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故事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释义】比喻不把制造动乱的罪魁祸首除掉,国家就不得安宁;也用来泛指坏人不除,灾祸无穷。庆父:鲁庄公的长弟;未已:没有了结。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典故出处】 《左传•闵公元年》。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故事】春秋时候,鲁国国军鲁庄公的长弟庆父,是鲁国的执政大夫,他早想图谋自立,一再在国内制造内乱。
鲁庄公有兄弟四人,除庆父外,还有两个弟弟。庄公前后讨了四个妻子,其中夫人哀姜无子,其余三个各生一子:子般、申和开。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去世以后,鲁国拥立了庄公的儿子子般做国君。这时,庆父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夺取子般的君位。子般继承君位还没有两个月,庆父便派人把他杀了。为了掩人耳目,不致暴露自己的野心,庆父又暂时让鲁庄公的另-个儿子开当了国君。可是,只有—年多,庆父又派人把开杀死了。庆父接连杀死了两个国君,弄得国内一片混乱。
当时,作为诸侯的盟主的齐桓公,在子般被杀之后,便派大夫仲孙湫去视察鲁国的情况,以表慰问。仲孙湫在鲁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回到齐国对齐桓公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思是说: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
齐桓公又问:“若之何而去之?”意思是:那么怎样才能除掉庆父呢?
仲孙湫回答说:“难不已,将自毙,君且待之!”意思是:庆父—再制造内乱,必将自取灭亡,您且等着看吧!
果然,一再制造动乱的庆父,在杀了国君开以后,终于引起了鲁国人民的愤慨,纷纷起来反对他。庆父见形势不妙,就逃到莒(音jǔ举)国去了。
后来,鲁国又拥立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申做了国君,史称鲁僖公。僖公继位后,就派人给莒国送去礼物,请求把庆父送回鲁国。在半路上,庆父被迫自杀了。
后来,人们便把“不去庆父,鲁难未已”这句话,引申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