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刚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绣花红衣袖衬托一个白晃晃的东西,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盘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经以后,从手腕上退下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珠。
注释
[1]红罗袖:绣花红衣袖
[2]白玉盘:白色瓷盘
[3]疑:此诗诗眼,就像的意思
[4]“水精”即“水晶”。但《全唐诗》原文里作“精”。
《白胡桃》李白 古诗鉴赏
《白胡桃》李白 古诗,一种普通果物,而在“诗仙”李白笔下,竟是那样冰清玉洁,那样的灵秀剔透。这首咏物小诗的开首两句就很不一般:“红罗袖中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这里,诗人从五颜六色中挑出红、白两色作底色,来衬托《白胡桃》李白 古诗的洁白无瑕你看,将它藏在红罗袖中.红白分明,欲掩却露;将它放在白玉盘上,桃盘一色,欲显却隐。这里用一个“见”字,一个“无”字,两相对比,不仅描绘出了胡桃的色泽,更赋予它活泼与顽皮。这个白色的果物像个小精灵,它以红罗为伴时,突显着自己;而当它滚动到白玉盘中时,却又好像消逝了。以上两句,本来就生动得叫人感到《白胡桃》李白 古诗在和人捉迷藏,可紧接着的两句,诗人又把一幅写意诗画升华到最高境界:“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精珠。”这里以珠宝比喻胡桃,极言了胡桃的晶莹,同时,诗人发挥了自己的奇特想像,给小小的《白胡桃》李白 古诗罩上了一层虚幻迷离的色彩:难怪它白得那样纯正,那样透灵,却原来它久缀于老僧的腕上,长听经文念诵,长受佛家香火,哪里还会不白?哪里还会不清?在这种氛围中,让人不得不下功夫去分辨:此物究竟是普通的胡桃,还是珠宝?这种“似是而非”,实在是不可胜收的朦胧美!诗中“疑”字本身说明它不是真的,让读者有更好的想象空间,承上启下,为下文做了铺垫,此诗语言平实,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白胡桃》李白 古诗本是一种俗物,可一经大诗人李白的神笔点化,它却变得如珠似玉、高贵华美了!诗人那瑰丽奇特的“诗心”和那“点石成金”的生花妙笔,那状物却不滞于物、绘形而不囿于形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这首小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之,这首诗虽无深意,但设想奇特,行文通俗且美妙,把《白胡桃》李白 古诗的形象描绘得生动而有趣。
《白胡桃》李白 翻译、赏析和诗意
红罗袖里分明看见,白玉盘中看却没有。
疑是老僧休念诵,手腕向前推下水晶珠。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白,唐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作者千古名句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出自《》[唐代] 李白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出自《春梦》[唐代] 李白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出自《》[唐代]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唐代] 李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出自《伯牙鼓琴的》[唐代] 李白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出自《苏武庙》[唐代] 李白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唐代] 李白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出自《尚书·周书·泰誓》[唐代] 李白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出自《母别子》[唐代] 李白
巧诈不如拙诚。
出自《》[唐代]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