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白洋潮

作者:张岱 朝代:明代 收录时间:2024-11-16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

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白洋潮

诗词赏析

旧例,在三江镇看潮,其实没有潮水可以看。午后有人盛传道:“今年是暗涨潮!”年年像这样。

庚辰年八月,(我)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忽然,海塘上有人高叫看潮了,我迅速前往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线,从海宁奔腾而来,一直到塘上。渐渐靠近了一点,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如同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潮水越来越近,喷出水沫溅起水花,涌起的潮水像百万头雄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它们一样,百万头雪狮攒聚在一起,没有一头不争先恐后的。再近些,潮头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的人惊慌后退,跑着躲避到岸下。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冲击射开,溅起几丈高,地面都被打湿了。潮水旋转着向右而去,被龟山挡住了,轰隆隆十分愤怒,龙湫之水像炒菜一样翻滚不止,雪白的浪花在半空中飞舞。看了让人惊吓眩目,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镇定下来。

先辈说:“浙江的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

1)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沼兴)人。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其著作有《石匮书》、《琅嬛文集》、《西湖梦寻》等。白洋,山名,在绍兴西北,滨海。

2)故事:旧例,旧俗。

3)三江:俗名三江口,在绍兴市东北40里浮山北麓。

4)实:实际上。

5)喧传:喧闹流传。

6)庚辰:明崇祯十三年(1640)。

7)吊朱恒岳少师:朱恒岳即朱燮元(1566-1638),字衡岳(一作恒岳),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四川左布政使、兵部尚书等,因有功,加少保。崇祯中进少师。死在官任上,谥号襄毅。吊,祭奠死者。

8)陈章侯、祁世培: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明清之际著名画家。祁世培,字海槎。两人均是作者的朋友。

9)海塘:堤岸。

10)遄(chuán):急速。

11)踵(zhǒng)至:接踵而至,跟着到。踵,脚后跟。

12)海宁:浙江属县,南临杭州湾,是观潮胜地。

13)擘(bò)翼:张开翅膀。

14)蹴(cù)起:蹦跳。

15)鞭:用鞭子打。

16)镞镞(zú):同“簇簇”,攒(cuán)聚之貌。形容浪头聚集涌动的样子。

17)势:水势。

18)辟(pì):同“避”,躲避(文中读bì)。辟易:惊退。

19)礴:通“薄”,逼迫。这里有撞击的意思。

20)著:同“着”,穿着(读zhuó)。

21)旋:立刻,马上。

22)龟山:即白洋山,又名乌风山,在绍兴西北50里,滨海。

23)炮碎龙湫:指龙湫之水像炒菜一样翻滚不止。龙湫(qiū):雁荡山瀑布。这句是说潮水像雁荡山的龙湫 瀑布轰碎了。

24)颜:脸色,面色。

25)龛(kān)、赭(zhě):龛山在萧山东南,赭山在海宁西南,二山对峙,扼钱塘江入海口。

26)非常:不同寻常。

27)漱激:冲刷激荡。

28)何耶:为什么呢。何,疑问代词“为什么”,耶,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呢”。

29)岁岁:年年。

30)之:这样暗涨潮的现象。

31)溅:飞溅,溅起。

32)飓风:像飓风。

33)碎:击碎。

《白洋潮》张岱 古诗赏析

文章思路

写大潮水。很有层次,是作者感觉中的层次:首先是,视觉由远渐近。先是“潮头一线”,起得平实,此其一。稍近,则“隐隐露白”,渐渐增加了形容:“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此其二。再近,则“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此其三。很明显,作者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语越来越密。到了第四层次,作者笔锋一转,从潮水转到“飓风逼之”。

写作特点

学习本文运用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以及描写观者的表现来烘托《白洋潮》张岱 古诗的写作方法。掌握文中字词,熟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首先,文章从三个方面的效果来写飓风。先是观者退避,这是从行为效果上表现潮水。接着写到潮水使人“着面皆湿”,这是从观潮者的感觉效果上表现潮水。再后是观潮者“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从观潮者的心理效果上表现潮水。这样的潮水,已经是很惊人的了;文章在强度上,在手段上,已经做足了。但是,作家又留下了一笔:推想,在白洋山以外,还可能更为壮观。文章已经结束了,而读者的想象却没有结束。这就叫做回味,留下余音。

文章层次

一 介绍看潮的故事

二 介绍看潮的原因

三 介绍看潮的经过

四 提出对《白洋潮》张岱 古诗的疑问

结尾

⒈以疑问句结尾语气比较强烈,内容与开头的“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形成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潮》张岱 古诗的壮美的赞叹之情,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探索原因。

⒉《白洋潮》张岱 古诗中作者多次从观潮者的角度来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写的作用是从侧面衬托出《白洋潮》张岱 古诗的声势和力量,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行。

3.本文与周密的《观潮》都是写浙江之潮,他们在写作内容方面有何不同?

本文只记叙了作者在白洋村海塘观潮全过程,但是并没有对“海军演习”和“吴儿弄潮”进行描写。

《白洋潮》张岱 翻译、赏析和诗意

故事,三江看潮,其实没有潮水可看。

午后喧传说:“今年是暗涨潮。

”年年如此的。

日八月,我去吊唁朱恒岳少师到了白洋,与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岸上呼看潮,我迅速地(跑)去,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立塘上,看见潮头犹如一条直线,从海宁过来,直奔海塘上来,直奔海塘上。

逐渐接近,就微微地露出白色,如赶成百上千各种小鹅把翼惊飞。

逐渐接近,喷溅的浪花,蹦跳着像百万雪狮,遮盖了江面而下,惊雷鞭打着它们,万头攒聚,不敢落后。

再近,大风逼迫着它们,势必想拍打到岸上来。

看的退避,看潮的人惊吓后退。

潮到塘,用尽全力一撞,水花击起四射,溅起好几丈,泼得脸上全湿了。

旋卷而右,被龟山(白洋山的别名)一挡,轰然怒响不同寻常,炝碎揪,半空中(的水沫如同)雪花飞舞。

看的惊眩,坐了半天,脸色才平静下来。

前辈说的话:浙江的潮头,从龛山、赭山两山冲刷激荡而起。

白洋山在这两山外,潮头更大,为什么呢??*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张岱,明人。

作者千古名句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出自《彭蠡湖中望庐山》[明代] 张岱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出自《送崔子还京》[明代] 张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出自《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明代] 张岱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明代] 张岱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惠州一绝 / 食荔枝》[明代] 张岱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出自《题扬州禅智寺》[明代] 张岱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出自《神鸡童谣的》[明代] 张岱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出自《定风波·重阳》[明代] 张岱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出自《定风波·暮春漫兴》[明代] 张岱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出自《梦李白二首·其二》[明代] 张岱

白洋潮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