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是汉代官方音乐机构在民间搜集的配乐民歌,这些诗歌往往贴近民生,能反映中下层人民的喜怒哀愁,形式朴素鲜活,与盛唐文人诗作风格不同,却同是诗歌史上的明珠。后来文人骚客模仿乐府诗的体例写诗,这部分诗作称为拟乐府。通常所谓的乐府诗包含这两部分内容。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全诗仅有100字,语言简短质朴,情韵深厚。“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比兴自然;“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写出了思念爱人的飘忽的思绪,轻妙深远。“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质朴而感人至深。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开始第一句就奠定了思乡之悲的基调。“肠中车轮转”用鲜活的手法写出了思乡人的内心状态。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长句与短句配合,形式灵活,一气呵成。此诗也是爱情诗中的精品。作者一连列举了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象征自己和爱人永远不会分开。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有所思》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著名情歌,有人称它为爱情绝唱。它用曲折回环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热恋——绝交——犹豫的恋爱历程,有力地表达了热烈深厚的情感,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梅花落》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
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是一首文人的拟乐府。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以杂树衬醒,独为梅嗟”。诗人认为梅花不畏严寒,凌霜而开,不畏寒露。
《病妇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
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
“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诗歌通过展示一个病妇的家庭悲剧,描绘了大一统衰弱之后的汉代劳动人民在统治者残酷的剥削下,挣扎于死亡边缘的惨景,刻画了一个即将辞世的爱子情深慈母形象。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这首乐府诗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者而作,作者借助战士之口描写战争的残酷,反对并诅咒战争,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的牺牲品。
《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
《薤露》和《蒿里》本是送葬的哀歌。旧说出于楚汉之际的田横的门客,田横被汉高祖征召,半途自杀,他的门客哀悼他作了此歌。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写的是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给普通人带来的伤痛。“十五从军征,八十八十始得归”,不言悲而悲自上心头。至“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真痛煞人也。这首诗也是诗歌史上的名篇。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首诗旧说是才女卓文君所作,也可能是后人杜撰。汉朝大才子司马相如以琴声感动少寡的卓文君,二人私奔之事也传为佳话。后相如得到汉武帝赏识,飞黄腾达。司马相如后来到京城向皇帝献赋,为汉武帝赏识,给他官做。司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到此消息,写了这首白头吟表示恩情断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