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家,自从先秦时期起,就有流传于民间的诗歌,经过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后,形成了《诗经》。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此后在魏晋时期,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人,又掀起了另一个高潮。
此后的诗歌,进入了一段瓶颈期,直到唐朝时才达到了顶峰。这时候,天才诗人层出不穷,如同井喷一样爆发。他们的引领者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杰出诗人。对于诗歌的发展,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没有前代诗人的努力,他们是无法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然而,有些唐朝的文人,处在盛世之中,享受着繁华的文化成果,却志得意满。他们认为自己的诗歌,比前辈们水平还要高,甚至指手画脚,颐指气使。面对这种可笑的言论,诗圣杜甫曾经写下了《戏为六绝句》作为回应。
这是一组诗,一共六首。每首诗是表现了一个主题,而相互之间又有联系,既是杜甫本人在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于诗歌发展问题的澄清。比如在第一首诗中,杜甫如此写的: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庾信是南北朝时的诗人,现在的人知之甚少,但杜甫对他十分推崇,并且认为他在晚年的作品更为老道,笔力高超,立意高远。当今的人,竟然对他的文章还指指点点,不屑一顾,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的会觉得你们这些人后生可畏!
杜甫所处的唐朝,诗歌之所以兴盛,很重要的一点是由陈子昂等人开创了复古的主张,让唐诗从充满着奢靡之风的六朝文风之中走出来。不过,有些文人矫枉过正,他们走向“好古遗近”的极端。这些人不但看不起庾信,甚至连“初唐四杰”也不放在眼中。为此,杜甫认为,六朝诗人依然有其可取之处,应该批评继承,而非全盘否定。
至于说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这四人,更是为唐朝诗歌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并非蝇营狗苟之辈可以诋毁的。在《戏为六绝句》的第二首诗,杜甫给予了他们批判: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在这里,杜甫高度赞扬王杨卢骆这四位前辈,认为他们的文章在当时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今,“初唐四杰”居然被一些不谙世事的宵小所诋毁,是在是一件可笑的事。要知道,即便这些人在历史中身死名灭,也无法阻拦四杰的作品如同江河不废,万古长存!
杜甫在这里,很罕见地骂人了,他将那些人称为“尔曹”,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尊敬的称呼。更厉害的是,他直截了当地声称对方就算死成渣,也阻止不了伟大诗人的千古流芳。有文化就是厉害,骂人都骂得如此含蓄,如此痛快,如此回味无穷。很想知道,如果杜甫生活在信息化时代这么发达的今天,将会在网络上折腾出多么神奇的事情出来。
当然,作为真正的高手,杜甫绝对不会只是谩骂,他在其余的诗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其中第六首就是总结性的观点: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告诉这些人,你们的文章还达不到前辈们的水准是毋庸置疑的,继承他们的优点,互相学习,是不分先后的。区分、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歌,学习包括《诗经》在内的雅体,多多学习前辈的优点,这才是你们的出路!
尽管杜甫一生,困顿不已,漂泊无定,甚至在他所生活的时候,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他的诗歌水准和理论水平是不可否认的,这也让他最终大放光彩,成为了诗坛中数一数二的宗师。他的这番话,不仅是对于当时文人的驳斥,也是对后世人的鞭策,更是对于今后那些自以为是之人的规劝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