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综述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教学科研论文的一般写作方法,用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成为一名懂科研、会学习的学者型教师。
一,教学科研论文的内涵
教科研论文就是“教前人没教的东西”。它是指研究和讨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问题,表达新的研究成果的文章。教学科研的显著特点必须是前瞻性、创新性和针对性。提出问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起点,解决问题是教育科研活动的终点。
二,教学科研论文的基本要素
教学研究论文的内容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论文,即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观点、见解和发现,这是论文的核心。论文和论证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区分,这里我就稍微区分一下。一个题目可以说是真实性未被证明的意见,一个论点可以说是真实性被证明的意见。论文中,题目一定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比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后果及对策”就是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二是论证,即证明论文的依据和材料,是论文的基础。论证必须真实充分,才能使论证立于不败之地。论点可以是从实验、调查、观察和模拟中获得的材料,文献中的材料和经验事实,以及经过证明的原则和定义。三是论证,即用论据证明题目的讨论过程。论据必须合理严谨,不可牵强附会或漏洞百出。
三、选题和选材
1.主题选择。选题是经过仔细筛选后确定的研究课题。选题是科研活动的第一步,是每一项研究工作的起点。选题直接关系到这项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成功与否,成果大小,价值高低。选题关系到整个研究过程,是科研活动初期的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科学史表明,许多成功的科学家善于选题。许多科学家认为,正确的选题等于科研任务的一半。爱因斯坦说:“问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只是一种数学或实验技能。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选题必须遵循“有价值、有创新、有可行性、有准确性”的原则。特别强调创新的原则。科学研究是一个创新和探索未知的过程。创新的选题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时代感。如《促进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等。第二,内容新。比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反思”、“研修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第三,角度新。教育科研选题不能盲目“赶时髦”、“挤热点”,搞“一窝蜂”。对于别人研究得比较多的比较热门的话题,要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认真思考,从新的角度去挖掘,给出新的思路。比如《教师的素质》,很多研究者都在认真研究。可以从新的视角对教师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流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研究。《学习兴趣的培养》被很多研究者选为课题。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我们可以提出“厌学”这个话题。
《韩非子.喻老》说:“世上的难事,只怕有心人,大事,只怕有心人”。“注意力无处不在是一个学习的问题,人类智慧
一个是真理。真理是教学科研论文的生命。《中国青年报》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学生在学习中为体力和时间而奋斗,被困在书海和大山里。他们长期超负荷,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以今年参加南通高考的某校考生体检为例,考生体质下降令人震惊。在参加体检的247名考生中,只有63人(25.5%)完全通过体检,因近视限制考试的比例比去年增加了11.8%。由此可见,说片面追求升学率害死人一点都不夸张!“本文为教育决策机关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如果材料是假的,那么论文就没有意义了。2007年6月,北京电视台报道了“用纸盒做包子馅”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结果新闻是假的,做假新闻的记者被绳之以法。
第二,足够。材料要能从各个方面证明论文。比如学生上课提问,老师选了两种材料。小学语文有《瞧,这把摧残青少年的‘斧子’》课。证明乌鸦用脑后喝水。然而,学生的实验并非如此。他们在瓶子里放了半瓶水,然后在瓶子里放了石头。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说明真理和真理是需要实践检验的。《乌鸦喝水》,一节高中语文课,引起学生的思考。至于街亭倒了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是马谡。但也有同学开始认为是诸葛亮。这时,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两种观点相左。经过一番斗嘴,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终于达成共识:街亭倒了,马谡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孔明的决策失误和不当使用是失去街亭的根本原因。
第三种是典型。材料要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比如改变教学方法,老师选个例子。有个留学生,一年背了圆周率,能背到小数点后100位。这引起了轰动,这个学生被认为是天才。北京大兴区的一个6岁女孩徐嘉雯会背圆周率到小数点后2000位,甚至会倒着背。《失街亭》 2005年9月28日。语文老师换了个方法,结果缩短到一个月甚至更少。他把这100个数字分成10组,每10个数字一组,先一个一个背诵,这样就容易多了。这10组数字不能一起背吗?还是中国老师聪明?
第四,新鲜感。材料应该是新鲜的,没有用过或者很少被别人使用。如果是别人经常使用的材料,可以从中挖掘出新的含义,也可以使用。比如学生在性格、智力、能力上确实存在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教育面向所有人和不同的个人。理论上讲就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我们的教学旨在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质量。
然而,智力发展有四个明显的质的变化,这是教师应该意识到的。
5.5-6岁是智力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也就是从形象的具体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
小学四年级是智力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以抽象逻辑成分为主要形式。
初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
高二是思维和智力活动的初步成熟。
根据对北京部分中学的调查发现,高一学生的智力变化较大,高一入学考试的尖子生可能在半年或一年后都不是尖子生,有的甚至显得平庸;然而高二之后
选材很重要,要努力。因为教育是事业,需要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创新。“问梁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这里有活水的源头”——朱
第四,拟定大纲
论文提纲是写论文的基础,是论文的骨架。草拟提纲是思想的具体化和语言化。提纲能使整篇文章前后一致,贯穿首尾,突出重点;它能以最简洁的语言形式把思想内容物化在纸上,让它通过眼睛直观地检验这些思想,看是否对要讨论的问题清楚;你可以细看各种关系,看看你是否仔细思考。此外,大纲也可以讨论给人们,帮助他们纠正自己的不足。所以,写提纲也是写论文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用的大纲有以下四种形式:
1.句子大纲。句子大纲以句子的形式出现,表示完整的意思,以句号结尾。理想句子大纲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最终文本中每一段的基础。这种提纲清晰完整,不仅你写的时候可以用,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也可以用。
2.标题提纲。标题提纲用一系列名词或短语列出每个问题、段落和部分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些短语可以作为部分小标题。这个大纲容量大,概括性强,但一般不容易被别人理解。
3.段落大纲。段落大纲是对每个段落的总结。这份执行摘要将是文本定稿时的主要内容。这种大纲内容更完整,意义更明确,容易成为初稿。
4.图表大纲。图表轮廓是一种复杂的轮廓,它利用图表中的文字、线段、箭头和符号来表达论文的层次结构和顺序。这种大纲容量大,能反映各种关系和联系,但不容易被别人理解。
在实践中,有人综合运用以上提纲,哪里要用句子,哪里要用标题,哪里要用段落,哪里要用图表。提纲,一般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层层思考。首先搭建一个大的框架,然后考虑各个部分的层次,然后列出各个层次下段落的要点和例子,最后在大纲的各个项目下写下一些具体的材料或者需要的索引来写。
v.写初稿
提纲拟好了,就可以写初稿了。俗话说,文字没有固定的规律,但选择有固定的规则。这是你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写文章要有鸡头,猪肚,豹尾。写论文是安静的学习,该开始的时候就开始。鲁迅写文章讲究八个字:专心思考,一举做到。首先要注意按照大纲一口气写好初稿,不要半途而废,也不要为了调整结构、修改一句话或者选对词而停下来写,因为写和修改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东西,不应该同时进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初学者往往写不到中间。所以一口气写好初稿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写初稿的时候,还要明确论文的格式。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题目就是题目,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要用最少的文字告诉读者讨论什么问题,让人一目了然。好的题目一般要满足以下四个要求:一是能准确反映论文内容,体现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二是要清晰醒目;三是简洁精炼。如果题目太长,可以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第四,易于分类,让人从题目中看出论文属于什么学科范畴。比如《北京科技报》,《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2.总结。是执行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总结。它的作用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的概貌,吸引读者阅读。虽然放在纸前面,但往往写在最后。一般来说,对摘要的要求是简短、精确、特殊和完整的。短,就是文字短,一般两三百字;精细,即精确精炼,能集中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为了体现论文的特色,吸引读者;完备性是指能够独立形成一篇文章,相当于一篇短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反映了完整的内容。
3.引言。也叫前言、前言或引言。写在文字之前,像一部长剧的前奏。一般来说,引言用于说明写作目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意义,并提出中心论题。读者可以看到作者的研究水平。绪论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研究背景和动机,指出前人所做的工作,以及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以说明他们的研究目的。二是提出中心话题,阐明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看法,找出自己有什么新发现。第三是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过程。第四是说明研究成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写介绍的时候,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切忌吹嘘,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4.这个理论。本文占据了论文的大部分篇幅,是表达作者研究成果的部分。这一部分主要由论证组成,即通过一定的方法,用真实充分的论据来证明作者提出的论点。论证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论点是如何得出的,而且可以使读者更加相信论文的正确性。演示中要有一些过渡和衔接,也要有一些解释和说明。
写这部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第一,眼神要清澈,要有条理。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容易搞不清楚。第二,要有逻辑性,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判断、论证。第三,要符合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不要跳太多,必要的地方加副标题。第四,一定要认真对待数据和事例,实事求是。数据和例子要真实、有代表性、充分,绝不能为了凑合某个观点而随意更改数据和例子。通过这些数据和例子,读者应该能够得出与作者相同的观点。第五,要精心设计制作图表,图表要概括清楚,让人明白意思。当然,作者个人风格在写作上是允许的,但以上五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5.结论。当论文得到充分证明时,结果就是结论。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整篇论文的精华,也是作者的独到见解。在同样的条件下,这个结论必须经过多次验证。写结论的时候要用严谨的措辞,严谨的逻辑,具体的文字,不要用“大概”、“可能”之类的词语。如果没有确定的结论,必须指出需要进一步讨论。
6.讨论。是讨论的结论。要写出适用结论的范围和条件,以及结论的局限性。还应该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以后进一步研究。有时候可以写一些经验,启发别人。
7.列出参考文献。文章后面要附参考文献,有四个目的:一是体现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二是表现作者对他人成果(知识产权)的尊重;第三,方便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第四,反映了作者对课题历史和现状的研究程度,便于读者评价论文水平和结论可信度。参考资料应由th直接阅读和引用
认真修改是写好文章的重要环节。要记住,好文章是修改的,不是写的,只有认真修改才能真正进入写作。刘勰在《把同伴学习体验的工夫做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中说:“换章难创章,换词难换句”;“文章改的勤,功夫自产”。《文心雕龙—附会》录陈志摩云:“平地上风烟飞白鸟,山中云卷苍藤”。之后改为“平地上风烟横白鸟,山中云树卷苍藤”。原诗中的“飞”字更为一般化,改为“横”,既说明鸟在飞,又说明了空间、风和白鸟的关系,更准确地刻画了白鸟的飞翔形象。王安石诗《宋诗纪事》:“瓜州、京口有水房,中山仅隔万重山。春风是绿的,江南岸是绿的,明月几时照我?”《春风与绿江南岸》诗中“绿”字之所以比(郭、道、金、满)更好,是因为它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春意盎然的美景。由此可见改版的重要性和难度。
论文的修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内容,二是表现形式。检查和修改内容当然重要,但表达形式也不能忽视。修改的顺序要查一查,想一想,再修改,先整体部分,再大部分,再小部分。这是先检查文章的内容是否有意义,中心论点和理论
根据是否正确、全面、深刻,论证是否合理、严谨,再检查结构、表达、语言修辞;首先检查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内容和形式是否一致,然后检查一些材料是否应该添加或删除,材料的细节和位置是否合适。查清楚哪里出了问题之后,要从整篇文章的角度考虑如何修改。其中,考虑一个地方的变化会对整篇文章和其他地方产生怎样的影响尤为重要。考虑成熟之后,就要开始修改了,不至于看不到一个,看不到另一个。
修改论文时,经常需要通读几遍。你不能指望读一遍就能发现所有的错误,但你可以在细微之处看到技巧。
论文的具体修改方法如下:更改、添加、删除、更改、移动。改变就是改变和重写。如果发现意见和论据不清,应该修改甚至重写。增加就是增加和补充。发现材料不充分,论据不充分的,应当补充。删除就是简化。多余的、重复的、冗长的段落、句子、单词、文字都要删掉,这并不可惜。改变就是改变。如果发现文中材料不准确,或者表达不正确,用词不当,就要改。移动就是移动和调整。如果发现正文中段落和材料的排列不合适,或者内容顺序不合适,应改变和调整位置。
论文修改以自改为主。当然,我们可以征求学者、专家、同行的意见,但一定不能盲从,一定要消化考虑。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要向别人学习,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做科研需要坐冷板凳,写文章需要动脑筋。但是,知识的根是苦的,果实是甜的。最后,我们分享王国维的三个境界:1。昨夜西风枯绿树,独攀高楼,望天涯。2.衣服腰带的加宽不值得,让人为伊憔悴。3.夜里千里寻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昏黄的灯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