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义熙元年,一个官员发表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感慨之后,毅然决然回归到田园之中,再一次开始了隐居生活。这个官员就是陶渊明,而之所以加一个“再”字,是因为他已经反反复复多次往返于仕与耕之间。陶渊明的出生时间有很大的争议,前后跨度相差十三年,但不论用哪种说法,他至少陆陆续续在沉浮官场十来年。
可能有很多人会误解陶渊明,认为他是淡泊名利的代表。其实,作为名门之后,陶渊明的骨子里不可能抛弃出将入相的传统观念,更改变不了光耀门楣的思想。正因为入仕时间长,看破了官场百态,这才让他决绝地离开了官场,也成就了中国第一个田园诗人。
陶渊明隐居之后,就写过无数名篇,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极大。其中《饮酒二十首》成为了不得不提的诗篇,这组诗歌展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浪漫的情怀。但一开始,诗人其实就在序言中写道: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在这序言之中,陶渊明写得极为谦虚,他将醉后的诗句整理出来,认为只不过是作为欢笑娱乐而已,并没有当回事。小珏认为,这很可能就是陶渊明本身的心态,他既然将功名利禄都已经看淡,又怎么会在意那一些可怜的虚名?他不会想到,自己闲来偶得的诗,却被后人顶礼膜拜,特别是其中的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它好就好在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描绘了诗意生活,以恬淡的画卷,展现了诗人的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情怀。它的大致意思是:
我的住所建在尘世之间,却很清静,并没有熙熙攘攘的车来人往。问我怎么能做到的?内心超然世外,所居住的地方自然会偏远。只顾自己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无意间南山却浮现在眼前。山间的雾气、夕阳都是如此美好,飞鸟都在结伴回巢。这当中自有真意,我想辨识,却不知道怎么开口表达。
本来,不得志的文人诗词,只是在落魄之人中引起共鸣。然而,陶渊明的这一首诗却是例外。昔日的作品,连作家本人都只是酒后戏作,东晋时也不甚出名,后来却名气越来越大。它脍炙人口,无论是官场失意还是春风得意的人,都将它奉为经典之作。
到了宋朝的时候,这首诗经过几百年的传抄,有人将其中的“悠然见南山”抄成了“悠然望南山”。就是这一个字,苏轼却相当地不淡定了,他在《东坡题跋·题渊明饮酒诗后》专门注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
苏轼毫不留情地指出,凡是写为“望南山”的,都是“俗本”。他认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结果也是一样的,但此中的意境却相差很远。望这个字,用在此处,让全篇的神气索然无味。
确实,一个“见”在古代通“现”。在这里,诗人只是在采菊的时候,不经意见到了南山,而且南山似乎是主动呈现在自己的眼中。这样一来,妙处有三。一则诗人仿佛被边缘化,主体是山,达到了“心远地自偏”的境界。二则诗人根本就不主动,而是被动地接受,说明诗人早已沉浸于采菊,已经陶醉其中。三则也暗含山水很美,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
这一个字如此关键,当时竟然有人传抄错误,难怪身为大文豪的苏轼很不淡定,并出手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