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学生作品中常见的人物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没有个性,也不生动。整篇文章枯燥乏味,缺乏感染力。如果你仔细阅读这些作品,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你总是追求写得完整,而忽略了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广,功能多样,但主要是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生动的细节就像人体内的细胞。没有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没有细节,人物就失去了血肉。作家李准说:“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方面,细节有时扮演着与情节和剧本相同的角色。”常言道,“在细微之处见精魂”。
文学大师的创作非常重视细节的描写。鲁迅先生的《阿正传》里有对阿q刑前画的详细描述:“画一个圈,握笔的手刚一抖,那人就把纸铺在地上,阿q就倒了下去,用一生的心血画了一个圈。他怕被嘲笑,执意画圈圈,但这支可恶的笔不仅重,而且不听话。它只是抖了一下,差一点缝上,却向外耸了耸肩,变成了瓜子。”这个行为细节,具体,生动,形象地体现了阿q的性格特点,——。他至死仍恪守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个详细的描述时,谁能不觉得阿q可笑、可悲、可怜呢?如何才能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揣摩民族劣根性?
不仅是中国作家,外国作家也是。比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写道,在葛朗台去世之前,当神父把镀金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手势,把十字架握在手里,这最后的努力杀死了他”,也只有这个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守财奴贪婪到死去的丑陋形象。正是对细节的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形象生动;人物形象生动,整篇文章充满活力,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