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而这一景一物都经过了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
《天末怀李白》
唐代: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对友人深沉的怀念,对其身世深切的同情,共融其中。
《塞下曲》
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牵马饮水渡过了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此处的秋水没有给人诗情画意的感觉,环境实在不好。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而且还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这家伙真不是一般的浪漫。
《赋得江边柳》
唐代: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此诗题为“赋得江边柳”,柳、留谐音,柳树容易生长,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表示挽留和祝福。诗作通篇不着一个“柳”字,但句句写柳,又暗喻自己的身世处境,情真意切,引人同情。历来诗评家对此诗评价甚高。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宋代: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秋水湖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现。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此词,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在秋水湖畔采莲的动人情景。境界迷离惝恍,启人遐想,曲终而味永。
《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
五代:冯延巳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
只知长作碧窗期,
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
杨花零落月溶溶,
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词作以回忆美好的爱情生活开始。在拂拂的春风里,一对情侣频送秋波,无限情意,尽在不言之中。此处“秋水”,比喻坠入爱河的男女眼波。全词所表现的感情,从“欢情”到“实情”,如同瀑布一样,一落千丈,顺流而下。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代: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上片写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下片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面对宴间宾客,“秋水”缓缓流动,此处亦以“秋水”表眼波。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宋代:贺铸
秋水斜阳演漾金,
远山隐隐隔平林。
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
昔年风物似如今。
只无人与共登临。
秋日的斜阳映照着江水,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透过一片平展的树林,隐隐望见远处起伏的群山。词的上片写登临所见,下片回忆往昔的欢会以突出物旧人非的凄凉处境。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送毛伯温》
明代:朱厚熜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将军争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这是毛伯温出征安南时,明世宗朱厚熜为其写的壮行诗。表现了主将气概和出师时的装束,充满豪壮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