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心得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促进现代建设的进程,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在逐步加大,这对学校管理提出新的审思和理念,要合法合理的管理好学校,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学校是传承文明的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课堂,是家长将雏形交给教师雕刻的艺术加工室。学校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它涉及到人的管理、物财的管理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等内容。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呢?我想:
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好德育工作
学校是人口集中的小地方,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如有的品德差,有的意志力不强,有的抗挫能力不高,有的道德品质不好等。学校的管理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而行,又要强调以人为本,即法律法规与人的和谐统一。管是为了不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人文化的管理。如果学生常做坏事,坏品质总是伴随着其身行。这样的学生是不全面的学生,这样的学校管理是不科学的良性管理,造就的不是人才,相反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因而要加强德育为先的理念。可以以校长、班主任为核心成立德育领导小组,采取相应的德育措施,加强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其不足之处。如将教育过程以学生生活和成长过程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生活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做到知、情、意、行的管理。当然我们教师也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缩短与新时期教育要求的距离,做到以身作则,以情育人,用言行感化学生,用德润生心。
二、实施管理中的阳光教育,让学生收回阳光。
阳光教育是学校管理的间接体现,是学生素质得到提升的一种途径。阳光教育的核心是以人文关怀为主线,让教育具有阳光般的温暖。今天的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后继人,是中国未来的栋梁。一些老师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就行,对孩子不进行阳光教育,这是不对的,学校管理需要走进学生心灵,关注学生的心灵教育。可采取读书育德,智慧养灵的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要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为我们的阳光教育提供了理论平台。阳光教育可采取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爱心互助、读书协会、校园之声等。
三、加强班主任的管理,促进教学的和谐性。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细小的,班主任要面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并且和家长取得相应的联系等内容。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领导与学生的中间纽带,是学校和谐管理的窗口,能影响班级发展的走向。在教学管理中,有的班主任会将部分情绪带入教学管理中,这是不好的做法,不利于学校管理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领导要细心、耐心的做清班主任的思想工作,让班主任从心灵中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会影响教学管理的,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班主任注重自己是管理者又是授课者,并且注意其间角色的转换。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管理的进程。
四、加强学校经费开支的透明度,让教师、群众成为监督者。
经费是学校运转的动力之一,加强经费管理。该开支则开支,不该开支的就不开支,在开支中注意加强群众、老师的监督权,让他们明白开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不能形成领导一权管理。在具体的学校管理中,我想各校都有着具体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方案,要靠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中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
【第2篇】优秀范文:树立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校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二、学校教职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是由人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等基本组成的。学校中领导者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等任何层级的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三种成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学校的人际关系通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心理压力造成人际交往中的相互排挤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逐步占领了教育教学的领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全*全国人民的共识。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启动“跨世纪优秀园丁培养工程”,从学历达标、学历提高、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培养教师。各学校也为此实施了各种考核、竞争和奖励机制。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教师工作中相互排挤,如:同行教师写出论文发表,有的教师却在背后议论是抄袭、等等;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就争名额,拿出一大堆理由,资格老、专业特殊、工作先进、发表论文多等等。
(二)学校领导集体缺乏凝聚力给学校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各级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办好学校、建设学校、稳定队伍、建设队伍等等,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尤其是校级领导,学校领导集体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领导成员之间所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是它的根本保证。一个团结和谐、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友情深厚的领导集体,必定是一个思想融洽、情绪稳定、工作配合、具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这样的领导集体不仅在领导层内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而且也是形成学校凝聚力的一个根本因素。当前,相当一部分领导集体或因个人的思想品德因素,或自身的认识、情感、行为、个性、能力等因素,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方面有失严明公正,或好坏不分、功过不分、拉帮结派、突出自己,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职工的正常人际交往。学校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领导班子要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如果领导班子之间为名利、为地位、分帮派、互相明争暗斗、必然造成师生员工思的混乱,行动的无所适从,产生个性被压抑,矛盾想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这样的局面,连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就更别谈校园的和谐了。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将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第3篇】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构建和谐校园心得体会
一、学校要负担起新时代历史重任
学校的功能在于教化,除传承文化外,还有塑造人的品格,行为、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学校始终是一个主阵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学校造就了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引领着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学校成了人们心中神圣的殿堂。在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金字塔”在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所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让农村基础教育驶入时代的快车道,除国家大力扶持指引外,农村学校更需自身的建设、完善、提高。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
二、实现目标的几条途径
1、发挥*的灵魂作用
自中国***创立之日起,其*情与宗旨以前所未有的先进性,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带来黎明的曙光,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和艰苦卓绝的战斗洗礼,中国***以其实际行动证明,让广大人民清醒认识到,只有***才能救中国,人民自觉的加入的***所领导的革命队伍。以成为一名革命战士为荣,积极加入到***队伍,以成为一个***员为荣。中国***为人民打天下,谋幸福,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崇敬与爱戴,大大的增强了*的影响力、号召力、领导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中国唯一执政*,中国***始终秉承其*性、宗旨,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从一个极贫、极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新中国。在中国的发展中,哪里有艰难,哪里有险阻,哪里就有***。立*为公,执政为民,*的威性、地位日益增强,*的队伍日益壮大。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员要义不容辞的发挥其核心领导、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其模范先锋作用,战斗在前,改革在先,带领学校稳步、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学校的灵魂。
2、发挥领导队伍的领导作用
(1)、学校法人代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人物,必须德才兼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此言强调了校长在一所学校中的特殊位置,其一言一行影响着一所学校以及这所学校中的师生,所以必须德才兼备,才能建设出一所好学校。校长首先必须具备“德”。率先垂范,为了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替上级负责,为下级负责,以德治校,以德感人,以德育人。其二,必须具备“才”,一要有一定的政治水平,把握办学方向。二要有用人水平,选拔有德有能之士,得其所,尽其才,尽其用,忌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三要有治校水平,坚决执行国家的各项教育法规、法律、法令条例,结合实际制定全方位一系列的制度,规章。有规矩才能有方圆,以法治校。四要有领导艺术。审时度势,洞微察变,灵活科学、合理处理学校的各项任务,作出正确判断、决策,指导全局运转。
(2) 领导团队。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校长要选好副手,各挡一面,配合全局,选人应:一要选有德之人。只有品行端正、高尚者才能心中有公、胸怀 ,处其位,竭其力,尽其智,务其事,那些品行不端者,虽有的也很有才能,但才能都不用在正道,反而于事不利,于校不利。二要选有才之人,唯其有才,才能当有用武之地的英雄,尽才挥洒,兴利除弊,学校兴旺,人的才能各有千秋,要因才授职,因才排活,在各自岗位各尽所能。
一群有德有才有识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领导团队,难道不是一个理想的领导团队?其战斗力不言而喻。
3、构建新时代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各种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者,事关教育事业的心衰成败,因此,必须时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为人师表。教师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言行、思想、情感去熏陶濡染下一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正为范,教师要谨言慎行,到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人师表的丰碑。
(2)、学识渊博。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学多为师,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莫让知识老化,跟上时代的节奏,才能永做时代先锋。
(3)、专业水平过硬。教师作为一项特殊事业,其天职是教书育人,必须练就过硬的专业水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继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之精华,融合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达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4)、团结协作。教师要团结共事,合舟共济,具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要顾全大局,善于协作,合作交流,优势互补。
(5)、大胆创新。教师既要学习书本上以及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做法,但教无定法,又不能拘泥于书本, 囿于他人。要有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只有创新,才有活力。
4、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新时代里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过去与学生的服从关系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转变,要爱生如子,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尊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4篇】树立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校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无疑也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教职工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心情舒畅,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纠纷丛生,磨擦不断,矛盾四起,宝贵的时间、精力都在内耗中丧失,不仅工作效益低下,学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危及学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职工队伍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领导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二、学校教职工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是由人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等基本组成的。学校中领导者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等任何层级的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三种成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学校的人际关系通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心理压力造成人际交往中的相互排挤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逐步占领了教育教学的领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全*全国人民的共识。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启动“跨世纪优秀园丁培养工程”,从学历达标、学历提高、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培养教师。各学校也为此实施了各种考核、竞争和奖励机制。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教师工作中相互排挤,如:同行教师写出论文发表,有的教师却在背后议论是抄袭、转载等等;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有的教师就争名额,拿出一大堆理由,资格老、专业特殊、工作先进、发表论文多等等。
【第5篇】构建和谐校园心得体会
一、学校要负担起新时代历史重任
学校的功能在于教化,除传承文化外,还有塑造人的品格,行为、思想、情感等综合素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学校始终是一个主阵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学校造就了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引领着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学校成了人们心中神圣的殿堂。在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金字塔”在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所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让农村基础教育驶入时代的快车道,除国家大力扶持指引外,农村学校更需自身的建设、完善、提高。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
二、实现目标的几条途径
1、发挥*的灵魂作用
自中国***创立之日起,其*情与宗旨以前所未有的先进性,给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带来黎明的曙光,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和艰苦卓绝的战斗洗礼,中国***以其实际行动证明,让广大人民清醒认识到,只有***才能救中国,人民自觉的加入的***所领导的革命队伍。以成为一名革命战士为荣,积极加入到***队伍,以成为一个***员为荣。中国***为人民打天下,谋幸福,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崇敬与爱戴,大大的增强了*的影响力、号召力、领导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中国唯一执政*,中国***始终秉承其*性、宗旨,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从一个极贫、极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新中国。在中国的发展中,哪里有艰难,哪里有险阻,哪里就有***。立*为公,执政为民,*的威性、地位日益增强,*的队伍日益壮大。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员要义不容辞的发挥其核心领导、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其模范先锋作用,战斗在前,改革在先,带领学校稳步、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学校的灵魂。
2、发挥领导队伍的领导作用
(1)、学校法人代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人物,必须德才兼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此言强调了校长在一所学校中的特殊位置,其一言一行影响着一所学校以及这所学校中的师生,所以必须德才兼备,才能建设出一所好学校。校长首先必须具备“德”。率先垂范,为了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替上级负责,为下级负责,以德治校,以德感人,以德育人。其二,必须具备“才”,一要有一定的政治水平,把握办学方向。二要有用人水平,选拔有德有能之士,得其所,尽其才,尽其用,忌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三要有治校水平,坚决执行国家的各项教育法规、法律、法令条例,结合实际制定全方位一系列的制度,规章。有规矩才能有方圆,以法治校。四要有领导艺术。审时度势,洞微察变,灵活科学、合理处理学校的各项任务,作出正确判断、决策,指导全局运转。
(2) 领导团队。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校长要选好副手,各挡一面,配合全局,选人应:一要选有德之人。只有品行端正、高尚者才能心中有公、胸怀 ,处其位,竭其力,尽其智,务其事,那些品行不端者,虽有的也很有才能,但才能都不用在正道,反而于事不利,于校不利。二要选有才之人,唯其有才,才能当有用武之地的英雄,尽才挥洒,兴利除弊,学校兴旺,人的才能各有千秋,要因才授职,因才排活,在各自岗位各尽所能。
一群有德有才有识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领导团队,难道不是一个理想的领导团队?其战斗力不言而喻。
3、构建新时代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各种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者,事关教育事业的心衰成败,因此,必须时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为人师表。教师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言行、思想、情感去熏陶濡染下一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正为范,教师要谨言慎行,到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人师表的丰碑。
(2)、学识渊博。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学多为师,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莫让知识老化,跟上时代的节奏,才能永做时代先锋。
(3)、专业水平过硬。教师作为一项特殊事业,其天职是教书育人,必须练就过硬的专业水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继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之精华,融合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达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4)、团结协作。教师要团结共事,合舟共济,具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要顾全大局,善于协作,合作交流,优势互补。
(5)、大胆创新。教师既要学习书本上以及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做法,但教无定法,又不能拘泥于书本, 囿于他人。要有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只有创新,才有活力。
4、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新时代里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过去与学生的服从关系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转变,要爱生如子,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尊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5、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1)、自然环境。整洁、次序、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校园,使人置身其中就感到轻松舒畅。
(2)人文环境。书画、名言、雕塑、文化长廊、体育议程、娱乐议程……浓浓的书卷气息,情趣高雅。
(3)、良好校风。通过班主任工作,*政工作,少先队等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形式勤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6、构建家教共建平台。
家访、家长会、校园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形式,保证学生信息家长间的沟通,统一协调,齐抓共管抓出成效。
7、融入社会大舞台。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是社会组成人员,长大后必然再走进社会生活,所以,我们不能让学校的那一道围墙与社会隔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让他们融入社会,使他们了解社会,锻炼成长,学会生活。
只有我们同策同力,不断探索出更多更新的科教路子,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科教兴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第6篇】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心得体会
当前,我省上下各级**都在狠抓纪律作*整顿,按照上级安排,我校也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省委、省政府关于纪律作*整顿的精神,认真进行了作*整顿。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已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北大也逐渐成为中国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它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与参与。具体包括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它对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激活。
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
首先是教师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浓郁而温馨的氛围,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应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
其次是学生文化。没有学生参与的文化,不能称其为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从内容上说,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 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 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工作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生手册》的制定、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制定班纪班规等。
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具体包括学校建筑文化的建设,如学校建筑的布局,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与美化,如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 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如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 学校传播设施,如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如果这些学校的硬件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