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尊前一曲歌。
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
不语如痴醉。
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诗词赏析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杜安世 注释
①尊前:在酒尊之前。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杜安世 赏析
这首词类白居易之《琵琶行》,写的是作者闻歌伤怀之感。
上片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诗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一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这是从后二句中“恨”“泪”等字可得而知的。首二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加顶真的修辞,比较一般的“流水对”更见跌宕多姿,对于歌唱本身亦有模似效用。“才欲歌时泪已流”一句乃倒折一笔,意即“未成曲调先有情”。
“恨应更、多于泪”,又翻进一笔,突出歌中苦恨之多。白居易诗对音乐本身的高低、疾徐、滑涩、断连等等,有极为详尽的描摹形容。而此词抓住歌者形态特点层层推进,启发读者去想象那歌声的悲苦与宛转。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对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当于琵琶女放拨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诗中的详尽的直白,此完全作了暗示的处理。当听者为动听的演唱感染,希望进一步了解歌者身世时,她却“不语如痴醉”。这样写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末三句写词人由此产生同情并勾起自我感伤,相当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此词却只说“我亦情多不忍闻”,好像是说:歌女不语也罢,只怕我还受不了呢。由此可知,这里亦有一种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情,因此以至于“怕和我、成憔悴”。
和白居易《琵琶行》不同的是,这首词善抒情,妙悬念的设置,化实为虚,得其空灵。同时,此词运笔颇饶顿挫,上片用递进写法,下片则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杜安世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尊前一曲歌。
歌里千层意,刚想唱时泪已流,遗憾应更、多在泪。
试问为什么事。
不谈如痴醉。
我也情多不忍心听,怕和我、成憔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人。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作者千古名句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出自《雁儿落兼得胜令》[宋代] 杜安世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出自《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宋代] 杜安世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出自《献钱尚父》[宋代] 杜安世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
出自《列子·天瑞》[宋代] 杜安世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出自《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宋代] 杜安世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出自《满江红·咏竹》[宋代] 杜安世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出自《水槛遣心二首》[宋代] 杜安世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出自《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宋代] 杜安世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出自《吕氏春秋·纪·季春纪》[宋代] 杜安世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出自《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宋代] 杜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