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句(100个句子)
佛教的意思: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传入我国。[buddhism]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广泛流传于亚洲国家。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佛教徒的意思:信奉佛教的人。[buddhist] 信仰佛教的人
藏传佛教的意思:俗称“喇嘛教”。中国佛教的一支。由7世纪印度传入的大乘密教与西藏地区原始宗教“本教”相结合而成。13世纪传入蒙古族地区。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等。传播于中国藏、蒙古、土、裕固族地区,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国等地也有传播。
佛教造句大全
1.巨大的卧佛铸造的体态自如,表现了佛教艺术中净化浑朴。肃穆的风格。
2.他们不愿意使用暴力,因为这么做违背他们的佛教信仰。
3.二百零有史料证明有崇信梵文佛典的小乖佛教存在。
4.宏伟的寺院,海纳藏传佛教的广博内涵。
5.日喀则地区在藏传佛教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6.在道教和佛教中,黄色是神圣的颜色。
7.然后对泰国佛教世俗化问题做总结性辨证思考。
8.南传佛教认为,佛陀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盘都在这一日,因而定为佛陀日。
9.二百香港并存着各种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团体,它们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锡克教和犹太教等。
10.二百《周髀算经》的“盖天说”,也是由佛教徒从印度引进的新说改进。
11.二百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两大活佛系统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
12.一百高庙内供奉著佛教、道教以及中国民间信仰的各类偶像。求主耶稣的真光消除此庙的假神势力。
13.二百该书是宋代宜春南泉山慈化寺开山祖师、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三代传人普庵于始,历时,刺血为墨,调金粉手书而成。
14.江西境内,佛教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继续繁荣。
15.二百寺院藏经楼经费来源不尽一致,其所藏佛教图书比例亦有很大差异。
16.一百作者力图以简括的结构和辉灿色调与空灵形体有趣味的结合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某种体悟。
17.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18.他向我推荐了一本有关佛教的经典名著。
19.在这里,佛教经典的虚伪实质暴露无遗,佛祖的庄严宝相由自己剥落殆尽。
20.二百然而,罗贤哲的哥哥怀疑性丑闻真的导致了他的背叛,指出他是一个忠诚的佛教徒,能把持住七情六欲。
21.他信仰佛教,颂佛经,吃长斋。
22.二百零西元八世纪时,在西藏建立佛教的就是莲花生大士。
23.虔诚的祭礼进一步地弱化长期以来衰落的佛教。
24.涅槃升仙图像则是佛教进一步世俗化的表现。
25.一百至于蓝毗尼,佛教圣地的计划虽然遭否决,但是,让佛教圣地重新复活的计划已经悄然开始,如果愿成而未成的投资者下一次更好地处理这件事的话,那么,这项让佛教圣地复活的宏大计划也许是不可抗拒的。
26.它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宗教文化内涵,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可谓是范围广泛,内容芜杂,呈现出交糅混杂、斑驳陆离的状态。
27.猪的四大愿望:四周栅栏都倒掉,天上纷纷掉饲料。天下屠夫都死掉,世界人民信佛教。
28.他在那种情况下对佛教产生兴趣并不稀奇。
29.盖尔纪代对佛教产生了兴趣。
30.乌孜别克族先民曾信仰过祆教、佛教,从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时代就开头信仰伊斯兰教。
31.他献身于宣扬佛教。
32.二百佛教对精神超越的追求、节俭惜福、慈悲利生的生活观念,以及戒杀护生、素食的生活实践,对于生态生活方式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33.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藏传佛教因果报应说作了对比,分析和揭示了佛教道德思想在蒙古人中传播的过程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34.寺院经济是藏传佛教寺院在藏区发展的产物。
35.二百一直以来,对于两岸三地佛教界的重要活动,凤凰卫视都会投入报道,先后直播了灵山大佛、天坛大佛和志莲净院的开光,以及佛指舍利到*弯、到香港。
36.佛教使哲学和宗教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37.而以显灵于灵岩山寺的西土智积菩萨为开山师,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38.舍卫城,是座典型的佛教建筑,俗称佛城。
39.一百他在那里学习英语,印地语和佛教文献。
40.宗教:居民多信奉佛教、儒教、基督教徒。
41.三楼展厅有佛教艺术和珍宝展。
42.那所佛教寺院位于市郊的最西北角。
43.又着力宣传佛理,阐述对佛教教义的解悟。
44.原为道教三清塑像,后被佛教改成三世佛。
45.佛教和道家的起源虽然不同,思想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46.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来源说,陈晓旭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信奉佛教了。
47.一百事实胜于雄辩。过去的问恢复和修葺了大量的寺观教堂,开办了一批神学院培养神职人员。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都建立了这样的机构。
48.这个寺庙塑有金刚怒目的佛教人物。
49.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在应用形式上可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
50.在中国佛教中,莲花成为纯洁的象征。
51.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52.而在理想的世界之中,似乎又更钟意于佛教一些。
53.佛教教义必须逐步地被研究。
54.一百零尼僧,是指专门从事佛教活动的出家女性,包括沙弥尼、式叉尼和比丘尼。
55.一百这个石舫的基石最初是明朝佛教修道院,用来虔诚的发放食物供鱼和小鸟食用的。
56.一百会见结束后,鱼清秀双手合什,向智冠法师鞠躬告别。这被视为韩国政府和佛教团体间事实上的和解,从而结束了自韩国总统李明博执政以来形成的紧张局面。
57.传戒不仅是佛教界内部的法务活动,也是一项严肃的管理制度。
58.到公元前纪时,佛教面临着被分化成一些小派别的危险。
59.在大般若涅磐经中引用了一些佛教哲学的概念。
60.是甘南地区是寺历史最长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61.巫教的发展由于道教的出现、佛教的引入而逐步衰微。
62.法师辩才无碍,风趣幽默,时常将深奥的佛法义理融汇于通俗易懂的言谈中,为佛教事业尽心尽力。
63.二百在大城市可能会看到各大宗教的教堂,包括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和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
64.在中国,佛教是最猪养的宗教信仰,他以中国功夫而闻名于世。
65.一百自古以来,日本的佛教徒就常常在神社举行婚礼,神社办婚礼、寺庙办葬礼的情况是常有的事。
66.大乘佛教中的两大派别在这一问题上时常发生争论。
67.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劲人要发心。到底要发什么心呢?要发善心、好心,也就是利益大众。譬如我说一句话对大家有利益,我做一些事对大家有利益,我修桥铺路,只要能利益心。
68.新的塑像融传统佛教艺术与现代造型艺术于一体。
69.二百瑜伽运动整合到印度三大宗教中:印度教、耆那教以及佛教。
70.一百,喇嘛在青海省同仁县一藏传佛教寺院参加宗教仪式。
71.结论,中国雕版印刷的起源和发展都与佛教有关。
72.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
73.准确地说呀,应该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并存。
74.民主克伦佛教军的五营部队基地在克伦邦三塔通道附近的甲银色吉,高克雷镇。
75.二百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
76.二百四谛是佛教中南北传的佛教,汉藏传的佛教所共遵的基本教义,彼此共同认为是世间、出世间的唯一解脱之道。
77.一尘不染:原不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而腐蚀。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干净。
78.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
79.佛教创立之初,很快就同婆罗门日益增长的矫饰自负发生了冲突。
80.在佛教中,貔貅还被用为地藏菩萨的坐骑,但是被称为“谛听”,但是从造型上看与貔貅无异。
81.视佛教为道,把每一步当做目标。
82.他迷上了佛教的仪式。
83.一百零早在印度特别是贵霜帝国,佛教及其图像艺术就开始了神化与世俗化交织的辩证发展历程。
84.狮子作为护门神兽出现,其典源于佛教。
85.二百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
86.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87.一百零本文从大正新修大藏经所记载的佛教经文来探讨佛教的过午不食。
88.西夏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成就,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西夏的艺术珍品,来自西夏佛事活动的用品。
89.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
90.知讷是高丽时期禅宗佛教的代表,是韩国曹溪宗的创始人。
91.一百本文从佛教因果报应的理论基础溯源,简要论述了慧远对佛教因果报应论中国化的贡献。
92.勇气就是在恐惧和狂妄之间的一种气质和平衡因素。恐惧会产生胆怯,狂妄会导致鲁莽,而勇气会使用权人们、使那些佛教徒勇敢地面对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痛苦。
93.二百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却是在顺应着现代文明和市场模式的规律,采取了顺世而动的方式。【酷猫写作网】
94.世界伦理也当作如是观,不可将之绝对化,否则立致恶果,佛教的历史可为明鉴。
95.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96.进而其具体操作,价值取向也与佛教不同。
97.二百其中,建成小乘佛寺铜佛殿,后又在东边配殿增设藏传佛教的殿堂。
98.因此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这一分支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99.信众问:佛教徒只拜佛不要拜天神?
100.这些术语以表示佛教观念、概念,其中来自佛教的成语颇多。
佛教造句(100个句子)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static/ffdl/imgs/icon_star.png)
佛教相关成语
一佛出世: 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以法为教: 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伤教败俗: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佛口圣心: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佛口蛇心: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佛头加秽: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佛头着粪: 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佛头著粪: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佛心蛇口: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佛性禅心: 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佛旨纶音: 纶音:皇帝的诏令。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
佛眼佛心: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佛眼相看: 用佛的眼光去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借花献佛: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即心是佛: 佛:佛陀。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只要求之于内心,便可以悟道成佛
孺子可教: 指年轻人可培养。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少条失教: 指没规矩,无教养。
屡教不改: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弭耳受教: 弭耳:温驯的样子。形容非常听话
成佛作祖: 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扑作教刑: 扑:古代刑具;教刑:教学中对学生的体罚。用扑作责罚学生的工具
拣佛烧香: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教一识百: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教亦多术: 教:教诲;术:方法。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教学相长: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教导有方: 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教无常师: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教条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教猱升木: 猱:猴子的一种。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带佛教字造句
带佛字的造句
带教字的造句
佛教相关句子
1、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即除矣,境岂实有。
3、过去的事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
4、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5、这世上,所有的优雅人生,都是用一颗平静的心,平和的心态,平淡的活法去滋养出来的,外在环境愈是纷扰,内心愈要清净淡然,不为他人所扰,不为外物所惑,不让苟且,侵蚀自己的生活,明白自己所思所想,明白未来所往所向。
6、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7、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
8、行善最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9、在这个世界上,好人总是会被坏人欺负。有善心的总会被恶意伤害。你对人真诚,总会有人来骗你。但即使是如此,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改变自己。因为这不是一个谁受伤谁就输的游戏。人生到最后,比的不是赢,而是心安。坏人赢了,可良心却输了。做人吧,心安就是赢了一辈子。
10、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11、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12、应观一切法界如幻,诸佛如影,菩萨行如梦,佛说法如响,一切世间如化,业报所持故。
13、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
14、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们总说生活繁琐,其实是自己不懂得品味。我们时常业务繁忙,只是自己得不到满足。我们也总是争强好胜,其实是自己虚荣心太强。其实,人生就那么简单。做个单纯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15、别再为错过了什么而懊悔。你错过的人和事,那是与你的缘分未到,也或是有缘无分。人人都会错过什么,人人都曾经错过什么,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所以,不必懊悔,也不必要纠结,更不必要勉强,活好当下,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态度。
16、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脾气,发怒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17、心不静,气必不和;气不和,生活就会一团糟。过生活,过的是一股心气儿,心情不好,做任何事都无法安心。要时时调整你的心态,沉淀你的情绪,让心宁静,让心情平和。宁静是一朵花,静静地开放,不求人欣赏;静,让生命的美丽自然地绽放。
18、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和福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人身上,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19、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源皆在内心,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20、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在你的人生里。
21、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22、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幸福不是脸上的虚荣,而是内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
23、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美。
24、当有人侮辱你的时候,要记得,狮子不会因为听到狗吠而回头。
25、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因为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26、不要把生活看得那么复杂,多什么少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把所有的复杂都简单化。端起饭碗感谢这美好的一天,心头清闲感谢这曲折人间,想到的就是你活到的,放过的就是你拥有的,既然来着人间不纠结,那么就活一场豁然开朗,或者大肚能容。烦恼又不给一分钱的报酬,何苦去替它履行什么。
27、什么是福报大?耳朵里听不见是非,眼睛里看不到争斗,嘴里说不出伤人的话。
28、每一天都要告诉自己好好控制情绪,不抱怨,谨言慎行,这不是将自己变的懦弱和没有脾气,而是在慢慢的提升自己。凡事不以恶意揣度别人,不以私利给他人添堵,不妄自菲薄,也不诋毁他人,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29、学会坚强,不怕磨难,不怕残缺和丑陋,不怕恶言和冷眼,如此,便能坦然处世,让生命充满阳光。
30、心就是个口袋,什么都不装时叫心灵,装一点时叫心眼,多装时叫心计,装更多时叫心机,装得太多就叫心事。我们常常执着于近在咫尺的功利,执着于绚丽的生活,执着于没有结果的爱情,很容易陷入不堪重负的状态。其实,放下一点,就会得到更多;会放下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会活得更洒脱!
31、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32、修一颗自在心,宠辱不惊,静看世间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33、人生的真理,只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4、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5、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因为某种理由,所以愿意妥协。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36、红尘凡事中,拥一分淡泊,守一分宁静,舍一分争斗,得一分清闲。
37、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38、人生的成败得失,只在一念之间。心态不同,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只有修炼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人生才会风清月明。
39、其实别人在背地里议论你的话,就像无毒的箭,也没有任何力量,所以扎不到你心上;但最愚蠢的就是,很多人自己把已经掉到地上的箭又捡起来,刺进自己的心里,受没必要受的伤害,之后说箭很毒很狠!
40、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乐。水中参杂的东西越少,虽然貌似少了许多不同的味道,却越显清澈亮丽。人生看淡的诱惑越多,貌似缺少了许多做人的欢乐,却因心的简单而少去更多的烦恼。享受,都以付出为代价。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活得就越累。淡然,使人简单;简单,使人快乐。
41、默默地关怀与祝福别人,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2、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这里,所以,每一次烦恼的出现,都是一个给我们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
43、生活中我们的烦恼常常如此:得不到的不甘心,得到了怕失去,总以为别人得到的比自己的好。生命在闪耀中峥嵘,在凡俗中真实,属于你的就是心仪的,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今天要倍加珍惜,错过了不会再来;昨天已随风吹散,无须遐想既往的情结;明天还很遥远,我们只能在当下的努力中嗅出它的味道。
44、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缘,缘了,终要散去。珍惜每一次遇见,当缘分已尽,适时放手,学会坦然面对,才是淡定之举。
45、人对我不满,未必是对方错,多是自己先有过失。我对人不满,未必是对方错,多是自己肚量不够。
46、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7、不要埋怨人间少了永远,人生就是一场寻常的相见,最后归于沉沉的回忆,让这一趟旅途学会宽恕吧,宽恕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48、欲生一切德,欲问一切法,欲断一切疑,专求善知识。
49、幸福比面子重要;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有人在乎;一个人,最大的感动,是有人包容;一个人,最大的满足,是有人守候;一个人,最大的奢求,是有人懂得;一个人,最大的快乐,是有人问候。幸福不是金钱,而是健康;幸福不是将来,而是现在;只要你健康地活着就是幸福。
50、随心随缘随性。
51、永远不要怪别人不帮你,也永远别怪他人不关心你,活在世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痛苦难受都得自己承受。没人能真正理解你,石头没砸在他脚上,他永远体会不到有多疼。人生路上,我们都是孤独的的行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能帮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52、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3、心本来不大,不要背负太多。对昨天的纠结,最终只是囚禁了今天和明天。人生,一定要学会释放!
54、缘来缘去,缘生缘灭,万物之间的纠葛,怕是世人永远都无法一一参透的。我们记得珍惜这已经参透了的就好。我们来到这世上,本身就是一场缘分。一个人的好,要记一辈子;一个人的坏,即便是忘不了,也不要想着报复。缘分在的时候,好好珍惜,缘分不在了,偶尔想起。
55、愿你此后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自己,愿你每天那么忙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愿你将来的婚姻真的是因为爱情,愿你少一些何必当初,多一些暗自庆幸。愿你以后的所有泪水都是喜极而泣。
56、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7、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计较”生是非,“无视”己清静。愿人生如水坦然!
58、不要试图控制什么,也不要刻意改变什么,万物的存在都有定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刻意,不勉强,自然而然,从善如流!
59、快乐的人不是没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人生难免会和痛苦不期而遇,其实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背叛自己,成为痛苦的帮凶。整理下自己的心情,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不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学会删繁就简,去除烦躁与复杂,返璞归真,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做想做的人。
60、没必要刻意遇见谁,也不急于拥有谁,更不勉强留住谁。一切顺其自然,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后的人。
61、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何执着。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
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3、人这一辈子,机遇难同,因缘各异,一帆风顺也好,跌宕起伏也罢,平淡普通,都是自己的命运。那些走过的,偶遇的,相逢的,别离的,都是唯一。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要抱怨世态,不能放弃底线,不必嫉恨他人。不贪,欲念少;不嗔,心易平;不求,常知足。遇上了,请珍惜;别过了,道珍重。
64、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65、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66、学会糊涂,别斤斤计较,莫计人生小帐;要学会放弃,诱惑难成机遇,负重必滞步履。
67、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那些决定再也不见面的人,就真的不要见面了。请不要让我再做背叛自己的事了。如果要爱别人,就请先好好爱自己。
68、如船师常以大船,于河流之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如此无休息。菩萨亦以波罗蜜船,在生死流中,不厌生死,不取涅槃,不住中流,欲使众生达彼岸而无休息,无量劫间,常精进修行,教化众生。
69、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7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1、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脉的差距,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心态决定命运。
72、简单的事,想深了,就复杂了,想多了,就繁琐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看透了,就轻松了。落拓本自名士。心宽即是如来。活得不必那么精细!人间百种汹涌,总有来由。命中万般历练,皆是造化。若无钱塘潮信铺天至,怎会“今日方知我是我”?人间事,笑一笑就能过去,不必那么纠结。
73、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不看不听不想,就能心生清静。有时,烦恼不是因为别人伤害了你,而是因为你太在意。
74、凡事最好做到三个字,想得开。想,就是能思考。得,就是有收获。开,就是会开心。做到这三个字,很多事就不是事。
75、人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
76、不顾别人的感受,那是目中无人,你会变成孤家寡人;太顾别人的感受,那是目中无己,你会变成行尸走肉。人活于世,首先得活给自己看,而后才是让别人看,无关别人的别在意耳边的闲言碎语,有关别人的要心存善念别一意孤行。
77、当你决定放下时,你不会失去什么,唯一会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烦恼。
78、菩提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为偿多劫愿,浩荡赴前程。
79、有时我们走得太累不一定是因为走得太远,可能是背负的太多,有时我们活得太累,不一定是因为我们缺的太多,而是我们要得太多,其实幸福不是一个证明题,而是一个满足感,因此不能用你的生活质量来证明你的幸福指数,但恰好你的满足感能透露你的幸福感,所以佛陀言:知足为乐,少欲为福。
80、不要过份在意一些人,过份在乎一些事,顺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不要埋怨自己。玫瑰有刺,因为是玫瑰。
81、人在贪欲中失去幸福,在忙碌中失去健康,在怀疑中失去信任,在计较中失去友情,在痴迷中失去分明,在执着中失去宁静,在傲慢中失去自我,在追逐中失去风景。
82、何为修行,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
- 上一篇:佛州造句(38个句子)
- 下一篇:佛性造句(40个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