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周围的生活。学生在观察之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边观察边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观察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不仅仅是用眼睛,还有耳朵、嘴巴、手和大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把观察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认为观察作文可以使学生产生“生动的思想”、“活的语言”和“创造的精神”,这是科学作文教学的“支柱”。如果教师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就会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感情,离开文章的内容,从事孤立、繁琐、机械的单词、短语、句子训练,学生就会陷入文字游戏。结果与主观意愿相反,语言能力难以提高,作文能力只能止步不前。
其次,指导阅读——积累语言。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阅读和背诵课本上的优美诗歌。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报目录,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科各流派的课外作品,让他们充分感受祖国美丽语言的魅力,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他们阅读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著名艺术家。教学生如何阅读: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从阅读中引导材料的积累,即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提取优美的单词短语,学习吸收好的写作方法,必要时要求学生记忆。这样,学生作文就有了用之不竭的材料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又有了创作的欲望,为什么学生不应该写,没有内容可写呢?
第三,多使用励志语言。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要把积累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必须多写,所以没有秘密。在中高年级小学生作文指导中,我要求学生每周除了写观察日记或读书笔记外,还要写一篇课外小作文。但是,学习写作是有过程的,不可能立竿见影。当学生刻苦练习一段时间后,如果看不到任何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就会逐渐失去信心,成为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