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叙事?
记叙文是一篇记录人,叙述和描写风景的文章。
二、叙事可以评论?
叙事可以讨论,但不能过多。
比如你要炖干饭,需要放一些水,但是要少放。否则水太少,干饭会变成粥。干饭和粥的本质区别在于“水”的多少。
所以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记叙文多讨论少。写记叙文最好不要说太多,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让事实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比如父母爱孩子的时候,不会整天说“我爱你,孩子”,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自然地表达对孩子的爱,真正的叙述完全可以不经讨论。当然,有时候适当的讨论是必要的,这样可以画龙点睛。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慢慢理解。
三、叙事不需要审题?
记叙文写作一定要审题,审题很关键。
比如你写一个以“我的老师”为标题的记叙文,应该写“老师”而不是“我”。因为这是一个结构偏颇的短语,“老师”是重点。但是对“老师”的强调一定不能跑题?不一定,如果老师写的不是“我的”而是“他的”,那也跑题了。
如果写“我和我的老师”,和“我的老师”是很不一样的。“我和老师”是并列短语,“我”和“老师”同等重要,不可忽视。可以写“我”和“老师”关系密切的,也可以写有趣或有意义的小故事。
4.叙事是“记账”吗?
当然不是。
如果一篇800字以上的短文,从周一、周二、周三到周日写,大家都会写,但是写好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有限的篇幅(800字)内,涉及的东西越多,线索越复杂,越难把事情说清楚透彻。越想覆盖一切,越不能覆盖一切,结果就是“不覆盖一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伤一个指头不如伤十个指头。就是这个道理的视觉表达。所以我们写叙事的时候,要避免时间或者空间跨度过大。还不如专注一点,把事情说清楚,把人物写活,把风景写真实。不要闹大场面,造个大“舞台”,配角就和舞台挤在一起了。没有真正主角发挥的空间。这样的“戏”怎么能让观众拍手叫好?
5.叙事如何才能“抓住人心”?
感情用事。
其实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但叙事的“情感”必须是“真情实感”。这里的“真情实感”取决于平时的观察、体验和领悟。如果只是想“临场发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要在平日里有一颗“好感”的心,就需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心甘情愿”的人。平时你有意识地把喜怒哀乐等情绪放进一个情绪化的“存钱罐”,等你积累起来,你就成了“爱人”,你就能写得一手好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