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必须写一篇感想
记叙文主要写人的笔记,但作为高中生,他不能满足于此。而是要写人的笔记,写美好的人性,写人生的情怀,让文章有新意,有深度,有亮点。比如写自己的成长,成长过程一定要写,但更重要的是指出成长的原因;写学校和家乡的变化,要联系时代背景;写人物不限于罗列事实,而是写人物的思想和灵魂;写场景一定不能生搬硬套,其本质还是要通过画面来写,等等。
要使文章写出生活的感悟,我们必须注意:
要不断加强生活的积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随着生活的积累,即使之前写的内容和思想出发点不一样,也会在丰富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注入对事物的新认识,作文也会升级为全新的作品。
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去理解生活,尽可能写出积极美好的内容。比如失业,贫富悬殊等等。曾经是一个秘密,但只要我们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赋予正面的意义作为叙事写作的新材料。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一个高中生不能正视人们生活的艰辛,说明他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很低。
坚持思维训练。有规律的思维训练可以克服“没事写,没事写”的问题。训练写作思维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问自己问题。例如,要写一个人,你可以问自己: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当你想到或者提到他(她)的时候,第一个映入你眼帘的形象是什么?
他(她)有什么特别之处?你特别注意什么?
如果允许虚构,能否给他或她理想化的性格?
文章写出来,这个人物会给读者带来什么感受?
……
以上问题只是一个框架,有些内容可以在写作时仔细思考。如果我们总是这样积极思考,我们就不用担心“没什么可写的”和“形象萎缩”。
总之,写一篇记叙文,不仅仅是写人的笔记,而是写人生哲学,写来自人或事的独特感悟,带给读者感悟,启迪读者。
第二,要充满真情实感
一篇文章能打动别人,才能说不是白写。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我们说,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尤其是那些从平凡生活中领悟到美,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有个同学写道,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过生日,但是进了高中就不想过一岁生日了。为什么?原来,当他想到自己的第一个生日时,他又长大了一岁,而他的父母却大了一岁,更进一步走向了暮年。想到这里,他感到难过,所以他不想以后再过生日。看了这篇文章,真的有很多人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因为真情实感太感人了。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冰心年轻时的肺病。她患有肺病,她非但没有沮丧,反而感到快乐。为什么?冰心在文章中写道,这是母亲的遗产。我妈有肺病,我也有肺病,算是一种母爱吧。母女俩总是联系紧密。冰心的这篇文章一直让人难以忘怀。
我认为:一个是中学生,一个是文学大师,但他们的文章也赢得了读者的眼泪。原因是什么?答案只有四个字:“真挚的感情”。
要写出一篇文章中的真情实感,首先要从你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或你感受最深的生活中选取素材,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编造故事(当然叙事不排除对一些符合生活现实的细节的加工或虚构)。其次,表达要自然,避免做作。第三,在叙述中,要把情感融于事物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描写的对象之中,渗透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不要把情感和叙事分开,把表达情感当成一种装饰。
有个同学以“包容”为题写了一篇记叙文。本文描述了一个护士给作者打针,一次又一次打不进去,作者并没有责怪她,反而不断鼓励她。护士很感动,也更细心,终于第四次把针扎进去了。文章的叙述很具体,情节很紧凑,描写也很生动。尤其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不时插入抒情和议论,使得主题不断深化。比如第四次插针的时候,“一股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作者并没有停止写作,而是跟着一段抒情的论述:“宽容让我们都减轻了痛苦。让我们都以宽容的心善待他人,以宽容的心美化世界!”这样的讨论,既指出了问题的意义,又升华了情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一颗包容的心是多么珍贵!
第三,文采丰富
细节描写逼真,人物刻画丰满。比如,描述一个人的行为,让读者看了就像亲眼所见;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需要让读者立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有些考生在写作时,主观上认为读者会知道他写了什么,写了谁,所以细节就不留下深刻印象而擦肩而过。当然,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作者增强自己的描述意识,时刻想着把一个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别人,这样才能写得生动。
正文中应该有“点睛之笔”。叙事的主体是叙事,但也需要适当的讨论和抒情,因为这种讨论(抒情)处理好了,就成了文章的“点睛之笔”,为文章的内涵增添了魅力,也就是为叙事增添了“文采”。
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真实地叙述了他爷爷的各种不良印象。但是有一次我爷爷去世了,那个学生又忍不住难过了。为什么作者的态度变化这么大?作者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那天晚上我没睡,就这么坐在那里。
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个人快死的时候原谅他,却让他的爷爷在后悔、后悔、孤独、彷徨中死去?
这时,我看着爷爷的遗像,仿佛看到他嘴角挂着释然赎罪的笑容。淡淡的烟雾升腾变幻,纯净淳朴的香气仿佛弥漫了整个天地,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心灵的净化,得到真实美好的人间亲情!"
这段话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身,给人一种生命的叹息,尤其是最后的几句话,既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又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内涵丰富的美,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