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目不识丁的故事
【目不识丁成语释义】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丁:表示最简单的字。
【目不识丁典故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
【目不识丁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部下有两名官军,一位叫韦 雍,一位叫张宗厚。谩骂士兵,欺压人民,又常常聚在一起饮酒,直到深夜,饮得酩酊大醉,让很多卫士点着灯扶着他们回家。碰着他们不高兴的时候,就谩骂士兵。
有一次,他当着将领的面又骂士兵:“如今天下太平,你们这些当兵的 还有什么用处?你们会拉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丁’字 。”
士兵对这种侮辱性的谩骂,敢怒而不敢言。
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成语接龙
目不识丁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目不识丁→丁宁周至→至于此极→极目迥望→望尘奔北→北窗高卧→卧榻鼾睡→睡卧不宁→宁媚于灶→灶上扫除→除恶务本→本末源流→流离播越→越古超今→今是昨非→非刑吊拷
目不识丁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目不识丁→丁宁告戒→戒备森严→严严实实→实蕃有徒→徒劳往返→返照回光→光辉灿烂→烂熳天真→真才实学→学海无边→边尘不惊→惊慌失措→措置有方→方圆殊趣→趣舍有时→时乖命蹇→蹇蹇匪躬→躬冒矢石→石崇斗奢→奢侈浪费→费财劳民→民怨沸腾→腾达飞黄→黄道吉日→日杒月减→减灶之计→计尽力穷→穷家薄业→业精于勤→勤学好问→问寒问暖→暖衣饱食→食不兼味→味如嚼蜡
目不识丁相关成语故事
带目不识丁字成语故事
带目字的成语故事
带不字的成语故事
目不识丁成语造句
(1)老婆婆目不识丁,但歌仔戏文却可全本地背诵。
(2)阅读《地书》的窍门在于,放松你的权力意识,最好放松到目不识丁的程度,防止傲慢或恐惧影响理解力
(3)他是个文盲,目不识丁,你就别为难他了。
(4)每次给刘毓楠写信,他都要在落款处盖上“目不识丁”印,以感念刘毓楠的玉成之德
(5)我爷爷没念过书,目不识丁。
(6)可怜汝类目不识丁,使汝之先祖沉冤千载,不得昭雪
(7)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
(8)例如,许多长篇大论写文章的人,往往口语表达能力欠佳,而许多目不识丁的人却能言善辩
(9)有时候喜联和春联也可以通用,说有一家目不识丁的财主给他老娘办大寿,非要让教书先生写个吉利对子,这个先生就找了个春联套用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10)他又未让长女高晓岚读书,使得她目不识丁,甚感内疚,这实与门第不符
(11)后来,他升任山东巡抚,又有人想起他的历史,再写奏章参他“目不识丁”
(12)原来目不识丁的他,经过两年学习已经可以读报纸了。
(13)而他的学习成绩从来也没有让目不识丁的老娘失望过,总是全班数一数二的,所以奖状总是贴满了一个屋子,娘看着这盖着红章奖章以及写着儿子的名字
(14)我本目不识丁,今天所以会写字,(目不识丁造句)是参加成人补教学来的。
(15)再说,这朝廷大事,说给目不识丁的母亲听有什么用呢?这晚,张信母亲看见朱棣愁眉苦脸地来到她面前说:
(16)写奏章的人叫刘毓楠,时任御史之职,参劾张曜倒也没什么贪污受贿之类的大事,只是说他“目不识丁”,没文化,当个武官还可以,当一省的行政首脑恐怕不太合适
(17)的深悲剧痛,这样对于常人来说也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现实,却无情地压给了这个这个目不识丁的善良勤劳
(18)于是,目不识丁且生活贫穷的父亲,就勒紧裤带供张老师读书
(19)肃宁县市井恶少明朝神宗万历初年,河北省肃宁县城魏家有一少年,目不识丁,整日打架斗殴,赌博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