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晓至湖上

作者:厉鹗 朝代:清代 收录时间:2023-07-25 18:31:05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晓至湖上

诗词赏析

出城天色刚破晓微明,站立水边让我心意稍微宁静。水面泛起的薄雾弥漫开来仿佛与天相连。水中的苇草弯曲下来发出声响,遥远的青山如黛仿佛连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无。一会儿过后晨日初起,远处三三两两的小舟泛在水上。怎么能够学得野鸭一般,能去追逐那远方的清影呢。

注释

①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晓至湖上》厉鹗 古诗赏析

《《晓至湖上》厉鹗 古诗》载于《清诗选》,是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厉鹗的作品。

这首诗情感丰富。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晓至湖上》厉鹗 翻译、赏析和诗意

从郭晨光微,临水人心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和天永。

折苇响动,远山淡无影响。

稍见第一天开,三个两列舴艋。

怎么能学野鸭子,泛泛驱逐清影。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厉鹗,清人。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

作者千古名句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出自《游终南山》[清代] 厉鹗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出自《塘上行》[清代] 厉鹗

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

出自《玉楼春·东山探梅》[清代] 厉鹗

若要俏,添重孝。

出自《警世通言·卷三十五》[清代] 厉鹗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出自《凭阑人·金陵道中》[清代] 厉鹗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出自《酬乐天频梦微之》[清代] 厉鹗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出自《临终诗》[清代] 厉鹗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出自《西游记·第九十七回》[清代] 厉鹗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出自《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清代] 厉鹗

嘘噏百川,洗涤淮汉;襄陵广舄,?

出自《海赋》[清代] 厉鹗

晓至湖上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