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作文,开头叫“峰头”。它的语言和技巧要给人鲜明的感觉,它的部分要表现出对题目的一些看法,即开门见山。其实我们对语言技能的评价往往是形式上的,只是我们忘记了语言准确性是使用技能的前提;我们对“开门见山”的理解往往是为了加深,而忽略了这应该是后面几页的基本特征;我们对文采的追求大多是为了阅读的快感,而忽略了它与全文的和谐。
为了更好的解释和解决以上问题,我只说“动”。
第一,技巧的运用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
有些文章开头用了很多种修辞,让读者第一眼就拍案叫绝,但仔细想想,这些句子都是病句。请看下面一段。
感动的是一颗红梅傲然挺立,漂浮在白雪中;触动的是密林中流淌的清泉;月亮像无垠的黑夜中的一个钩子;令人感动的是大雨过后地平线上出现的五彩缤纷的“虹桥”。
这一段选取了很多美好的意象,可以推测作者的思维应该是这样的:红梅、清泉、月亮、彩虹,能带给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引起某种“感动”。作者用排比来增强语言潜能,用隐喻把抽象的话题变成具体的东西以求生动。但是,从逻辑上讲,“感动”不可能是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个。所以,这是病句。修改如下:
看到一颗红梅傲然挺立,漂浮在白雪中,我会感动;我会感动地看到一股清泉在茂密的丛林中流淌;在茫茫黑夜中,看到月亮如钩,我会感动;大雨过后,我会被地平线上五彩缤纷的“虹桥”所感动。
修辞要合理运用,语言准确是运用技巧的前提。学生在作文中滥用修辞是很常见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化。比如在使用隐喻时,要把握本体和隐喻的相似性。有时候车辆和本体的关系一目了然。如果我们把句子拉长来充实核心,话题和载体的关系就会变得清晰,如下例所示:
像一颗细小的细沙,滑入美丽的蚌壳后,变成了一颗不平凡的珍珠;感动的是一株小树苗,它在光秃秃的山丘上艰难地生长,于是它成了鸟儿歌唱的舞台;感动是一流的清泉,流淌在静谧的群山中,给大自然带来美好的芬芳。
这一段把“感动”比作“细沙”、“树苗”、“清泉”。粗略看一下,好像和上一段犯了同样的错误。其实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感动可以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情感,“微妙”就变成了它和三个隐喻的相似性;知道了这一点,“动”与引申隐喻的关系就不那么令人费解了:轻微的动可以变成美好而稳定的情操(转化成一颗开悟的珍珠)、美好而刺激的精神世界(变成鸟儿歌唱的舞台)、永远流动的美德(给大自然带来美好的芬芳)。
第二,“开门见山”要保证有话可说
如果加上以上几段来表示意见,可以“开门见山”。比如在上面第二段之后,加上下面一句话:学会感动,不仅是被经历感动,更是被奉献感动。只要每个人都给一点点触动,灵魂和生活都会得到升华。这个观点已经很深刻了,但是不容易成立分论点,更不容易提出更有意义的观点。
许多读者希望在文章开头看到击中地板的话,但他们往往觉得读得越多,吸引力就越小。那是因为文章重复了已有的内容,甚至观点也变得越来越浅薄。
所以,为了下面有话要说,为了让表达的感情逐渐强烈,为了让表达的观点越来越深刻,不妨把开头说得简单一点,只要能引发下面的想法。请看下面的例子:
只要我们的心没有死,我们就会像承诺的那样感动。我感动,是因为我看到一条绚丽的彩虹挂在我心里的天空,是因为我看到一束红玫瑰盛开在我心里的阳台上,是因为我看到一条雄伟的瀑布在我心里的悬崖边上飞舞。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最后一句只给了“感动”一个宽泛的定义,很容易从多个角度深入阐述,只要安排好几个观点之间的顺序。我们可以在上一段之后增加以下一段:
感动来自对生命的热爱,来自对生命意义的正确理解。只有那些对真善美有着本能追求,情感丰富细腻的灵魂,才善于领悟世间的美好,往往被流动的潮水打湿。对于那些心,感动无处不在。
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表达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补品,是一种有益的洗涤和修炼。总觉得感动,心就会升华。
历史英雄和时代英雄的事迹鼓舞和滋润着众生,使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近自己高贵的灵魂,促进人格的升华。
在划线句的统帅下,讨论零零碎碎地进行,对“感动”的理解也一步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