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偏僻的教学楼作文450字-高中高二作文
打开门,长长的走廊空无一人。刚刚打开声控灯,终于猝不及防的亮了。
其实你没想到有一天你会带着笔记本来这里学习。
这个是新建的,平时来的人很少。除了一些工作的老师和学生,很少有人来这里自学。你抱着笔记本电脑向前走,静静地找个地方坐下。
教室也是空的。
你想,如果图书馆里有个地方,就不会有人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这个偏僻的教学楼里学习了。
临近期末,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备考期。没有人会无聊到四处游荡,也没有人会来这个偏僻的教学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新建的教学楼有空调。
刚开空调,你准备坐下来学习,窗外却打雷了,然后就开始下雨了。当你看着刚刚放在桌子上的太阳伞时,你不禁会觉得这里的天气变化太快了。
但是,你还是看着窗外,因为你总是喜欢下雨天。
突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你好,我可以进来吗?”
回头看,你是一个气质干净的男生。他脸上带着友好的微笑,在问你。你赶紧站起来说:“当然,我也是自己来学习的。”
那是你们第一次见面。
高中其他年级同类作文
英语教学中的杀手锏——听写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通过听、说、读、写、译来训练。除了以上方法,我觉得听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听写可以整合以上训练方法,有效衡量学生的英语学习。
听写,顾名思义,既是听,也是写。它渗透在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中,是最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听写测试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准确表达他们听到的内容。听写是理解语言语义的重要能力。听众需要处理他们听到的语音信号。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动态的过程,也是语境、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听力材料不断被吸收,最终形成理解的过程。它不仅训练学生的听力准确性和写作速度,而且培养他们的语感、拼写单词和造句。那么,如何用听写这个杀手锏来教呢?
首先,我平时多方面要求听写。课内外容易犯错误和混淆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子也包括听力、写作和阅读中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子。
其次,听写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课前花一点时间,在草稿纸、黑板、听写本上听写,互相核对学生的听写,一个单元听写几次,复习的时候一起听写几个单元。听写的时候老师可以报英文或者中文,基础差的班可以跨班报。听写一个句子的时候,第一遍听,第二遍写,第三遍查。如果老师的发音不是很清楚,也可以用录音。
第三,要认真进行整改。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打分或批改。听写经过批改,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努力三个等级。优秀的可以展示,进步大的要及时表扬,退步的可以当面纠正,然后再纠正。你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对同样的内容进行另一次听写。听写后,学生互相检查,然后学生自己检查,老师再检查。
第四,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指出听写的内容,学生会听得更仔细,做笔记。这样,学生就会跟着老师思考问题,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听写前,教师要认真准备听写内容,收集容易被命题人提问的有价值的内容,即命题胚胎。听写完毕后,老师要让学生批改并保管好,可以作为期末和高考的复习资料。
总之,听写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取得成效。只要注意基础训练,掌握一些听写技巧,就可以无所畏惧地“听”和“写”,写得轻松自如。对于高中生来说,听写是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好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杀手。
湖北省监利县新沟中学:李明徽
(高三,1000字)
英语教学中的杀手锏——听写1000字
英语教学中的杀手——听写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通过听、说、读、写、译来训练。除了以上方法,我觉得听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听写可以整合以上训练方法,有效衡量学生的英语学习。
听写,顾名思义,既是听,也是写。它渗透在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中,是最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听写测试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准确表达他们听到的内容。听写是理解语言语义的重要能力。听众需要处理他们听到的语音信号。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动态的过程,也是语境、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听力材料不断被吸收,最终形成理解的过程。它不仅训练学生的听力准确性和写作速度,而且培养他们的语感、拼写单词和造句。那么,如何用听写这个杀手锏来教呢?
首先,我平时多方面要求听写。课内外容易犯错误和混淆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子也包括听力、写作和阅读中的关键词、短语和句子。
其次,听写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课前花一点时间,在草稿纸、黑板、听写本上听写,互相核对学生的听写,一个单元听写几次,复习的时候一起听写几个单元。听写的时候老师可以报英文或者中文,基础差的班可以跨班报。听写一个句子的时候,第一遍听,第二遍写,第三遍查。如果老师的发音不是很清楚,也可以用录音。
第三,要认真进行整改。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打分或批改。听写经过批改,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努力三个等级。优秀的可以展示,进步大的要及时表扬,退步的可以当面纠正,然后再纠正。你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对同样的内容进行另一次听写。听写后,学生互相检查,然后学生自己检查,老师再检查。
第四,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指出听写的内容,学生会听得更仔细,做笔记。这样,学生就会跟着老师思考问题,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听写前,教师要认真准备听写内容,收集容易被命题人提问的有价值的内容,即命题胚胎。听写完毕后,老师要让学生批改并保管好,可以作为期末和高考的复习资料。
总之,听写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取得成效。只要注意基础训练,掌握一些听写技巧,就可以无所畏惧地“听”和“写”,写得轻松自如。对于高中生来说,听写是克服学生自卑心理的好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杀手。
(高中三年级,)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中学语法修辞教学的对象是中学生,教学目的是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语法修辞教学的内容不同于描写语法和理论语法,其最大特点是教学。所谓教学,就是老师能教学生学得轻松,所选内容要“必不可少,通俗易懂,有用”,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本文指出了这种语法淡化的危害及原因,希望能使语法教育重新受到重视
关键词:新课标语法修辞教学淡化
在过去的十年里,汉语教育一直在争论汉语是工具性的还是人文性的。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分别发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国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语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是“几经兴衰”。语法曾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55年至1958年,语法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文学教育中分离出来,中国文学被分为不同的学科。可以说,语法教育在当时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文学教育并驾齐驱。但后来,语法的地位又动摇了。随着汉语和文学的废除,语法和修辞知识也相应减少。近年来,许多人认为主谓宾定形补语等句子成分的划分是儿童在汉语学习中最头疼的问题,这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汉语等学科的兴趣。同时,语法教学耗费大量时间,收效甚微。中国教育界呼吁“淡化语法教育”。
因此,目前的语文教育侧重于语法教育中的语言文字解读,没有系统地教给学生语言规则的基础知识。导致学生缺乏严格的语言训练,导致写作中语法、修辞和逻辑严重混乱,这是非常有害的。
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了解基础语法知识,帮助理解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实现其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着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老师是绕着高考指挥棒转的,拿什么教什么,不拿就不教。由于中、高考不考语法修辞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就不教了,或者学生简单看一下,老师就成了局外人。
人们认为,这种功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新课程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内容进行探索,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基本内容和不足。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法修辞教学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要求:“了解基本语法知识,帮助理解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并体验它们在文本中的表达。”这就明确提出了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任务。语法修辞知识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语法和修辞或语言技能的学习被列为发达国家母语教学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1]
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语法修辞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给老师和学生留下了繁琐无用的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另一方面,由于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淡化,许多不伦不类的语言试题出现在《海上战术》中,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激烈批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可以得出答案:一定要讲语法修辞知识,但不能讲太多太细。一个没有语法修辞知识的母语教学,其科学性必然大打折扣,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汉语语法用了100多年,修辞学用了80年。有许多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适合教学的知识内容。但在目前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少学、精学、分散、循序渐进的随文学习,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由五部分组成,确定了教学内容和范围,也体现了语法体系的定位和特点。前四部分是语法,第五部分是修辞。
第一部分是词的分类,分为十二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感叹词
第二部分是短语的结构。短语的结构分类易学,通用性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例如,可以将连接结构分为广义和部分形式,并将并发结构理解为动宾主谓结构。至于介词宾语短语、去词短语、去词短语等黏着结构,在谈介词、助词等词类时都可以介绍,这里不一一列举。关于短语结构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作者的观点是可以谈也可以不谈。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知道短语的结构类型就足够了。
第三部分是单句的构成。“要点”列出了六种传统配料。这意味着句子成分分析可以用于单句,属于传统语法,非常适合教学。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一次分离句子平面上的六种成分,可以清晰地显示句子的格局,学生可以对原句进行线条分析,非常简单实用。理解一个句子,找到谓语很重要,抓住谓语就是抓住核心。
第四部分是复句的类型。复句的教学仅限于双复句,以限制难度。通常情况下,很少会在文中读到三个以上的复杂句子。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一些“重点”以外的内容应该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客观复句可以通过区分目的复句和因果复句来划分为因果复句。复句分析采用有线条的层次分析,然后标注关系。
第五部分是八种常见的修辞格。隐喻是最常用也是最复杂的,在教学中要适当强调。类比修辞格分为拟人和拟像,“要点”只列举拟人。夸张是语义上的,其他的排比、对偶、重复、反问句、反问句在形式上有明显的特点,比较常见,容易判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真的很简单,总是控制在最基本的常识范围内。通过学习常见的语法知识,学生可以了解词类、短语、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知识,并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分析阅读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理解语言难点。通过学习修辞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验文本中的表达效果。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将语法和修辞知识应用到语文阅读课的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理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巩固正确的语感,敏锐的语感将为纠正语法和修辞错误奠定基础。这完全是合作
1.1.根据2003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是必修课,“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与文字的应用、文化作品的选择性阅读”是选修课。七个板块中,只有“语言文字应用”与语法教育相关,仅作为选修科目存在。[3]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列出了语法和修辞知识的要点,但是对于这一内容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教学目标中也没有明确提到每一节,只有简单的识字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没有具体要求,附录3只给出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所以很多老师把它作为不教语法的理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解释:“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不合适的。”“学生要多直接接触汉语材料,掌握大量汉语练习中使用汉语的规律。"
“重”“主方式”“不宜追求”只强调语文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而“掌握使用汉语的规律”指出了汉语练习的目的:——掌握规律,语法不就是规律吗?
由此可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不否定语法教学,只是提出不要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传授,不要脱离上下文去教授和记忆语法规则。老师不要断章取义的教语法,学生也不要断章取义的学语法。这也应该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理念。[4]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要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不经过语言练习就去学语法,通过练习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
1.2.在教材编写中可以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无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还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每节课结束后都有相应的讨论和练习,这些讨论和练习大多是文学内容,是对情感和个别词语的解释,很少涉及语法修辞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义务教育教材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如人民教育版、江苏教育版、语文版等。而这些教科书都把语法和修辞放在附录里。这种编排体系反映了课程改革对教材选择的要求,尤其是对语法知识的要求,也反映了教材作者的创造性。也许正是这种编排体系让一些语文教师忽视或放弃了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他们认为阑尾是“附庸”,“附庸”是次要的,次要的是无关紧要的,当然可以教但不能教。所以在教学中,附录中的应用文写作和语法修辞知识基本没有提到,或者说是走马观花,或者说是草草了事。众所周知,它完全曲解了教科书编者的良苦用心,白白浪费了教科书资源。[5]
2.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汉语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仍处于混乱状态
2.1、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混乱。一方面,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到2000年,95%以上的小学教师、80%以上的初中教师和70%以上的高中教师具有合格的学历,[6]其中包括各种学历。事实上,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的学历不符合实际素质;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教育逐渐忽视了语法教育,因此受过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极其匮乏。所以老师讲不清楚语法。很多中学语文老师都觉得语法教学很头疼,更别说学生了。
原《人民教育版》初中语文教材各卷《说明》中明确规定“语文知识随笔排在最后”,“学生结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实践,可以随意阅读,不需要考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在《教学评估》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所以这些就成了老师不教语法的依据。众所周知,这些参考文献在人教版和《课标》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消失了。
2.2.关于语法和修辞知识有很多争议。汉语的语法修辞体系很多,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解放后,语法学界有过几次大讨论。比如1955- 1956年关于主语和宾语的讨论,1957年关于单句和复句的讨论,近十年关于句子分析方法的讨论。[7]现在中学教师心目中的语法修辞知识和概念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中学语法教学带来了困难。我们理解,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条件,这是每个人每天都不可或缺的。学会正确的语言对提高我们的思想精度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学习语法、修辞和逻辑,我们的思想才能变得有条理和易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教材的开发和管理,要求“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在国家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实施教材多样化政策”。
第三,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法修辞教学不能“淡化”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在课程阶段的目标中只是略提,语法和修辞知识的要点简单列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中。“淡化汉语知识”和“淡化语法”不再是新名词。现在中学语文教学没有系统的课时讲解语法、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这是否意味着学生不需要学习语法知识?
在我看来,语法和修辞的基础知识是不能“稀释”的。语法修辞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组织原则和监控者。同时,它与听、说、读、写密切相关,是学生掌握语言的工具。以往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只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生搬硬套地讲解语法术语,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求,使学生厌学,厌学语法。老师们也发现语法难教,语法教学的道路越来越窄。语文是母语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语法是语言的一部分,语法和修辞的教学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母语语法和修辞教学的目的如下:
第一,正确理解母语。语法和修辞研究语言的结构和使用规则。学生通过学习语法和修辞,可以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而正确认识语言。语法和修辞、语音、词汇一样,是语言成为语言的基本条件。学习语法和修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母语,提高语言素养。
二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孩子从模仿中学习语言,通过不断的练习积累语言材料,逐渐习得语言。学习语法修辞可以将零星的语言材料组织系统化,从具体的语言事实中总结出使用语言的规律,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语法规则来指导听、说、读、写活动。
此外,学习母语的语法和修辞也是学习外语的良好准备。在中国,语法和rh
中学语法修辞教学的对象是中学生,教学目的是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语法修辞教学的内容不同于描写语法和理论语法,其最大特点是教学。所谓教学,就是老师能教学生学得轻松,所选内容要“必不可少,通俗易懂,有用”,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吕叔湘说:“大多数容易教的东西都很容易学。但是好学的不一定好教。有些东西需要学生学起来容易,而老师需要操心很多,想出好的解决办法。”。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语法修辞的教学不可忽视,关键在于给她注入活水,这是有生命的阶段
甚至,说实在的。
首先,它要求重视和提高语法教学的地位。我们呼吁提高语法修辞教学的地位,不是说它超越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语法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比重,因此有必要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从教材安排入手,增加语法知识量。
二是对教师进行语法修辞教学的系统培训。针对中学教师语法修辞知识薄弱的情况,高校应继续培养,建立统一的语法修辞知识和概念体系。
第三,“不考”只是针对以往语文教学纠缠于复杂的语法概念,忽视语言的生动运用而提出的一种“淡化语法”的教学策略。考试考的不是语法概念的辨析和静态语法分析,而是语法在阅读和写作中的真正应用。目前,基于考试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已经基本形成,单纯考查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占比很小)。比如中考试卷中的“仿句”,就是考察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和真实表达。因此,“不考”的提出,旨在将语文教学从机械肢解语言的训练中解放出来,引导教师注重生活和应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设语言应用选修课的课程目标设计。指出要“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相关著作,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讲解和理解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提出“观察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新现象, 思考语言文字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在语言文字应用上有所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的例子也提到可以开设包括语法、修辞在内的专门课程。这相当于高中一个小小的学习周期。一方面巩固义务教育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语言应用的实践,引入更多的语法、修辞等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平台上,如何做好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需要教师和语文工作者集思广益,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关键问题。要认真吸取建国50年来语法修辞知识教育的经验教训,争取循序渐进的合理化,而不是淡化语法修辞教学。
[参考文献]
[1]周一民《新课标语法修辞知识解读》中国建筑2003年9期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定,(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3月
[3]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4]秦训刚,姜红.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石嘉园. 《对中学语文语法教育的思考》 [j].江苏教育,2004,(3)
[6]秦训刚,严玉生.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李兴宝,顾煌初.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高三,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