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结构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办事、交流感情的工具。一些应用文也作为证据和依据。
[结构]
1.结构的意义
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组织和结构,是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的有机组合和排列,也称为文章的布局。文章的结构有两层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整体构思和总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引用、主次的具体设计。
角色:
(1)使文章条理清晰。“风格”是指体裁。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应用文写作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结构,也叫程序。
(2)使文章有序。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零散的材料,使之清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把文章写出来。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可读性。
2.安排结构的原则
服从主题的需要。主题是作者写作目的和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服务于表达和突出主题。比如如何安排开头和结尾,如何划分层次和段落,如何设置过渡和引用,如何确定轻重缓急和细节等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这样文章才能形成内容严谨透彻、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应用文是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是有发生、发展、终结的过程,作者对它的理解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性也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适应不同风格的要求。不同的风格会导致不同的结构风格和要求。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结构也存在差异。
3.结构要求
(1)严谨性。意思是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路严谨,带着主题贯穿全文,无枝无蔓。不同层次的段落应该适当划分,组织良好,紧密联系,上下文流畅,可以自由移动。过渡和呵护要自然,不要刻意雕琢,不要牵强拼凑。
完全对称。意思是文章各部分要充分配置,比例协调,适当细化,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比如文章一般有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主体要丰富,不能虎头蛇尾,不能太大;在处理平行内容时,要注意细节写法和素描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对称性,使之浑然一体。
清晰醒目。大部分应用文不要求曲折,而是要求提纲要清晰醒目,让读者抓住要领或者贯彻执行。所以常用来加副标题,段落开头写总结,做分录。这在一些法律文体中最为明显。
4.结构的内容
(1)层次和段落。层次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主题的阶段和顺序,是文章内容展开的顺序。层次反映事物的发展阶段,是问题的各个方面,是作者的思维过程。又叫“意节”、“逻辑节”、“章”、“节”等等。段落,又称“自然段落”,是构成文章、表达思想最基本、相对独立的最小单位。段落的形式是层级细分,是文章意义的间歇期或转换,以行为的变化为标志。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层次侧重于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书面形式的表达。有时候
(1)纵向型,即思想纵向发展的结构模式。具体有两种:时序型和逻辑时序型。前者是根据事物的产生过程、事物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或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需要注意的是,有了这个结构,我们不可能每一个细节都有流水账,但是要抓住事情发展的关键环节。逻辑顺序关系是按照事物固有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结构。这种逻辑关系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原因——和结果,宏观——和微观,个体-一般等。根据这种关系,结构按顺序排列,环环相扣,递进,这就是逻辑顺序。
(2)横向,即思维横向发展的结构模式。用形式表达,把整体划分成几个相对的层次,相互之间不交织,平等并列。它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揭示事物的整体面貌和主题,或者根据空间方位的转换,或者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类型,或者根据问题的不同方面。这种结构在应用文写作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和总结。
过渡与关怀。过渡是指层次和段落之间的连接和转换,在文章中起着连接作用。回指是指对文章内容的呼应和关照,可以使文章结构细致、完整,也可以突出一些重点内容,突出主题。
一般来说,当内容由总量变为分钟或由总量变为总量时,当意义发生变化时,当表达方式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安排过渡。过渡采用段落、句子或单词的形式。如果前后文差距大,转折大,常用过渡段连接。语境差距小,经常使用暗示句。例如,在正式文件中,经常出现“特此公告如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为此,特制定本规定”等过渡情况。当意义转折不大时,相关词,如“因为”、“所以”、“但是”,往往作为过渡词。
在应用中,常用的回指方法有:
(1)自始至终的协调,也就是说,在文章的结尾,提到开头说明的事情或者再次提出的问题,有些是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和补充,比如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等。
(2)标题坐标是指写作中始终协调标题,强调和提示主题。如果大多数公文的标题都含有“因”,那么文章的内容自然要与标题相协调。
(3)文本参照,即文章本身前后内容之间的参照。比如写作中不断提到一些细节和问题,可以强化印象,更好的实现作者的表达意图。
开始和结束。开头是整篇文章的第一步,可以引领整篇文章,拓展整篇文章。结尾是全文的收尾和结尾,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把握全文,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常见的开始方式有:
(1)目的类型。就是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有些公文往往是这样捡的,介词“为”、“为”也经常使用。
(2)根据公式。就是在开头就阐明写作依据,或者引用政策、法律、法规,或者引用全文,或者引用事实、理由,经常用“据”、“据”、“顺”来引下文。
(3)原因公式。它从说明写作原因开始,往往引出“由于”、“由于”、“鉴于”等原因或者简单地把某一情况描述为原因,进而引出写作的目的。
(4)概述公式。开头是概述文章的背景、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这样才能起到关键作用。
(5)结论公式。即先说明结论和结果,再追溯结果。
(6)质疑。就是一开始就提问,然后引起下面的,这是写调查报告常见的。
(7)引用公式。它经常用于带有s的样式中
(2)总结归纳。主体写完后,对全文的主要思想进行简要概括,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3)强调解释性公式。在应用文的最后,强调了全文的主要意义和重要性,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4)希望召唤。是在最后燃起希望,呼唤,展望未来,鼓舞士气。
(5)特殊的结尾表达。就是在最后,用具体的术语来结束全文。