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16年下半年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播种行为,可以播种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晚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养成教育管理。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当月工作,提醒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班级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一个大周举行一次升国旗,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每月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月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月工作。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学校队会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以安全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包括学生宿舍、餐厅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将养成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各班要做好养成教育的自评活动,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一再不遵守《规范》、《守则》、《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能分清优劣,在赶、帮、超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每学年末都开展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
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学年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五)实施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推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档升级。
学校确立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为: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各教师依据自己所代学科,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上报政教处,要求人人有课题,有方案,有过程,有小结。
第2篇 “2009学第二学期德育计划深化养成教育”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化学学科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逐渐渗透深入学科教育。二、工作重点:
(一)、从自身做起,强化德育意识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这名明言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德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反思自己,我的德育意识如何?我的德育现状如何?我该如何加强自身的德育意识?这些都是我要在主要措施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道德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就此而言,道德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克服道德培养中知行脱节的问题,把中华优秀的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文明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会议。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找到自身的德育差距,明确自身的德育盲点。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经验交流会,通过聆听他人的经验与事迹,参照自身遇到的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德育方案。
3、在课下多找些时间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座谈,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
4、根据德育工作所需,认真学习一些相关资料,如:《教师行为规范》、《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5、读一本好书《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德育故事》,并写读后感。
6、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根据自身感受,写德育论文。
7、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德育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总之,既为人师就要有师表,让我们的“德”为学生照亮心灵之路吧!
第3篇 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四、做好三个目标的评比检查,确保公平公开。
五、以少先队基础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六、切实实施目标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挂色,定期评比兑现奖罚。
具体工作途径:
1、主管领导及教师召开养成教育研讨会,逐步完善《养成教育要求与评比标准》的各项内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养成教育扩大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及所教学科内容,制定出工作计划,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强提参考意见。
3、利用班队会形式,对《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学习,逐条落实,使学生能背诵在口,实践在行。
4、各班教师都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的输导工作,训练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5、各班设立养成教育评比园地及好人好事记录,《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上墙。
6、切实做好三个目标评比及检查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督查小组。每小组由一位值班领导,一名教师及一名学生代表组成,检查措施:
(1)值周领导全面负责随时抽查。
(2)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定时检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师,一名值周学生定时检查,一同进行扣分,由值周同学执笔记录,记录册由教师负责保管。
(3)其它值周学生定点上岗检查,在校门、大厅、二、三楼值勤处配合领导、教师检查。
7、领导随时抽查《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掌握情况,熟知率至少达到95%。
8、对值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公平公正地开展。
9、负责的领导教师必须严格进行检查,做好成绩累计工作排出名次与本周检查的总结、记录一起于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前上交到少先队。少先队将检查记录累加,评选出本周的纪律、卫生、好人好事流动红旗获得者。每月由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次数评选出精神文明班级。
10、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反馈。
每周五定为例会日,安排养成教育工作阶段性总结,各班主任应明确扣分原因,确定今后努力的重点特别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11、少先队是小学生的先进组织,充分利用少先队这块阵地,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学雷锋树新风,尊老爱幼等教育,巩固与完善养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将它延伸成为学生的宣誓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他们更明确自己的现今任务。
1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将养成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各中队要做好养成教育的自评活动,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一再不遵守《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队员能分清优劣,在赶、帮、超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每学年末都开展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
1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学年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4篇 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四、做好三个目标的评比检查,确保公平公开。
五、以少先队基础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六、切实实施目标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挂色,定期评比兑现奖罚。
具体工作途径:
1、主管领导及教师召开养成教育研讨会,逐步完善《养成教育要求与评比标准》的各项内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养成教育扩大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及所教学科内容,制定出工作计划,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强提参考意见。
3、利用班队会形式,对《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学习,逐条落实,使学生能背诵在口,实践在行。
4、各班教师都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的输导工作,训练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5、各班设立养成教育评比园地及好人好事记录,《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上墙。
6、切实做好三个目标评比及检查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督查小组。每小组由一位值班领导,一名教师及一名学生代表组成,检查措施:
(1)值周领导全面负责随时抽查。
(2)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定时检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师,一名值周学生定时检查,一同进行扣分,由值周同学执笔记录,记录册由教师负责保管。
(3)其它值周学生定点上岗检查,在校门、大厅、二、三楼值勤处配合领导、教师检查。
7、领导随时抽查《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掌握情况,熟知率至少达到95%。
8、对值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公平公正地开展。
9、负责的领导教师必须严格进行检查,做好成绩累计工作排出名次与本周检查的总结、记录一起于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前上交到少先队。少先队将检查记录累加,评选出本周的纪律、卫生、好人好事流动红旗获得者。每月由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次数评选出精神文明班级。
10、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反馈。
每周五定为例会日,安排养成教育工作阶段性总结,各班主任应明确扣分原因,确定今后努力的重点特别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11、少先队是小学生的先进组织,充分利用少先队这块阵地,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学雷锋树新风,尊老爱幼等教育,巩固与完善养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将它延伸成为学生的宣誓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他们更明确自己的现今任务。
1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将养成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各中队要做好养成教育的自评活动,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一再不遵守《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队员能分清优劣,在赶、帮、超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每学年末都开展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
1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学年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5篇 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他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训练。
近年来,我校以政教处为依托,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开展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本校实际,提出符合学生养成教育的计划。
一、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养成教育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学校的养成教育以落实“双规”为载体,以加强基础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目标,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建全养成教育网络,举办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动,促进养成教育的开展。以学校政教处为龙头,以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为纽带,以班级为主阵地,将大力实施“自我管理;自我锻造;自我提高工程”,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帮助;学会交往”。并召开“我是班级主人翁”“今天我值日”“爱心献给他人”“爱国有我一份”“信心留给自己”等主题班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决去掉“三重三轻”,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社会实践”现象,在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