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自蓟北归

作者:高适 朝代:唐代 收录时间:2023-07-24 07:28:05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自蓟北归

诗词赏析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注释

⑴蓟(jì)北:指蓟门以北。蓟门,在今北京西南。

⑵驱(qū)马:驰马。

⑶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⑷豁(huò)达:豁然通达,形容开朗。

⑸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

⑹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

⑺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而歌“长剑归来”,后受到重用。诗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自蓟北归》高适 古诗赏析

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诗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一笔两到,领起全篇。

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之“哀”,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哀”士卒,“哀”国家,“哀”用非其人。

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边马”、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自蓟北归》高适 古诗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一年(733)闰三月,唐军大败于契丹和奚。该诗作于这年冬天,诗人自蓟北南归,回忆起这惨痛的教训,感慨庸帅误国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有所感,写下来这首诗。

《自蓟北归》高适 翻译、赏析和诗意

驱马蓟门北,北风马匹悲哀。

苍茫深远山口,开阔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只有半回。

谁怜不满意,长剑独自回家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高适适,3首人。

作者千古名句

何日更重游!

出自《忆江南词三首》[唐代] 高适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出自《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唐代] 高适

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唐代] 高适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出自《礼记·杂记下》[唐代] 高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出自《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代] 高适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出自《题菊花》[唐代] 高适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出自《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唐代] 高适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出自《望海潮·东南形胜》[唐代] 高适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自《国语·周语·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唐代] 高适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出自《郊行即事》[唐代] 高适

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