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状的写作技巧
案件或者诉讼程序产生时,应当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起诉书应当提交人民法院。写诉状,俗称“写诉状”,虽然按照中国法律确实很难写诉状,但以下是民事诉状写作技巧汇编,欢迎阅读。
首先,澄清起诉的理由
从法律上讲,起诉的理由是当事人以什么样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什么样的事实引发民事纠纷而向法院起诉。比如是因为感情不好,没有准备离婚,或者向债务人要欠款等。起诉理由直接决定案件类型。只有明确为什么要起诉,才能明确起诉的目的和要达到的诉讼结果。
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和受理的主要规定是:
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主张、事实和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由被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一十条申诉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一十一条人民法院必须受理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诉讼;下列起诉应分别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法双方自愿就合同争议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纠纷,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不属于法院管辖的案件;
(五)当事人起诉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应当告知原告按照上诉处理,但人民法院裁定撤回诉讼的除外;
(六)依法不能在一定期限内起诉的案件,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起诉六个月内,不予受理。
这是《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和受理的三个主要规定。掌握和理解这三条法律规定对于如何写好民事诉状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巧妙地提出了主张
不同类型的案件有不同的案由和不同的诉讼请求。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将案件分为数百种类型。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案件,由于客观事实的不同和当事人情况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诉讼请求。所谓“巧妙”,是指提起诉讼时所用的词语必须严谨、简洁、准确,而且要把请求表达清楚;还有“惜墨如金”。请求的内容应当有具体的事实和法律规定支持。该主张是在分析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高度概括的。
诉讼请求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成败。很多案件都是因为诉讼请求不当而败诉,或者即使胜诉,也未能在更大程度上达到诉讼目的。
第四,投诉各部分的写作
1.页眉
(1)标题:“民事诉状”(或“民事起诉书”、“民事诉状”等。).字号大于内容,建议用第二个字。
(2)当事人基本情况:(第一行缩写两个字),分别注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同一案件有两个以上原告的,应当分别陈述。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其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
(3)诉讼请求:(第一行略)明确表示原告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的有关民事权利纠纷的问题。根据确认、付款、变更的不同要求,具体写。
2.正文:事实和理由
(一)事实:(第一行略)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应当写明双方发生民事权利纠纷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情形和后果。一般来说,按照时间顺序,既要如实陈述案情,又要重点关注被告侵权违约的后果。
(2)理由:根据案件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明确原告对案件性质、被告责任及如何解决纠纷的看法,并说明其主张的法律依据。
(三)证据:(第一行略)写明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明案件的证据的名称、数量或者线索,以及证据的来源。证据部分可以不在正文中体现,也可以只引用重要证据,或者附上证据目录。
3.尾巴
(1)送人民法院的名称:“知止”为空,“xx人民法院”在左上角。
(2)出质人(原告)和原告(本人)签字;如果是法人,要加盖公章。
(3)起诉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4.补充项(第一行缩短两格)
本诉状的份数应根据被告人数(包括第三方)提交。
其他相关证据的份数。
v.常见问题解释及误区纠正
1.对纸、笔和墨水的要求。诉状使用的纸张类型是a4纸。同时,由于法院审理的案件材料需要卷起归档并长期保存,所以最好用黑色打印诉状。
2.在“当事人”一栏中,应注明姓名(包括以前的姓名)。当前姓名与身份证上的姓名不一致的,以身份证上的姓名为准;因为有些案件与当事人的具体年龄有关,所以最好写明具体的出生日期,如果确实不知道被告或者第三人的出生日期,可以写明他们的年龄或者大概年龄;需要写明具体单位和地址或者办公地址,以便人民法院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尽量明确电话等具体联系方式,便于人民法院电话通知庭审等相关诉讼事项。
3.未成年人诉讼。原告本人是未成年人,法律规定“无法律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起诉”。这种情况下,父母不是原告,而是作为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所以写诉状时不要把父母写成原告。同理,如果侵权人是未成年人案件,只有侵权未成年人是被告,并写明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
4.在“索赔”一栏中,应说明具体的索赔。充分体现法律规定的“具体”要求,否则,提起诉讼时,法院会要求重新起诉。例如,如果法院只写“要求被告赔偿损失”,而没有具体说明要求的具体数额,它就不会立案。如有多项主张,应分别说明。
5.案由问题。案由是人民法院立案时,决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结合诉讼请求适用,不是当事人起诉确定的内容。
6.事实和理由。这一部分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应围绕诉讼请求紧密阐述,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证据等。因为每一次发送
7.证据。绝对禁止有保留地向法院提交证据。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等。通常不在诉状中具体写明,而只是在诉状之后附上起诉书副本。最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制作证据清单(表格),并简要说明每一条证据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以便一目了然。
特别要注意的是,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应当是复印件(但同时应当将原件带到案件中进行审查)。如果有的法院要求提交原件,那么在主客观原因造成“损失”的情况下,要注意要求法院出具接收具体证据的“收据”。
8.管辖法院(提交法院)属于仲裁(含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或刑事自诉的,不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即使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管辖法院一般由被告所在地、侵权地、侵权结果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9.具体的人(检察官)部分,自然人起诉的,应当由本人签名;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的,应当加盖单位公章,但不得加盖财务章或者合同章。
10.所附诉状的份数应与诉讼双方的份数一致。立案时,应当按照被告人数和第三人人数提交。应该强调的是,检察官本人不应忘记保留一份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