限。部分有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都外出打工,而且不愿再回来。四是国家支持有限。改革初期,国家优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都向重点发展地区倾斜,其他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自然有限。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致使经济发展日趋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逐渐拉大,而这种差距仅靠自身的努力,靠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只能是追赶式的发展,无法实践跨越式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来坚定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地在各地树立新农村建设典型,并大力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来示范和带动,农民易于接受,更易于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决定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进程。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经费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首先是用财政支持资金加快农村的路、水、电、医、能源等容易在短期内见效果的基础性设施建设,让农民真切地真实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不是空话,就在身边。其次是为化解县乡村三级债务提供资金支持。解除困扰,轻装前进才有必胜的信心。第三是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在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这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符合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的政策,比如对龙头企业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级组织建设等从政策层面给予保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是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方式方法。比如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开展以农业合作为主的跨区域合作。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供应优质农产品,并提供充足的粮食储备,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经验、资金、技术直接注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合作,在资源配置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利益机制上可以实施互利双赢。以此增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信心,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第3篇 解决四风问题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的十八大和县委办关于开展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把专项调研活动作为领导干*转作*、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重要步骤来抓。我办以“改四风、兴农业、惠百姓”为主题,以“查找问题、剖析根源、整改解决”为出发点,开展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促进干*作*进一步转变、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提高。现将“解决四风”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研究,交流探讨
为确保调研活动落到实处,此次专题调研活动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上门走访、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7月中下旬,我办领导成员赴xx开展“四风”调研活动,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就我办改进的“四风”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情提出了很好建议,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四风”方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想法进行了交流探讨;对农业开发项目建议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二、剖析根源、整改解决
通过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深入研究问题、认真整改落实,更好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清正*洁形象,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发展和生存环境,促进民生和谐,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一是加强理论修养,养成学以致用的作*;加强思想修养,养成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作*;加强道德修养,养成清正*洁的作*。 二是致力强化干*观念,必须坚持发扬艰苦朴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三是致力完善监管机制,必须不断完善*员干*监督管理机制,立规矩、建制度,从源头上防治作*不正、不实、不*的问题,教育广大*员干*增强纪律观念,只有做到纪律严明,才能步调一致地前进。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查找、边改进,把学习教育与查摆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纠正*员、干*存在的轻视思想、敷衍态度和担心情绪,深入查找“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把学习教育与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对查找出来的“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立马改正。*员干*要从自己做起,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
我办开展“解决四风”调研活动为群众搭建了一个表达诉求的良好平台。从发展到稳定大局,切实增强解决“四风”问题的自觉性、主动性。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以优良*风促政风带民风,凝聚*心民心,真正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更好的发挥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引领、全方位服务的作用。
第4篇 违法建筑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调研报告
违法建筑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违法建筑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条:
一、利益驱动
一是房价的快速增长,使人们认识到做房子比存钱好,房子的储蓄收益功能远远大于银行储蓄收益功能,不仅升值快,而且能出租收益。二是县城工业园的建设使城郊结合部被拆迁农户从中收益不浅,特别是房屋这块,一部分农户钻拆迁政策的空子,在自家房前屋后,自留地甚至是承包地上大建“隔夜楼”、简易房、晒场、院墙等地上建筑物,赚取大量拆迁费,一夜暴富大有人在。同样,也有一部分农户遵纪守法,没有建设违法建筑,拆迁时经济上吃了“大亏”,安置上也吃了“大亏”。两种情况比较之后,自然使遵纪守法的农户也效法不遵纪守法的群众,竟相盖房,以至屡禁不止。
二、政府管理疏漏
政府对违法建设的管理一是缺乏公平。同样的违法建筑,有的拆了,有的不拆。不拆的自然感到幸运,感到有面子。拆了的心里就不同了,经济上损失不算,面子上也无光,心里老大的不快,对政府产生怨恨情绪,认为政府执法不公。二是缺乏统一尺度。农村建房大多数不能做到“两证一书”齐全。而什么样的房子是违法建筑,什么样的房子是合法建筑不清楚,导致一些早先建的房子拆了,后来建的房子反倒没拆。这促使群众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赌一把再说,不建肯定吃亏,建了还有一半的希望。三是缺乏长效机制,虽然有巡查制度,但仅仅是巡查发通知而已,不能及时制止和打击违法在建建筑,使建筑户加强了侥幸心理,日夜抢盖,形成无法确认是否合法的“隔夜楼”。四是缺乏监督机制。政府强拆过后,监督缺位,以至前面强拆,后面再建的大有人在,劳民伤财,不了了之。
三、客观需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民手中有了钱,自然要提高生活水平。而中国农民投资去向历来就是三件事:建房、结婚、养子。建房成了首选,一部分已有房子且有钱的人在房子上要更新换代,再建新房。一部分过去无房又无钱的人,现在铮足了钱,回家自然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改善居住条件。还有一部分人,子女长大成人,需要成家分户,而我地农村婚俗习惯是儿女成亲首先看房子。这就迫使这部分人不得不建房。
而政府在建房管理上,一是多年来一直是禁止的,农民无法取得合法的建房手续,又是弱势群体,投诉无门,不得已而建筑违法建筑。二是在规划上现实性不足,前瞻性过强。在村庄规划上只注重集镇建设,不注重自然村整治规划,只考虑未来的发展,不考虑当前农业生产与自然村的关系现状,导致一方面农民住房要远离原来的自然村庄到集中点去,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依然要到原来的土地上耕作的矛盾,从而,既使集镇建设缺乏动力,又使农民建房愿望得不到满意的落实。这种情况下,农民为了生产的方便,选择就地建房自然在情理之中。而这恰恰是违法建筑。
四、解决违法建筑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农民违法建筑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即农民自身利益的需求和政府管理的不到位。那么要完全杜绝农村违法建筑,就要满足农民利益合理的需求,又要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双管齐下,才能凑效。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建房管理制度,让农民合理的利益需求有着落
我们国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对待农民建房,应当看着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要“决之使导”,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一味地去堵,只会“川壅而溃”,必然是违法建筑泛滥。如何“决之使导”?首先要有合理科学的规划。既要有中心集镇的规划,又要着力搞好自然村的整治规划,包括在自然村的原址整治或就地移位整治,满足不同人群对住宅位置的选择。规划要覆盖所有人群,阳光普照,不能挂一漏万。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定“一户一宅”的办法,允许无房户在本自然村规划区按要求建房;有房户需要重建的,须拆旧建新,并符合规划要求,但原宅基地须复垦为耕地;子女婚配分户建房的,须子女年龄在20周岁以上。建房样式应有所区别,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的需要,体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别。十个指头有长短,整齐划一是不客观的,也没有体现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人群的关怀。
(二)在城市建设规划区制定科学严谨的拆迁方案
在城市规划区,不合理的拆迁方案,是助长违法建筑产生的原动力。当初如果没有汤山头大量违法建筑拆迁收益的先例,就没有后来十都桂花冲、中村等违法建筑的大量出现;同样,如果没有大量待安置拆迁户,就没有下四队等地大量的非法出租屋,以至于法不治众,无可奈何,陷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因此,拆迁行动组必须与拆违行动组紧密结合,界定为违法建筑的房屋,一律不予补偿,从根本上打消群众建筑违法建筑骗取补偿的侥幸心理。 要及时安置被被拆迁户,以免造成对出租屋的大量需求。
(三)拆违工作要善始善终,重视成效
一是拆违工作要有完备、长效机制。建立宣传、查巡、劝拆、强拆、监督机制,利用广播、电视、标语长期宣传,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让群众自我约束;查巡是及时了解违法建筑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拆除一起,力求把违法建筑扼杀在起始状态;劝拆、强拆必须务尽,不能胡差使,打一个洞或拆除一小块就算完事。只有全面、彻底、干净地拆除,才能达到政策的威慑作用,决不能手软。监督是关键。对已自拆和强拆的违法建筑,要不定期监督,防止死灰复燃。拆违工作要认真界定违法建筑的时间,注重执法公平、公正,对属于同一时期的违法建筑处理方法一致。
(四)预防违法建筑的发生,既要有专门的队伍,也要有村委会的密切合作
违法建筑不限于一地,不限于一时,而分布在全镇范围内,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要有专门的队伍从事这项工作,长期不懈。但仅有专门的队伍是不够的,还要有村委会的密切合作。他们天天和群众在一起,对情况十分了解,只要赋予他们责任、权力、奖励,他们就会全力去干,事情也就好办得多。芜湖
第5篇 关于解决我市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心城区总让人“堵”得慌——交通堵,在上下班时的交叉路口、节假日内的中心地段,交通经常被堵塞;就学堵,学校上下学人流如潮,城区交通每天都要“溃坝”;看病堵,上市人民医院住院部要侯半天电梯,等等。对于××这类的中等城市来说,极不正常。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现状:因“缺”生“堵”
据统计,目前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39.6万人(户籍登记口径为27万人),建成区面积51.9平方公里(包括经济开发区),城市人口密度为0.76万人/平方公里。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城市人口密度在1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均适宜居住。××不但不该导致拥挤,还应非常适宜人居。深究其因,××属于因“缺”生“堵”。从城市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三缺”:
一缺市政基础设施。城区主、次干道总体分布合理,主干道总长52.8公里,但城市支路缺乏,支路路网密度为0.44公里/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标准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的11%,再加上城区“断头路”较多、大型停车场较少,成为城市交通“添堵”的主因。采取错开公交停靠、规范车辆通行等措施,或许能缓解交通堵塞,但治标不治本。此外,城区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共有垃圾收集、转运站17座,服务半径和设置总数不到标准的一半;城市公厕55座,约1400人/ 座,相当于国家标准(2500-3000人/ 座)的46.7%,并且老城多、新区少,分布不均匀,极不便利。
二缺文化教育设施。城区18所小学、10所中学的在校学生7.23万人、校园占地面积10.73万m2,总建筑面积为40.38万m2,其中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30.28万m2,人均规划用地仅为0.27 m2,人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为0.76m2,分别为标准面积(2.4m2/人和1.2m2/人)的11%和 63%。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设施严重紧缺,再加上师资力量限制、片区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行,“大班”现象严重,班级超员率85%以上。大型综合类书店3个,图书馆尚属借地(暂借青少年科技馆)运行,博物馆仅2900 m2,电影院总座席20xx个,群艺馆年久失修,文化馆改作它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性展览馆暂缺等等,文化教育和图书展览类建筑大都集聚在老城区,且规模偏小,甚至缺失,难以满足综合教育、对外宣传、文化展览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三缺医疗卫生设施。城区各类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站)54个,医院床位3025床,相当于7.6床/千人,刚好达到城市现状人口的需求水平。医疗机构用地20.74公顷,人均不足0.6 m2,只相当于人均标准(0.7-0.9m2,)的67%。7所综合性医院有半数以上分布在老城区,空间布局极不均衡,而在未来几年内,城市人口将大量移居新区,势必导致“迁徙式”看病就医,难于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以上仅为当前状况,如果城市增至50万人口,情况更为糟糕。
二、发展:“危”中存“机”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面近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买者观望、卖者滞销,房市走势必将继续低迷,依靠招商引资建城、发展房地产业增收基本没有可能。然而,国家拉动内需的强硬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不啻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稳定建筑行业增收的绝好机遇。主要表现为“三最”:
一是立项最易。中央采取扩大投资需求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并计划在20xx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创造了宽松的城市建设融资环境。比如:省财政今年将安排6000万元,支持城市义务教育“大班改小班”。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我们政策方向把得准、项目申报行动快,极易得到上级支持。
二是需求最急。加快城市道路、医院、学校和博物馆、文化中心等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便利群众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人口倍增计划的配套举措,更是创建宜居城市的关键所在。如果将医院、学校等建成地标性建筑,将道路、桥梁等建成景观化设施,能够大大改善片区环境,聚旺城市人气和商气。
三是时机最佳。一方面,目前钢材价格每吨约3800元,同比下降30%;水泥每吨约300元,同比下降11.8%,其他建筑材料也都相应下降,外出打工人员逐步回流等等,无论是建材成本、用工成本,还是劳力支持,都十分有利于建设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另一方面,随着投资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商住楼的投资风险大增,而道路、桥梁、医院、学校等城市设施的投资回报过硬,风险相对较 小,越来越得到民间投资者青睐。
三、对策:顺“势”求“为”
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基本明朗。面临新形势,面对新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宜居”搞城建,立足“赶超”兴产业,顺势而谋,奋力而为,切实做到“三抓”:
一抓项目调研和储备。由政府牵头,组织城市建设、国土资源、文教卫生等相关部门,统一对城市设施情况开展调研,详细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情况,并对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宜居城市创建的要求,分析论证到底什么不足、什么暂缺,先建什么、后补什么,建立起完备的城市功能设施项目储备库,避免盲目建设。
二抓项目包装和公关。紧密对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倾向,用足用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查漏补缺,按照轻重缓急,科学策划,精心包装,对道路桥梁、文教卫生等功能性城建项目,不仅要进得了项目笼子,还要达到包装深度,真正花小钱、办大事。出台必要的激励措施,鼓励部门公关项目,全面出击、全力以赴,不停向外跑、努力向上争,使得跑项争资工作成为大气候、大舞台和大考验。
三抓项目运作及建设。努力做好“三争”工作,妥善解决城建项目的资金“瓶颈”问题。一争上级支持,通过报建对接项目,争取上级对城市建设的政策性投资,无本得力;二争银行信贷,使用储备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源作抵押,积极向银行争取贷款,融资建城。三争民间投入,采取减免规费、捆绑经营等灵活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积极投向中小学校、文化馆所等城建设施项目,借船出海。此外,对于已经立项批复的城建项目,要实行项目责任制,确保尽早动工、尽力建设、尽快出效。
第6篇 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的十七大继续号召,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才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因此,调查研究并设法解决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
20xx年2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_____村*支*担任第一**,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_____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_____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_____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_____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_____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_____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_____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_____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_____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员干*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委、政府加大对_____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_____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_____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19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20xx年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_____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_____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抓组织,发挥*员干*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员干*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员,把*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解决接班 人问题。二是完善干*激励机制。健全村干*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四)抓好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中心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采取超常手段,强化过硬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建立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山区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对有条件的贫困山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五)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尽快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一是国家要结合贫困山区财力困难的实际,改革农民投工投劳办法,加大国家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让贫困山区的农民都能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广沼气能源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要加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切实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对部分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痛下决心,加大力度,一次投入,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使群众摆脱其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7篇 刑事诉讼中需解决问题调研报告
刑事诉讼中需解决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司法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司法观念有了重大的变化,从把打击犯罪作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价值定位的一元片面的价值观转向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的多元平衡的价值观,从偏重实体的公正观转向重视程序的公正观,从侦查中心的司法观转向审判中心的司法观,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从偏重证明力的自然证据观转向强调可采性的社会证据观。上述这些转变必然带来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下列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证据采信问题
1、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
所谓违法证据就是以暴力、胁迫、利诱、欺诈、违法羁押等不正当方法取得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和以违反法定程序的方法取得实物证据。所谓违法证据排除,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上述那些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证据。
现代任何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禁止以违反法律的方式获取证据,然而对非法获得的证据能否获得证据能力,成为定案根据,却既有共识,又有不同的意见和相异的处置。
美国是实行非法物证排除规则的主要国家。它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通过违法的、无根据的搜查和没收所获得的证据,以及通过违法收集的证据发现、收集的证据(派生证据)均应排除。
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与美国的态度有区别,这些国家并不一般地排斥违法取得的物证。而是注意违法的严重程度以及排除违法证据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程度,进行利益权衡,同时赋予法官一定程度的对于证据取舍的自由裁量权。
在我国学术界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主张把“非法取证行为”与“非法取得的证据”相区别,对于非法取证行为,可以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处理,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刑法的,可以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不能仅因手段非法而否定“客观事实”的证据价值。
第二,主张将非法获取的证据加以排除,认为凡是以违反诉讼程序的方法获得的证据,即使查证属实,也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三,主张排除非法取证行为直接获得的证据,但可以以这些证据为线索,根据这一线索依合法的程序重新取证,即允许采纳所谓“毒树上的果实”为定案的根据。
我们认为,排除非法证据规则的意义在于在刑事诉讼中遏止非法取证的行为,而非法取证行为的动机是获取证据,只有针对这一动机消除非法取证行为的利益性,才能有效地消除非法取证行为。因此,第一和第三种观点不能取消非法取证的动机,也就难以遏制非法取证的行为。
2、瑕疵证据的完善问题
这里所说的瑕疵证据是指存在残缺因素可以通过补证弥补缺陷的证据,如证明被告人身份的证据,只有其身份证而没有其户籍地****的证明,或者价格鉴定结论的依据不充分,没有被害人提供的物品购买发票等。身份证本身是****核发给公民的证明其身份的合法有效的证件,但是现在社会上伪造身份证的情况大量存在,有些人为了违法犯罪,有些人因为年龄不到而想提前领取身份证,有些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都存在使用伪造的身份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被告人的身份证做一个鉴定,认定它系****核发的真实有效证件,这样才能作为确定其身份的依据。有些盗窃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对失窃物品的描述是一致的,但是被害人提供不出原始的购买发票,价格鉴定结论仅依据被害人陈述提供的购买时间、品种、型号等而作出,这样的证据存在瑕疵,应当对被害人的陈述补充相应的证据,证实其陈述的真实性(如同事的证言、有关部门登记资料等),使之形成证据锁链,才能采信。对于被告人和被害人都认可,但确实无法提供鉴定详细依据的,可以只认定其犯罪事实而不计盗窃金额。
二、出庭作证问题
1、证人出庭作证问题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证言是最普遍、最大量、非常重要的一种证据,法院判决往往就是建立在这些证言的基础上,刑诉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书面的证人证言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比较容易取得的。同样在庭审阶段,证人也应当到庭作证,特别是被告人对证人证言提出异议,或者辩护人取得的证人证言与公诉方提供的证人证言有矛盾之处时。但是在目前的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率很低,绝大多数证人都不到法庭作证,即使法院发出出庭通知也弃之不顾,在出现矛盾时,往往考法官的“自由心证”来决定取舍。
笔者认为造成证人不出庭的原因有:
(一)、我国法律中没有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证人是否出庭作证完全可以自由决定,如果接到法院的传票而不出庭的,也没有什么处罚措施。在以往还可以通过单位等途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人口的流动性大,很多 证人并没有一个单位或组织可以约束,更增加了其作证的自由度。
(二)、与案件有关的证人,往往与被告人有某种联系,特别是在经济犯罪案件中,这些证人慑于侦查和公诉**的威力,作出了相关的证言。在辩护人取证时,碍于情面他可能会作出完全相反的证言。当到达庭审阶段,在“当面对质”的情况下,证人明显“得罪”哪一方对他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他选择“逃避”,不愿出庭。
(三)、我国法律没有对证人出庭作出相应的、必要的人身和经济保证。证人不能以此要求单位给自己带薪假期,也没有哪个部门可以为他报销交通费,万一路上出了意外,不能作为工伤处理,受到报复打击也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因此证人不愿浪费时间、金钱、精力来出庭作证。
证人不出庭的情况下,要有效定罪,必然就会大量采用庭前尤其是侦查阶段*察制作的书面证言,这种不加限制地使用书面证言的情况,违背了现代诉讼制度最基本的要求。现代审判制度要求对证言“真实性的情况保障”,即证言笔录本身不能证明自己的可靠性,而必须以其他方式对其可靠性作出证明。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这种“真实性的情况保障”未作任何规定。不仅重大和特别严重的案件可以凭一般的书面证言定案,而且双方有原则分歧,内容很不确定的证人笔录,也可以交由法官自由取舍,使其作为定案根据。应当看到,依靠没有真实性保障的书面证言,十分容易形成错误的判定,因为书面证词的可靠性没有被交叉询问所检验,不能排除书面证词和证言笔录伪造或变造的可能,或者取证人断章取义,证人出于对取证人的信任没有阅读就签字而造成证言不真实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强制和保障证人出庭作证。
2、*察出庭作证问题
我国的*察一般不到法庭作证,尤其是他们不会应辩护方的要求到庭作证,即使*察出具书面证言,常常也不是*察的证词,而是以办案单位的名义出具的证明材料,有单位印章而无证人落款。例如“关于被告人某某投案情况的证明”、“关于审讯情况的证明”等。但是对作为证明对象的案件中的某些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需要*察来证明,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的证人作用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例如,关于被告人投案的情况,以及关于侦查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如物证搜集、口供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等。特别是被告人辩解存在“刑讯逼供”现象的情况下,为了排除非法证据的需要,*察应当到庭作证,而不是由办案单位出具一份“不存在刑讯逼供情况”的证明材料。*察在侦查阶段调查取证和在法庭上作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此时他没有了作为*察的强制性力量和国家机器的威慑力,是与被告人同等地位的证人,当他面对庄严的法庭宣誓后,他必须依法如实作证,此时的他仅以个人名义向法庭作证。只有经过法庭质证,排除了存在非法取证行为和非法取得的证据,法庭才能采信。
3、鉴定人员出庭作证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合理,其出庭作证、公开鉴定过程的义务因受人身保护权利而被忽略。在实践中,鉴定人几乎不出庭接受质证,只是由公诉**在法庭上宣读鉴定结论,而且由于司法鉴定是一项涉及多门科学的专门工作,属于以科学技术手段核实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其涉及到案件事实中的很多信息,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难以提出辩驳意见,加上从事司法工作人员往往缺乏此方面知识,若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辩护人和被害人、代理人提出反对意见,经常因无证据而不被法院采纳。这就需要具有相关专门知识的人员来对鉴定结论提出见解,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案件当事人可聘请具备鉴定知识的人出庭对鉴定结论质询,法院也不能强制要求鉴定人员出庭对其作出的鉴定结论予以解释,给予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综合意见,这样辩方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充分保护。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明确鉴定人的权利义务,理顺鉴定程序。必须明确鉴定人要出庭作证,在法庭上公布自己的鉴定过程及结论,接受法官和控辩双方对其陈述质询。同时规定鉴定人享有独立鉴定权、了解案情权、参与诉讼权、人身受保护权、获得报酬权等权利,承担拒绝鉴定、超期鉴定、错误鉴定、拒绝出庭作证等应接受不利法律后果的义务。
刑事诉讼不仅要打击犯罪,同时要注意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观念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刑法目的。
第8篇 定居台胞基本情况急待解决问题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2009)8号文件的要求和我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带领办公室的二位同志通过全面摸底走访,就全市定居台胞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当前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此次调研的题目是:全市全市定居台胞的基本情况和当前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代台胞蔡老和简老均为离休人员。不存在生活困难和就医难等问题。第四代年龄尚小,或上小学或在襁褓之中。存在就业、养老和医疗问题的主要群体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如第二代13人系城镇户口的10人中,只有简军在职,其余2人已办内退手续,6人办了退休手续。钟淑华虽已64岁,因其所在单位宿松县轧花厂早已倒闭,钟淑华没有能力缴纳养老保险,所以直到现在拿不到退休金,医疗保险每年自掏腰包交纳120元到社居委。胡根生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四处借钱补交6000多元养老保险金后,才给其办理退休手续。医疗保险也是自己拿钱交到社居委。已办理退休手续的6人中,有2人在退休后各自拿出壹万余元一次性缴纳了医疗保险费(即陈生源和陈宜宁)。其中陈生源因身患糖尿病等疾病,需常年吃药或住院,迫不得已四处筹措资金一次性缴清了医疗保险。简军虽有工作,月收入壹仟元左右,但妻子下岗失业,身体多病,自己拿钱缴纳养老保险后,再无能力缴纳医疗保险费。孩子又在上大学,所以家庭生活相当困难。、
身为农村户口的三人中(徐治源、胡樱花、丁松青)徐治源、胡樱花都已年过花甲,徐治源每月发100元生活费,胡樱花靠子女抚养。胡樱花和丁松青两人都自己拿钱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徐治源的医疗保险也是自己拿钱交到社居委。 身为农村户口的11人。1人是在校学生(丁李飞),1人失业在家带孩子(徐月琴),5人在外打工(胡云珍、徐月庆、徐月贤、徐新、丁南雁),4人在家务农(徐达云、徐正云、徐荣霞、徐满霞)。此11人都未买医疗保险。 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上述举措,对我市定居台胞的生活困境起到了缓解作用。但是总体看,他们还属于收入水平较低、生活存在困难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养老、医疗、就业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妥善解决。 一是宿松县64岁钟淑华的基本养老金领取问题。钟淑华夫妇及两个儿子都因宿松县轧花厂倒闭而失业。全家人吃饭全靠大儿子开“黑户车”维持。在此呼吁,省、市领导能否督促该县认真落实中央六部委[2006]6号文件精神,切实保障其享有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让其得以安度晚年。
二是能否与宿松县有关部门协
商,为钟淑华的儿子钟俊开个口子,按规定交纳各种费用,办理出租车营运证,使之自食其力,维持全家生活。
三是胡根生
个人缴纳的6000余元养老保险费能否采取省、市各补贴一部分,返还给胡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