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娴曾说:“我没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因为我知道,遇到了就应该感恩,路过了就需要释怀。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你。比如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句歌词,一条马路和无数个闭上眼睛的瞬间。”
情之一字,苍老了多少等待,疼痛了多少人的思念。
如果你曾深爱过,就会读懂周邦彦这首词,令人痛彻心扉。
这首词名为《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
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
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夜游宫》是北宋的新声,以毛滂的《夜游宫·长记劳君送远》为正体,秦观、张孝祥、吴文英等人都曾填过此调,所抒发的大多是离情别恨,例如“江北江南新念别”、“念个人、又成暌阻”、“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而周邦彦这首词也是如此,道尽相思之苦。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很重要的一个词人,因他本人对音律颇有研究,所以他既能自己度曲,创造了不少新调,又在整理词调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再加上他善于雕琢词句,于艺术技巧一道上又下了一番功夫,故而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很是不一般,甚至被誉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而因为他多写艳情词,后世对他也颇有争议。
而这首《夜游宫》一反他富丽秾艳的风格,也没有过多艺术表现技巧,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无一“思”字,却比“我想你”更动人心弦。
词的上半阕,开头几句是写景,点明时间、地点,为后文的抒情渲染了氛围。
夕阳疲倦地斜卧在远方的山峰上,秋日里,满树的叶子随风飘落。只剩了稀稀疏疏的枝干,一缕残阳透过枝干,洒在江面上。
微风拂过江面,卷起一堆又一堆的细浪。滔滔的江水随着翻卷的浪花,缓缓流向远方。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诗词中的夕阳、斜阳大多象征着萧瑟、悲凉,而江水滔滔不绝,也常用来形容愁恨、相思的连绵不尽。
所以开头这两句看似写景 ,实际抒发了词人难以排遣、无穷无尽的愁情。
接着几句,刻画了一个黄昏中独立石桥,看万家灯火的孤独形象,进一步突出词人内心的愁苦。
石桥上,一个孤单的身影,不知伫立了多久。寒冷的秋风无情地肆虐着,他揉了揉被寒风刺痛的双眼,依然固执地凝望着远方的风景。
他看到了什么呢?黄昏将近,暮色苍茫,大街小巷亮起了灯火,一下子驱散了黑暗。
这几句让我想起了清代黄景仁的《癸巳除夕偶成》,“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灯火热闹,是属于别人的,无形中加深了词人内心的孤苦。
词作到这里,词人的情感已经很明确了,思念、愁苦。
但是他到底是想念家乡亲人,还是友人、情人,却依然是个谜。
带着疑问,我们来看看下半阕。
换头几句依然是环境描写,只是画面已转到了室内。
夜深了,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陈旧又简陋的屋子。夜阑人静,他斜靠在窗台上,听着院子里梧桐落叶的声响,难以成眠。
让他夜不成寐,辗转反侧的愁思到底是因何而来呢?
词人在最后终于揭晓了答案, “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原来是他的情人给他写了一封信,勾起了他的相思之情。
这里的“萧娘”是女子的统称,并不是说他思念的女子姓萧。
尽管不知他的心上人姓甚名谁,但是词中所传达的深情依然令人感动。
这首词抒发的是很常见的相思之情,但是词人却写出了自己的特色。从傍晚斜阳到黄昏灯火再到深夜,从江边到石桥,再到最后的古屋,时空变幻,景物也随之变化,而词人的情感也在这一系列的变换中逐步加深。
更难得的是,词人不说破相思愁苦的对象,只是在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一些信息,让读者去猜,引人入胜,百转千回,最后在相思之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才揭晓答案,但又戛然而止,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全词无一“思”字,却比“我想你”更动人心弦。
是谁的守候,温柔了匆忙的岁月?又是谁的回眸,又惊艳了似水的年华?
红尘漫漫,总有一些人,即使相隔天涯,却是我们一生也走不出的思念。
望不尽季节的荣枯变换,勘不破人间的离合悲欢。
如果你曾深爱过,就会读懂周邦彦这首词,“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令人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