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写作的散文中,情感是风景的灵魂,风景是情感的支撑。情感与风景自然交融,才能构建出优秀的散文。景物交融是散文写作景物的最高境界。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情与景虽名为两,但不可分。神在诗人,奇妙的组合是无限的。”也就是说,爱情和风景名义上不同,但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先说写山水散文需要掌握的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风景写的有条不紊。
风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重点是时间、空间和事物的逻辑顺序。比如朱自清的《春》,根据春天生物的生长顺序来排列文章的顺序。本文先写春草,因为它是春天的使者,再写桃树、杏树、梨树、野花等。而且春天越来越强。在《荷塘月色》聚焦空间的同时,作者先写月亮下的荷塘,再写周围的风景。
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及时改变书写角度,可以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起来,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近景描写也可以结合远景描写,使景物更深;也可以把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结合起来,让景物中有人物,使景物充满生机和生命气息。
第二,选风景,把感情融入风景。
写景散文不仅仅是为了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抒发个人悲欢。如果能在写场景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就能让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中心清晰。其中,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如果你精心刻画了所选的风景,就可以营造出一定的氛围。即使你不直接表达你的感受,你的感受仍然可以通过语言来传达。比如《地坛》,史铁生在地坛石门里写夕阳和雨燕。夕阳映照出“地上每一个凸起都是辉煌的”,“在花园里最寂寞的时候,一群雨燕出来唱着歌,喊着田野荒凉”,写出了生机盎然的破败荒凉的景象,强烈地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
三感和五感一起用来描述具体。
世界上的风景千差万别,要善于抓住风景的特点,具体描写,使写出来的风景有特色,生动形象。这就要求我们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对景物进行多种感官的感知,从而容易捕捉到景物的特征,使之大白于天下。比如《听潮》中对海景的描述:“每天涨潮的时候,我听到海浪撞击岩石的声音,看到天空毛毛雨,雾状,雾状的水滴起伏不定;有时候是令人窒息的咸咸的,冲进我们的窗棂,粘着我们,弄湿了房间里的一切。”在这里,它通过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生动地描绘了潮水到来时的声音、形状、呼吸和动作。
第四,用修辞写活的风景。
为了突出风景的特点,我们还可以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如隐喻、拟人、夸张、衬托等。比如朱自清在《春》写的花:“红如火,粉如霞,白如雪。”三言两语,红桃花,艳杏花,雅梨花,写得惟妙惟肖。再比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年写的松树:“你看,山上的矮松越来越黑,树顶上挂满了一圈白花,像个日本奶妈。”作者通过隐喻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写道,在小雪的装饰和衬托下,青黑相间的矮松更加美丽。
极好的例子:一朵小花
我能对一朵小花说什么?今年北京的春天下了两次半的雨,街道上只有轻微的潮湿,所以干燥的情况可想而知。干燥的春天,尘土飞扬,街上的花坛上,泥土似水似泥,没有一丝湿气。当然,这让我对北方的植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我该有怎样的耐心才能在这样的土地上生长开花,探索生命的枝干走向天空?
一个人从南国流浪到京都,在这里度过了那么多孤独的时光,每天晚上一个人呆着,青春沿着书页和文字漂流,把生活变成抒情的或非抒情的文字,只让生活像北国的土地一样荒凉。只问灵魂,一个人该如何度过一生?为什么我要如此努力地去寻找我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彼岸?和我在一起的,只有京都月华,柔软,清凉,清澈,在窗前轻轻摊开,让我无限怀念故乡。但是这年头手稿卖的不多,口袋经常空空如也,挤压了我可能收获的诗词。没有诗,甚至我也没有丝毫的快感。想到没有湿气的土地,我的心渴了。
然而这一天,当我走到花坛旁,突然发现,这种渴望就像水泥灰土,发芽出几朵新绿,自信地开出了几朵——黄灿灿的小花。在春天的阳光下,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根扎在了这片潮湿的土地上。他们在这样的土地上成长起来是怎样的毅力?我干脆停下来,俯身盯着一朵小花,小花朝我笑了笑。正因为如此,我发现阳光要美好得多。这样的小花有两片小叶子,像两只小手高举欢呼,还有一个小茎,绿得不得了,在春风的吹拂下瑟瑟发抖。它的整体形象微小细腻,让人摸不着。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生命,一朵春天盛开的小花,让我突然体会到了强大的生命力。扎根在这样一片干燥的土地上,吸收了哪怕一丁点的养分,顽强地生长,开出了一朵朵小花,赢得了如此微小的色彩和微小的欢乐,却是这个春天的一种花!它的呈现迷住了我心中沉闷的北方春天。
一朵小花,拂去了我心中冰冷的寂静和尘埃,托付给我这小小的美丽,让我在它面前思考。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朵小花是强大的?是否平静而充满激情?是不是有点浅色?我也呼吸到了小花的清香。最后,看了好久。我用心轻轻抚摸着它,此刻心里芬芳。即使在北国这样的土壤里,也要养花。所谓苍凉,是我的心生的。真正的土地上总会有花,也会有这样的小花。我会用这朵小花刷去我孤独旅途的疲惫,移植到我的文字里,让我的文字飘满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